APP下载

对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思考

2018-09-10仇于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优质课人格魅力心理健康教育

仇于平

〔摘要〕目前,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抓手有很多,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抓住了这块主阵地,将会发掘出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怎样的课才是一节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呢?本文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必要的论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觉察力;应变力;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3-0036-02

目前,各个学科都在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各中小学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以及评比活动。例如,达标心理辅导室、最美心理辅导室、最美心理辅导师、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赛课活动。在有些地区,还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功比赛,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近些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大放光彩。

一、课前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又叫心理辅导活动课或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虽然叫法众多,课程的宗旨就是“活动”。“活动性”应该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最为外显性的特点。既然“活动”是课程的主要载体,那么,课前的所有设置都应该为“活动”的有序、有效、深入开展做好一切准备。

首先是硬件的准备。包括所有活动要用到的道具,课件,背景音乐,桌椅的正确摆放,学生相关学习用品,灯光的强弱,等等。这些硬件的提前准备,将会为整个活动带来很多的方便,同时,更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例如,背景音乐的选取首先要根据整个活动的需要,其次要考虑到当时学生的情感需要。一首好的背景音乐,会给整个活动增色不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活动的效果和促使活动深入,使活动更能为课程目标服务。

其次是软件的准备。课前师生的身心状态对一节优质课有重要的影响。有的学生课前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被老师批评,课上就很难进入状态,跟随团体一起体验,成长,甚至还会激起矛盾,给整节课带来负面效应。面对这样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放松、暖身活动,或者让学生试着倾诉内心的不快体验,慢慢调整自己的课前状态,才可以开始接下来的活动。这个环节对整节课来说非常重要。如若课前学生的身心状态没有调整好就直接开始这节课,那么,过程中学生就很难真正参与进去,课堂体验与收获也会不容乐观。另外,教师的课前状态也尤为重要。教师的情绪状态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师情绪不佳会使学生无法很好与教师互动;此外学生也会因受教师情绪的影响,而无法深入参与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因此,教师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一次,我没有充分备课就匆匆进了教室,因而不是那么自信,甚至有一丝的紧张。我的这种状态很快影响了我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和平相去甚远。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很吃力,学生们似乎也很牵强。这样的一节课,让我们师生似乎都有些许的失望。对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来说,这是失败的。

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优质课,课前需要教师在方方面面从学生角度出发,在“硬件”和“软件”上为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课中生成

相对于课前的设置来说,课中师生的任务就显得更加“琐碎”且富有挑战性。但这些所谓“琐碎”绝非是“累赘”。接下来,我着重从几个方面介绍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中生成。

(一)教师的觉察力

心理健康活动课上,特别需要心理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游离于团体之外的学生,并将其“轻松”带回团体;及时发现个别学生因敏感某个话题而焦虑,并及时化解和安抚其情绪。必要时,课下给与适时的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学生之间因观点不一致而出现的小矛盾,及时给予平复与转化;及时发现课堂上出现的,因课下“恩怨”而进行的“人身攻击”,及时给予平息和引导。

种种情况,如果教师能敏锐觉察会发现学生中很多成长性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课堂资源,使活动的开展更加深入,課堂效果更佳。教师的这种能力,会让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增色不少,也是一节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可或缺的。

(二)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随机生成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心理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学会一次次将课堂从“波澜”中解救出来,应对得当不仅会化险为夷,还会锦上添花。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身心是相对放松的,因此学生很容易不按教师套路出牌,随机生成很多东西。为使一节课正常进行下去,心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否则,课堂的大方向将会走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有一次,我上“自信心”主题的心理课,其中有一个活动是请学生到前面说出自己身上1~2个不足,然后大声告诉大家:“虽然是这样子,我还是喜欢我自己。”没想到,一些学生在说的时候就像是在做检讨,一下子将活动的重点进行了转移。于是,我及时给予引导:这几位同学都非常真实,一下子说出自己身上这么多的不足,敢于承认和面对自身的缺点,恰恰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哦。但老师希望在接下来的环节,大家能将我们的自信展现在后面一句话上。

一节优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对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特别是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

无论是什么课堂,教师的人格魅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堂效果。这里,我想重点谈谈心理课堂上,教师的人格是如何凸显其魅力的。

例如,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扰乱了课堂秩序,也“惹急”了教师。作为教师该怎么办呢?一幅幅画面瞬间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但我们可曾知道,任何学生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资源。此时此刻,也最能够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有的教师以“批评学生”开始,以“师生关系的破裂”收尾;有的教师虽看见了,则无能为力,就选择“视而不见”;有的教师因自己的某根弦被触动而立即停课,直接向那位学生“开骂”,因此,就有了课堂上的“师生对打”,学生向教师动手,教师让学生“自扇耳光”的一幕。师生之间的行为,已经没有了一点教育的影子,反而形成了教育的“反作用力”,岂不让人寒心!心理课更是注重成长的课堂,如若出现以上处置不当的情况,其他环节处理得再好,也终将是一节失败的课。

任何一条路都不会是一路顺风的,教育也是这样,遇到这样那样不同寻常的问题实属正常。特殊情况下,最能够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育艺术。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触动另一颗心。在教育的关键节点上,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会悄无声息显露,作用与反作用于教育。所以,我坚信人格魅力是教师始终如一修炼的精贿所在。

三、课后延伸

如何衡量心理课的课后延伸?我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1.学生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2.教师的点评是否给力。如果课堂活动结束,过程很热闹,分享很冷清,则说明活动的实效性不强;或者是,活动一结束,教师草草总结一下就过去了。这样的课,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学生收获不大,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一节优质心理课,会上到学生情不自禁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会看到学生开怀的笑、感动的泪与深沉的思考;一节优质心理课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真真切切的;一节优质心理课会发掘出很多宝贵的教育素材,使课堂得到进一步的延伸。这样的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更需要师生有一颗相互包容、愿意随时随地改变与成长的心。

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坚信,只要社会与教育工作者都有一种接纳与开放的心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越走越远;优质的心理课,优秀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也将会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苏州,215131)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优质课人格魅力心理健康教育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彰显“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素养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