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及ICU病人新型病号服的设计与应用

2018-09-10吴永红苏润霞葛雪华

现代医院 2018年7期
关键词:领口绑带卧床

吴永红 苏润霞 葛雪华

病号服是住院病人穿的服装,款式大概与睡衣无异,花纹为条纹,条纹多为蓝白相间,亦有制作三色及以上者[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病号服渐渐已无法满足各类临床专科的应用需求[2-3]。比如穿脱不便、病人不能有效配合、妨碍治疗操作、各种管路不能合理安置等等。ICU患者多病情危急,要求绝对卧床,身上留置各种管道,传统病号服上衣均为前开襟系扣设计,为方便治疗、检查及护理,常将传统病号服给患者反穿或不穿,可能造成过多暴露患者躯体,导致患者受凉及暴露隐私,容易引发纠纷[4]。而手术患者,使用普通病号服不可避免的要反复翻动患者[5]。手术前监护操作需要解开衣服暴露患者、麻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硬膜外麻醉等)需要脱掉上衣、手术野暴露消毒等都需要患者脱去病号服。手术结束再将病号服穿上,但是病人处于麻醉状态不能配合,护士很难操作。术中放置的引流管穿上病号服也无法妥善安置。所以说,手术病人、ICU病人不同于普通病人,接受操作项目较多,存在中心静脉穿刺、测量血压、有创血压监测、心电监护、放置引流管、硬膜外麻醉、手术操作、伤口换药、仰卧位更衣等需求。传统病号服基本可以满足普通病人的需求,但是却满足不了手术病人与大多数ICU病人的需求。这种普通病号服对于那些胸腹术后卧床患者来说,穿脱、检查、治疗、护理都很不方便[6]。传统的病号服应用于手术病人、ICU病人存在的问题有:穿脱、更换不方便;医护操作受限、穿脱暴露病人隐私;容易被消毒液、血液、体液浸湿,不能有效保暖;平躺时受压部分容易起皱,导致不适和压疮等等。根据手术及ICU患者的特殊需求,笔者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病号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手术病人200例,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我院是妇幼保健院,选择病人均为女性成年病人,包括产科手术病人、妇科手术病人、乳腺科手术病人、ICU病人。观察组年龄18~52岁,平均36.2岁;对照组年龄19~49岁,平均37.1岁。抽取我院60名医生护士参加本研究,包括手术室护士30名、ICU护士10名,麻醉医生10名、外科医生1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两组病人、医护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穿常规传统的病号服,观察组病人穿新型设计的病号服。设计病人穿着体验的观察指标包括对病号服的款式、柔软程度、保暖性、保护隐私、方便穿脱这五个方面。设计医护人员对病号服的满意程度观察指标包括穿脱及更换病号服所耗时间、操作便利程度、耗力性、节省换衣次数等。观察两组病人对穿病号服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病号服方便治疗操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总结。

1.2.1.1 新型病号服的设计 ①材料:柔软、吸汗的纯色斜纹纯棉布。②设计:领口设计:按圆领方法裁剪,前襟为深圆领领口。因为是反穿式,深凹的圆领设计可以避免勒颈部。领口用不同颜色的带子包边,不同颜色包边代表不同大小规格的病号服,便于洗衣公司洗完后按不同码数的衣服整理分类,护士发放衣服的时候根据颜色快速辨认码数。领口采用从颈后绑带的方式系带。衣袖采用七分广口喇叭袖设计,目的是方便手部及腕部的治疗操作,比如静脉动脉穿刺,袖口上翻容易也可以实现轻松绑血压袖带。前面两侧腋前线各开一个12 cm长的开口,目的是方便引流管或监护线穿过衣服,开口采用重叠覆盖设计,防止暴露与透风。衣服前面腰部正中有一条宽的绑带。衣服前面下方设计1个口袋。方便患者临时装小件物品,也可以用作承托做引流装置的小的负压吸引球。病号服背面,和手术衣背面相似,左侧一扇过腋后线10 cm平齐裁剪,右侧一扇领口到腰部水平是斜面,腰部往下平齐裁剪,交界处有一条宽的后腰绑带,包绕左边一扇后绕到前胸与前面腰部绑带相系。具体如图1。③使用方法:新型病号服是反穿式设计,穿着方法与手术衣相似。颈后领口左右绑带相系,后腰绑带从左后方包绕至前面与前腰绑带相系。新型病号服没有纽扣,只有领口和腰部两处绑带即可完成穿着,脱也是一样,十分简单易操作。

1—领口绑带;2—深圆领口;3—叠盖开口;4—前腰绑带;5—后腰绑带;

1.2.1.2 心电监护 仰卧位病人可以选择从新型病号服的前面叠盖开口处连接心电导线。也可以选择解开领口及腰部绑带,后腰绑带从右后方包绕到前面系上前腰绑带。裸背平躺,从身体两侧连接心电监护,如手术病人、监护室重症卧床病人。前面覆盖可以保暖、保护隐私。

1.2.1.3 静脉输液、血压监测 七分喇叭衣袖方便静脉穿刺、输液与观察,适合桡动脉穿刺、有创连续血压监测。无创血压袖带也很容易将衣袖上撸,而完成操作。

1.2.1.4 中心静脉穿刺 仰卧位,解开领口及腰间绑带,裸背平躺,将领口及肩部衣服向上反折,即可完成穿刺部位完美暴露,既保护前胸隐私,又保暖,消毒液及血液不会浸湿病号服。

1.2.1.5 硬膜外麻醉 需要实施硬膜外麻醉,如剖宫产病人,采取左侧卧位,配合麻醉只需松解腰间绑带,后腰绑带从右后方包绕到前面系上前腰绑带即可。成功暴露后背的同时,还保护病人前方胸部、腹部隐私,同时保暖。

1.2.1.6 手术病人 胸、腹部手术的病人,如妇科、产科、外科、乳腺科、胸外科病人。新型病号服可以在病人躺下之前松解领口及腰间绑带,后背裸躺,术野消毒前保持前方衣服遮盖胸腹部。麻醉后消毒前再掀起衣服反折向上或脱掉。避免传统病号服向上推拉导致后背衣服皱褶皮肤受压,且容易被消毒液、体液、血液、冲洗液浸湿。乳腺科手术病人,反穿式设计在手术开始前都能有效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1.2.1.7 胸、腹部伤口换药 检查伤口、需要伤口换药,如监护室病人,乳腺科术后病人,只需平躺时将衣服向上方掀开即可完成操作,不需要解开衣服,操作完成放下衣服。

1.2.1.8 更换衣服 卧床病人更换衣服是个难题,传统病号服需要先解开衣扣,脱下一侧衣袖后才能完全脱除。新型病号服只需松解两处绑带,将后背受压的一扇用卧床病人换床单的方法轻松卷出。然后就可以一举脱掉衣服。穿新的衣服可以双手都穿上后再包裹后背。卧床病人可以选择裸背的方式,后背不穿衣服,只遮盖前面。穿脱就更加容易。

1.2.2 观察指标 ①病人对病号服的满意度,包括对病号服的款式、柔软程度、保暖性、保护隐私、方便穿脱。其中5项均接受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②医护人员对病号服的满意程度,包括穿脱及更换病号服所耗时间、操作便利程度、耗力性、节省换衣次数,其中4项均接受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对病号服的满意度比较 n(%)

表2 两组医护人员对病号服的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现在使用的普通病号服对卧床病人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生活护理和穿脱不方便,不利于病情观察,不利于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病号服的创新设计是人文关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7]。要使舒适护理在临床上有效地应用,必须结合人性化护理[8],舒适、合理设计的病号服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笔者在设计新型病号服时受到手术衣的启发,考虑到手术病人及ICU病人卧床、意识不清,不能主动配合的特点及手术及ICU治疗护理操作的各种特殊需求,手术及ICU新型病号服采用反穿式仿手术衣款式的设计,在每个细节上进行巧妙构思、优化设计。具体细节体现在:材质选择、圆领设计、反穿方式、两处绑带替代传统一排纽扣、喇叭袖口、胸前两侧开口等等。一种款式满足多种需要。轻松满足心电监护、静脉输液、动脉穿刺、无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穿刺、硬膜外穿刺、手术野暴露与消毒、保护隐私、避免体液消毒液浸湿、有效覆盖保暖、胸、腹部伤口换药、更换衣服等需求。柔软、吸汗的纯色斜纹纯棉布材料在保证柔软舒适同时,比传统病号服布料要厚,保暖性能更好,且不容易磨损,更耐穿耐新,节省医院成本。总结新型病号服优点突出:穿脱简单、容易更换;患者穿着体验既舒适、又美观、既保暖、又保护隐私;能有效满足手术及ICU各种操作需求;无纽扣设计还避免了纽扣容易脱落,意识不清病人,纽扣松脱可能导致异物误入体内的风险;领口不同颜色的包边代表不同大小规格的病号服,方便工人及医护人员一眼就辨识出衣服规格;节省了医护人员人力和时间;有效减少消毒液、血液、体液浸湿衣服,避免造成病人低体温、压疮及感染的危险,减少换衣次数,节约了医院成本。

猜你喜欢

领口绑带卧床
基于响应曲面分析的连体泳装结构情绪测量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绑带,系住时尚
行李箱绑带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领口风情
领口风情
绑带罗马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