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实践效果

2018-09-10禤健平

现代医院 2018年7期
关键词:保健门诊儿童

禤健平

儿童保健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是以儿童为对象进行疫苗接种和保健检查工作的门诊部门。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逐渐提高,广大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儿童保健门诊服务质量是儿童保健门诊面临的难点问题[1]。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儿童保健服务模式,该保健服务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儿童家长 对儿童保健服务的要求,本研究为探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促进儿童保健质量的效果,针对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60例儿童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60例儿童进行研究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对象选择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60例儿童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60例儿童,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其资料具体如下:对照组的年龄0~3岁,平均年龄(1.75±0.68)岁,包括男37例(61.67%)、女23例(38.33%);观察组的年龄为0~3岁,平均年龄(1.81±0.56)岁,包括男36例(60.00%)、女24例(40.00%)。

所有儿童均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在0~3岁之间;②不存在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原发性疾病;③家长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原发性疾病者、家长不配合研究者。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采取传统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即儿童家长按照传统保健服务流程依次进行预约挂号、缴费、候诊、体检,体检后再带领儿童进行相应疫苗接种。

观察组儿童采取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规范儿童保健区功能区域划分,将儿童保健区划分为信息登记区、候诊区、儿童体检区、疫苗接种区、隔离观察区,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工作性质配置合理数量的医护人员,将儿童保健区管理模式设置为9∶3∶2模式,即1岁以下儿童全年共体检6次(6月前每个月1次,6月后每2个月1次),1~2岁儿童全年共体检4次(每3个月1次),2~3岁儿童全年共体检2次(每6个月1次)。在对儿童进行登记前,应先对儿童进行筛选,符合免疫接种条件的儿童直接登记入册,对不符合免疫接种条件的儿童,应将儿童转入门诊,根据其疾病类型实施对症治疗及病因治疗,直至儿童疾病治愈并恢复健康,对其进行再次筛选,待儿童满足免疫接种条件后接受登记;登记后,儿童家长前往缴费区缴纳相应费用,由医护人员安排儿童进行体检,医生根据儿童具体情况(体检结果、健康状况评估结果)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及免疫接种;完成免疫接种后半小时内,儿童需留下观察,如未出现不良反应,则可离开,并收集儿童家长的意见、建议。在儿童保健服务后,对儿童进行跟踪随访(每个月电话或短信联系儿童家长),定时提醒儿童家长带领儿童来院接受保健服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的保健服务等候时间、保健服务覆盖率(接受完整保健服务流产和系统管理即覆盖,反之则为未覆盖),并比较两组家长的负性情绪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满意度。

负性情绪评分:包括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其中,焦虑自评量表共有“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手足颤抖”“手足刺痛”“躯体疼痛”“乏力”“静坐不能”“心悸”“头昏”“晕厥感”“呼吸困难”“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面部潮红”“睡眠障碍”“噩梦”等20个问题,单个问题分值为1~4分,总分=单个问题得分×20×1.25,总分最低25分,最高100分,焦虑情绪越严重,则得分越高;抑郁自评量表共有情绪沮丧、从未感到早间心情好、想哭、夜间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性功能障碍、体重减轻、便秘、心跳加速、疲劳、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坐卧不安、对未来感到绝望、易激惹、犹豫不决、否定自身价值、感到生活无意义、自杀倾向、丧失兴趣等20个问题,单个问题分值为1~4分,总分=单个问题得分×20×1.25,总分最低25分,最高100分,抑郁情绪越严重,则得分越高[2]。

疾病不确定感评分: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总分为32~160分,得分越高,则儿童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越强烈[3]。

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信度为0.82,效度为0.87),由儿童家长进行填写,满分100分,0~59分、60~79分、80~100分别对应不满意、比较满意、特别满意,总满意率=比较满意率+特别满意率。

2 结果

2.1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保健服务等候时间 观察组儿童的保健服务等候时间为(24.75±9.31)min,对照组儿童的保健服务等候时间为(41.87±16.29)min。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的保健服务等候时间明显缩短(t=7.068,P=0.000)。

2.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保健服务覆盖率 观察组儿童的保健服务覆盖率为93.33%,共有56例儿童接受完整保健服务流产和系统管理;对照组儿童的保健服务覆盖率为78.33%,共有47例儿童接受完整保健服务流产和系统管理。组间比较,观察组覆盖率高于对照组(2=5.551,P=0.018)。

2.3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的负性情绪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保健服务后,观察组家长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长(P<0.05)。见表1。

表1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的负性情绪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分)

2.4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对保健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家长的总满意率为8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n(%)

3 讨论

3.1 儿童保健服务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加上卫生保健服务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关注越来越多[4]。儿童保健门诊是负责儿童保健工作的主要部门,其工作内容以儿童的疫苗接种、保健检查为主,儿童保健服务主要是指对儿童进行体检、保健等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为0~3岁儿童,儿童因其年龄较小,其工作更为繁琐,且由于0~3岁是儿童体格与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儿童的可塑性最好,在该阶段内对儿童进行有效刺激,可促进儿童大脑功能的建立及其体格的发展,故儿童在婴幼儿期的保健服务要求也相对更高,儿童保健门诊需要为儿童提供更加细致、更加合理的服务[5-8],因此,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是当前儿童保健门诊的迫切需求,儿童保健门诊应对儿童保健服务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

3.2 传统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局限性 以往,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主要是儿童家长按照传统保健服务流程依次进行预约挂号、缴费、候诊、体检,体检后再带领儿童进行相应疫苗接种,在这种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下,保健服务流程相对繁琐,所需时间较长,加上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缺乏规范化制度和标准,往往会导致儿童无法完整接受保健服务和系统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9-10]。

3.3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优点及应用 近年来,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逐渐被应用到儿童保健服务中,这种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模式,在这种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下,对儿童保健服务的功能区域进行调整和划分,对儿童保健服务流程进行了规范,有利于提高儿童保健门诊的整体系统管理效率,节省儿童保健服务整个流程需花费时间,缩短儿童等候时间。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下,改变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流程,主张先对儿童进行健康筛选,对满足免疫接种要求的儿童进行登记、体检、疫苗接种,而对于不满足免疫接种要求的儿童则需进行对症干预,待其满足免疫接种要求后再依次完善登记、体检、疫苗接种等后续服务流程,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儿童保健质量[11-13]。

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接受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的保健服务等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儿童的保健服务覆盖率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提高儿童保健服务效率,缩短儿童的等候时间。本研究还发现,保健服务后,观察组家长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长(P<0.05),且观察组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家长(P<0.05),这说明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可安抚儿童家长负性情绪,使其对保健服务更加满意,这主要是因为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有效缩短了儿童保健时间,可使儿童尽快完成保健服务,有利于减轻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等候焦灼感,而在儿童保健服务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儿童家长进行相应指导,如婴幼儿喂养、疾病预防等[14-15]。

综上所述,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可有效缩短儿童保健服务等候时间,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还可减轻儿童家长的负性情绪和疾病不确定感,使其对儿童保健服务更加满意,有利于全面提高儿童保健质量,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保健门诊儿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门诊支付之变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留守儿童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