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神经及认知功能观察

2018-08-31汤先兰黄凤枝廖婵娟韦仕菊

中外医疗 2018年13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神经功能

汤先兰 黄凤枝 廖婵娟 韦仕菊

[摘要]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以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PS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状态、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DS(52.60±3.85)分、HAMD(18.77±4.1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PSD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有助于其神经、认知功能提升促进满意度增长。

[关键词] PSD;认知护理;认知功能;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5(a)-0127-03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Nerve and Cognition Function of Depression Patients after Stroke

TANG Xian-lan, HUANG Feng-zhi, LIAO Chan-juan, WEI Shi-ju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ech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echi, Guangxi, 546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nerve and cognition function of depression patients after stroke. Methods 92 cases of PSD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odels with 4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the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depression state, cognitive function, nerve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ies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DS and HAMD scor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respectively (52.60±3.85)points and(18.77±4.15)points,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SD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nerve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thus promoting the increase of satisfactory degree.

[Key words] PSD; Cognitive nursing; Cognitive function; Nerve function

脑卒中为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于中老年人群中多发,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后具有较高致残率,已成为对人类生存质量具威胁性的疾病之一[1-2]。脑卒中后抑郁症(PSD)为脑卒中一种较常见后遗症,属于脑卒中后患者情绪障碍的一种主要表达形式,且相关数据表明,PSD发病率可达20%~60%左右[3-4]。PSD发生后将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产生不利影响,使得其认知功能障碍加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而临床关注度提升[5-6]。为明确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PSD患者中對临床效果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针对性方便选取92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PS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0,年龄51~83岁,平均(67.52±3.41)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5例,大专及以上21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5:21,年龄52~84岁,平均(67.64±3.5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6例,大专及以上20例。该次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改善脑部循环、营养保护脑细胞等。对照组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环境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面。研究组予认知护理干预,具体为: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PSD引发机制、治疗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着重强调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缓解其负面情绪。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经济水平等情况的掌握,针对性制定一系列心理干预方案,进而促进心理干预的针对性;主动积极与患者交流,并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对不同心理问题予以个性化疏导,可改善不良情绪。③运动护理。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肢体功能以及认知功能锻炼方案,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起做训练、步行训练以及下肢负重训练等,并为其瘫痪肢体按摩,3次/d,10 min/次;锻炼以日常生活作为核心,并采取循序渐进方式,逐步提升锻炼难度与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血液循环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抑郁状态,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前者53分以上表抑郁,后者7分以上表抑郁,二者均得分越高抑郁越严重。比对两组认知功能,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27~30分表正常,21~27分表轻度认知障碍,10~20分表中度,9分以下表重度。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采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0~45分,分数越低则缺损越轻。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采取ADL评分量表,0~100分,分为上厕所、刷牙、穿衣等方面,得分与结果呈正比。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态度、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环境护理等方面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7-8]。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抑郁状态

干预后研究组SDS、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比较两组认知功能

研究组干预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

在干预后研究组CN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

干预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2.5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3 讨论

PSD为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情感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心境低落、睡眠障碍、认知与思维功能迟缓等[9]。若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将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不仅对其肢体、神经以及日常生活等造成影响相关研究指出[10-11],认知护理干预在PSD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机认知、神经功能,从而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达到抑郁症状消除、日常生活质量提升的目的。该次研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SDS、HAMD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SDS、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前MMSE评分未显示高度差异性,研究组干预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在干预前C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研究组CNS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护理态度、技能操作、健康教育和环境护理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次研究结果与李晓艳[4]报道基本一致,提示认知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缓解抑郁症状,并有助于认知以及神经功能早期恢复,从而有助于患者满意度升高,生活质量改善。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循环出现障碍的一种疾病,其具起病急以及预后差等特点,患者多出现抑郁症这一后遗症,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伤害[12]。因为患者患病后将于较短时间内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情况,且同外界沟通减少,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活动低下、不配合治疗等情况,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致残率、死亡率增加[13]。通过临床对PSD患者发病后内心需求予以分析可知,其发病住院2 d内科意识清醒,易对病情预后产生担忧,恐惧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后遗症遗留,肢体残疾,无法回归社会。其次,在住院14 d左右,由于治疗进展,患者将对肢体恢复产生渴求,而28 d后机体逐渐恢复,可促使情绪平稳,但其仍对出院后是否可融入家庭、社会生活产生担心。认知护理干预为临床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依据为认知疗法,致力于从PSD引发心理因素出发,通过对患者不良认知行为予以改变,以及对患者功能失调性錯误态度进行转变,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各类症状的目的。认知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进行疾病成因、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讲解,促进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性,从而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并协助患者进行自身情绪积极调动,阻断其负性思考,进而改善患者认知曲解情况,促进其自我能动性的发挥[14]。其次,健康教育过程对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影响性进行着重介绍,可有助于其加强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心理应激反应,进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14]。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而且还对患者家属展开心理护理,从而促进家属心理状态稳定,治疗信心增强;然后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多交流,并主动陪伴在患者身旁,促进患者安全感、自信心的增强,感受到家庭温暖,减轻心理负担[15]。

综上所述,PSD患者在认知护理干预后负面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且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均得以提升,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红艳,王惠琴,徐玲芬,等.脑卒中后抑郁的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6,15(2):135-138.

[2] 余玲萍,谢灵敏,王卫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6):1075-1078.

[3] 孙洪敏.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5):47-48.

[4] 李晓艳.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37-138.

[5] 庄丽华,詹松华,孔营楠.心理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062-1064.

[6] 田巧枝.早期心理干预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2):189-190.

[7] 孙凤云.针对性护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2):214-215.

[8] 张志红.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126-127.

[9] 赵京.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3412-3413.

[10] 罗方接,李小云.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30-431,503.

[11] 朱玉玲,谢玉平,潘明蓉,等.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4):66.

[12] 李绍娟,张晓丹,刘兵,等.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 43(1):132-134.

[13] 王萍,黄红美,洪忠贤,等.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照顾者心理状况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5, 28(1):55-56,59.

[14] 唐連婷.脑卒中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4,22(6):554-555.

[15] 刘翠,何丽,曾秀群.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首发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9):1-3.

(收稿日期:2018-02-01)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改善作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