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的优化措施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2018-08-21张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围术外科胃癌

张海燕

(长海县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1-3]。ERAS(加速康复外科)指的是将围术期处理优化,促使术后并发症与应激发生率降低,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对其术后恢复进行有效促进。该理念注重于团队合作,集护理、康复、麻醉、医疗为一体,护理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4-5]。研究显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该护理模式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6-7]。为此,本研究在胃癌患者护理中应用了该护理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于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中选取40例,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59.65±5.62)岁,共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0.02±5.36)岁,共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具有对比价值,P>0.05。本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术前不存在活动障碍者;自愿参与者;择期行胃癌手术者;术前没有营养不良现象存在者;不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者;以往存在严重胃肠功能障碍者;消化道梗阻者;术前正常活动存在障碍者;存在脑部损伤手术史者。

1.2 方法。对照组:①术前: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术前2 h不要进食和饮水;②术中:限制性补液,做好保温工作;③术后:术后24 h内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将尿管拔除;严格遵照医嘱采用各种方式止痛,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评价,确保其低于4分;等到患者麻醉清醒之后,给予其口香糖;严格遵照医嘱指导患者进食、饮水。观察组,具体措施如下:

1.2.1 预康复期护理:也就是从患者门诊就诊开始,到入院前待床期间,具体措施为:①派遣专职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患者基础疾病、机体状况、社会生存、心理、生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预康复计划;向患者发放《预康复手册》,指导患者加入加速康复外科微信群。②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指导患者多摄入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并口服营养液。③加强术前训练:指导患者戒除烟酒,做深呼吸运动或者指导患者练习吹气球;指导患者爬楼梯,每天3~4层,每天爬2~3次。④患者入院当天,将预康复手册收回。

1.2.2 围术期护理措施: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化护理服务,具体措施为:①完成手术后,当患者回到病房,采用保温毯做好保温工作;患者佩戴无线智能手环,以此来对其睡眠状况进行监测。②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泵入COX-2类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疼痛评估,评估时间包括麻醉清醒时、晚间入睡前、下床活动前、次日查房时,当患者疼痛评分超过4分时,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采取相应干预措施。③患者麻醉清醒之后,给予其温水3~5 mL,以此来将口腔湿润,控制患者每天饮水量在1000~1500 mL,了解其是否有胃肠道反应出现。④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每2 h翻身1次,每次做10个踝泵运动与抬臀运动。⑤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第2天清晨,专职护士要指导患者下床进行活动,如果患者疼痛评分在3分以下,则可以指导其在床上坐起3分钟,在床边站立3 min。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3 d的VAS评分。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P<0.05时说明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两组VA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与术后3天的VAS评分分别为(2.35±1.25)分、(2.02±0.2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5±1.36)分、(2.68±0.78)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与术后护理三部分,每个部分均不可或缺。优化护理是在常规加速康复外科的基础上,采取各种优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对整体护理观念更加注重,除了将患者步行活动量化,对其睡眠时间进行监测,对其疼痛程度进行全面性的评估,指导其安全进食进水之外,优化之后的护理模式还纳入了预康复护理与患者出院之后的延续性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围术期护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优化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这是因为预康复护理理念的引入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将患者步行活动量化,对其睡眠时间进行监测,有利于对患者活动与睡眠情况进行同步、连续、实时了解,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的活动依从性提高。充分镇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保障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其术后恢复进行有效促进。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住院时间(d)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首次通气时间(h) 首次进食时间(h)对照组(n=20) 5.26±1.32 22.36±2.69 42.25±13.68 42.25±9.98观察组(n=20) 4.02±1.20 17.02±2.02 32.25±12.28 30.02±10.02

总而言之,胃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优化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临床结局,存在广泛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外科胃癌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