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2018-08-21周莉微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血肿脑出血神经功能

周莉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内科,北京 100020)

脑出血是临床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一类并发症,临床上由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出血患者中,由高血压造成脑出血比例最高,高达60%[1]。近些年来,由于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数量在逐年上升,脑出血患者数量同样也在增加。临床上心血管疾病中最危急疾病之一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危急到患者生命状况,并且临床上致残率较高,患者发病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偏瘫以及失语等功能障碍并发症出现,会造成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下降。当患者入院之后,临床上使用血肿吸收治疗以及护理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2]。本文就使用护理干预对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比较(n=46,±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比较(n=46,±s)

组别 水肿面积(cm2) 血肿量(mL)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6±2.03 2.31±1.02 20.36±8.64 9.12±2.12 27.86±9.56 9.16±3.46对照组 6.24±2.13 4.36±1.56 21.45±8.79 15.26±6.45 27.46±9.12 17.56±8.41 t 0.277 -7.460 -0.600 -6.134 0.205 -6.265 P 0.783 0.000 0.550 0.000 0.838 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入92例诊高血压脑出血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相关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严重合并性器官性疾病;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排除标准:非第一次脑出血患者;存在精神障碍及言语、认知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呼吸道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昏迷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2.3±4.5)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60.8±5.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患者保守进行治疗,减轻患者脑水肿、颅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合并存在感染以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除上述常规护理以外,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主动告知患者发病诱因以及治疗方式,讲解此病多由情绪剧烈波动所引起,让患者排除一切负担,保持良好心态,防止疾病复发。如患者情绪过于激动,在沟通时应注意说话语气以及用词,态度诚恳,让患者心态端正,遇到事情时保持镇静,学会控制情绪,同时指导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共同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烦躁情绪。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急性期患者应当服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同时服用新鲜蔬菜以及水果等容易消化食物,避免患者引起便秘,禁止使用刺激过于大以及生硬食物。患者如存在进食困难现象,可以抬高床头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减慢进食速度,必要时留置胃管,鼻饲饮食,避免呛咳误吸发生。③生活护理:当患者急性发病时应指导其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提供针对性生活指导,良好的生活起居不仅可以保持健康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病室环境应当保持安静、舒适,适宜患者养病,并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养成运动好习惯。每天保持充足睡眠与良好情绪,合理饮食。嘱患者多饮水,定期进行康复锻炼,增加翻身拍背次数,以防压疮、肺部感染。对于睡眠存在障碍患者,可适当应用催眠措施帮助其睡眠,必要时给予安眠药物;定时进行血压测量,控制血压状况,叮嘱患者定时服用降压药物。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面积、血肿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3],得分越低表示缺损程度越低。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满意:>80分,一般:<80分>6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度95.7%优于对照组82.6%,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总满意度比较(n=46)

3 讨 论

高血压是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类心血管疾病,目前临床上诱发患者出现高血压脑出血原因较多,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次要为先天性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畸形等疾病等[5]。由于此疾病在临床上病情发展较快,临床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居高不下,但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大多采用外科进行治疗,疾病轻微患者大多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并取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护理干预是患者疾病恢复关键。

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疾病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文研究表明,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重中观察组水肿面积、血肿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意义(P<0.05),在治疗中予以患者护理干预,有效促进患者血肿吸收,在减少临床患者血肿量同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95.7%优于对照组82.6%,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使用护理干预加快血肿吸收程度,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之间和谐。通过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方式指导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取得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临床上患者血肿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肿脑出血神经功能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