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字化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2018-09-10萨宣敏

新阅读 2018年5期
关键词:花山岩画广西

萨宣敏

数字出版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多样化的数字载体和渠道方式。作为一家地方专业出版单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数字化方向进行了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传统出版行业数字化的

基本策略

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既要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又要充分利用各种利好的扶持政策。通过实施数字出版项目,加快融合发展步伐。近几年,国家颁布了不少有关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指导文件,这些文件为出版单位的数字化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方向。我社要求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认真学习相关重要文件的指示精神,在融合发展思路上要有清醒的研判,确保出版导向和发展方向正确。

当前,进入数字阅读时代,随着大众阅读的习惯发生变化,传统出版行业亟需做好数字化转型工作。对于地方出版社而言,要重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多推出具有新形态的文化精品。对此,出版社要聚焦于内容建设,由“内容提供商”逐步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保持出版单位原有的专业优势,又要升级内容生产服务。内容始终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要重视对内容资源的开发。这是开发数字产品的基础,也是实现数字出版增值服务的方式之一。从更长远的发展策略来看,出版单位应推动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服务知识化。其次是审慎选择好技术路径和技术标准为出版单位所用,推动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来看,需要考虑生产数字化、资源编码化、运营数据化、服务知识化这几方面涵盖了目前数字出版流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做好以上环节,将有助于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

出版社社数字化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2018年1月,蓝海出版平台在我社上线。蓝海出版平台是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系统。截至目前,我社在蓝海出版平台的线上培训人数超过70人。编辑在图书出版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方式包括多媒体资源的链入、图书内容的拓展和以自媒体方式提供增值服务等。出版社鼓励每个编辑在做的每一本书中尽可能嵌入二维码,链接蓝海系统。这不仅有益于为图书提供增值服务,还有助于编辑在出版流程中真正介入数字出版。在使用蓝海系统后,不少编辑感觉做“现代纸书”明显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数字出版的全流程。我社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是,在出版的图书《壮族经典儿歌童谣(壮汉双语)》中,通过二维码链入音频资源,使得书籍变得“立体化”。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收听图书配套的音频,还可以查看壮汉双语字幕。这为壮文图书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新尝试。我社还出版了《八桂飘书香——广西全民阅读手册(2018年版)》。在数字化的尝试方面,通过蓝海出版平台的系统后台对图书内容资源与数字资源做关联,从而实现图书内容的扩展。例如,读者“扫一扫”这本书的二维码,可以了解到一些全民阅读活动以及全民阅读机构的介绍,还可以通过“读者圈”功能与编辑展开互动,还有机会获取相关增值服务。编辑在学习和使用蓝海出版平台的过程中,既可提高数字化技能,又能增强信心。现在通过培训使用这一系统后,我们的编辑基本上都能应用模板对传统图书内容资源做数字化关联处理。比较明显的是图书编辑的传统思维正朝着融媒体思维积极改变。

近几年,我社实施了一些数字出版项目,积极展开了诸多探索与实践。众所周知,理、工、农、医是科技出版社的传统板块,我社的数字化探索首先从专业入手,通过实施相关项目,推进专业板块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例如,我社实施了“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复合出版工程”,面向东盟国家进行传统医药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该项目得到了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荣获第十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的“融合出版创新”荣誉。我社实施了“广西农家书架复合出版工程”,为广西农村群众提供阅读服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该项目获得2017年度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获评2017年度广西优秀数字出版项目。还有,实施的“广西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库”项目获得“东风工程”资金的支持,项目顺利完成了硬件建设、软件开发、数字化条目加工等工作。下一步,我社將围绕“中国—东盟图书版权贸易”“广西数字博物馆”等项目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

深耕地方资源,探索产业融合路径。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长期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广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的12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广泛。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三月三、刘三姐、铜鼓、壮锦等一直是广西亮丽的名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在岩画类世界遗产项目的空白。在广西文化中,还有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为了促进广西地方文化资源得到妥善开发,有必要围绕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创新探索。近期,出版社承接了“我们的广西”大型复合出版工程的数字化板块的具体实践。该项目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项目。项目将制作一系列与图书配套的多媒体产品,如AR、VR、3D动画、宣传片等,以及建设官方网站、微信、APP、资源库等内容发布平台。另外,我社正在建设“广西数字博物馆”项目,打造一个以新技术和数字化手段集中展现广西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数字博物馆。该项目计划以广西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广西的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为主题,依托3D、全景图像、全息虚拟、动画、短视频等技术,制作一批多形态的全媒体出版物。还有,建设主题数字资源库和实体数字展示中心。我社通过实施这一项目,积极探索“数字出版+智慧旅游+阅读体验”的产业融合路径。

加强科技供给,推出优质的创新型文化产品。随着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融合发展”的转型机遇。我社实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VR复合出版项目”即是该方面的创新案例。该项目利用新近流行的视觉影像手段如3D动漫、VR技术等融合手机游戏技术,有效推动广西花山岩画的立体宣传。读者不但可以在虚拟仿真的视觉环境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效果,还可以通过手动或行走“触碰”到虚拟世界里的人和物。通过融入新技术,让读者对花山岩画景观有全新的文化体验。该项目的实施,有益于丰富花山自然风光的对外展现方式,使得花山岩画的呈现形式更为新颖活泼。项目首次对左江花山岩画——广西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多媒体全方位的产品设计开发,是广西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项目实践成果,对今后利用新科技宣传推广广西历史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出版业态转型升级积累宝贵经验。该项目在十一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评选中获得“融合出版创新”荣誉。在广西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的工作案例评选征集中,《左江花山岩画景观VR复合出版项目工作案例分析》被评为2017年度创新工作案例。今后,我社将以花山岩画内容题材为突破口,将梳理好的地方资源文化符号进行数字化资源转化。除了推出纸质书籍,还重点打造数字产品矩阵如VR产品、AR产品、3D动画产品、手机互动游戏、360°全景H5等。这些数字化产品主要以跨屏幕的多样化终端进行传播,如网站、APP、微博、微信等,便于广大读者进行数字阅读。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坚持创新出版理念,以新兴技术结合数字出版的形式,积极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数字化精品项目;以数字产品为优势,有效地扩展业务链,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延伸数字出版的产品价值。未来,在数字出版经营的核心业务上,争取做到延长品牌价值,生产周边产品,积极培育广西文化发展的数字化产业链条。

(作者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

猜你喜欢

花山岩画广西
广西贵港
这儿真美
“五花山”的由来
观岩画
岩画诗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出神入画——全国知名画家走进花山作品选登
阴山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