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吴原元译《中华民族简史》有感

2018-09-10孟庆波

新阅读 2018年5期
关键词:西北大学汉学简史

孟庆波

《中华民族简史》

[美] 富路德 著 吴原元 译

2017年12月

西北大学出版社

如果从天主教耶稣会士东来算起,西方的中国文化记载已有四百余年。这些记载逐层沉积,构成了西方有关中国知识的演进史。在这个演进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形象在西方的辉煌、暗淡,西方人对中国的仰慕、鄙夷,其间有着众多的渐进和反转。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了解西方已有的关于中国的认识与记忆,是“走出去”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西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中华民族简史》汉译本,该汉译本的出版可带您了解另一种视角下的中国历史。

从汉学翻译角度而言,该译本确属上乘之作。西方汉学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汉学文献在数万种以上。面对浩瀚文献,选择什么著作进行翻译,考验译者的学识。《中华民族简史》这部著作,是美国汉学家富路德(L. Carrington Goodrich)的代表作,其写作方法和具体观点独具特色。该书将中华民族的历史置于世界史的语境进行关照,重点介绍中国物质文化的进步、中外艺术的交流,这体现了西方汉学相对注重四裔之学以及中外交通的学术特征,也使其成为一部信而有征的社會史、艺术史。正因为如此,该书甫一出版就受到学界关注,赖德烈、柯睿格、宓亨利及胡适、杨联陞、邓嗣禹等中外学人撰著书评,学术影响可谓贯通中西。自1943年由美国Harper出版社出版后,先后于1951年、1959年、1969年出版修订本;英国伦敦George Allen & Unwin出版社1948年出版该书后,亦于1957年、1969年出版修订本。此书还分别于1950年、1961年、1968年被译成西班语、瑞典语、泰语等。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纽约Dover出版社于2002年、Sturgis出版社于2007年再次出版了此著。

西方汉学研究的问题意识都属于西方,但其文献材料却来源于中国。译者的中国史专业背景使译本中的补充性译注成为一大亮点。例如,在论述中国马具发展时,原作提到一位出生于河南的官员,在其传记中首次提及马镫。如果译文依循原文的模糊表述,则读者对于这位官员的身份不明就里。译者查找《南齐书》证实此人即张敬地,并引用《南齐书》对此人进行介绍。又如,第71页描述江苏徐州的一座佛塔时,译者遍访史籍,判断出原文所载基本与《三国志·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中所记的佛陀雕塑浴佛情形相符。在汉学翻译中,既要力求将西方汉学的问题、方法、结论完整地介绍进来,而且我们也不应忘记中国学术的价值本位。此书汉译本注意到原文的知识性错误。原文在第56页引用了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译者在译者注中指出英文原文将“千”翻译成数字1000,是犯了理解性错误。又如,原文第148页在谈到北宋周边强敌环伺时,误将西夏写为藏人政权,译文在页下注中也指出西夏乃为党项人所建,并非藏族。再如,在译本第55页,译者通过译者注指出国外部分学者曾将楼兰作为中亚区域进行表述,提示了原作者的这一提法并不符合客观事实。

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下,翻译及译作的出版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国内学术的进步、中外学术的交流离不开翻译;另外一方面译著却被认为“译者自身并无学术创造”,很少被认定为研究成果。如此情形下,译者能积数年之功完成此次翻译,其学术理想令人敬佩;西北大学出版社能不计一时之得失出版此译本,也是匡扶学术、嘉惠士林之举。希望西北大学出版社能以此汉译本的出版为契机,在中外交通史、海外汉学丛书的出版上打造一个完整的作品体系。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比较汉学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西北大学汉学简史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宋朝简史》等
西北大学求捐“一杯奶茶钱”上热搜
对“欧美汉学通史”的一种追求
The Analysis of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ntz Fanon’s Post-colonialism
评阎国栋教授《俄国汉学史》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明朝简史
元朝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