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8-21杨晓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尿激酶小剂量肌酐

杨晓君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盖州 115200)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1]。该病的常见病因主要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会明显萎缩,难以维持正常功能,严重时会发展为尿毒症[2]。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特点是病程长、疗效慢和难治愈,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近些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此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测均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试验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25~68岁,平均(46.9±2.6)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26~67岁,平均(47.9±3.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将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4周。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血压控制、血糖控制、优质低蛋白和低盐饮食控制、口服排毒中药、调解水电质解和酸碱平衡。

1.2.2 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赛诺菲安万特)联合小剂量尿激酶(丽珠制药厂)治疗。将10万U尿激酶加入到100 mL0.9%氯化钠溶液中,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5000 U/次,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日1次。

1.3 评价指标:①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水平。以显效和有效水平作为治疗有效的判断标准。显效:血肌酐降低≥20%,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血肌酐降低≥10%,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血肌酐增加,临床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蛋白定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①试验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2例。试验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7例。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同时试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蛋白定量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血清白蛋白(g/L) 血尿素氮(mmol/L) 血红蛋白(g/L) 血肌酐(μmog/L) 尿蛋白定量(g/24h)试验组 31 治疗前 93.21±10.62 14.16±4.86 93.21±10.55 286.36±47.16 2.82±1.25治疗后 123.32±11.26 10.16±4.52 124.31±11.21 212.53±37.71 1.96±0.96对照组 31 治疗前 94.52±11.72 14.23±4.12 94.56±11.72 289.67±43.23 2.85±1.28治疗后 118.32±12.28 11.56±4.82 117.12±11.29 251.12±42.12 2.76±1.42

3 讨 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发展成为尿毒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运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意义重大[3]。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治疗阶段,降低肾间质的损害对于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具有积极意义[4]。大量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低分子肝素是通过酶法解聚将普通肝素转换为硫酸氨基葡萄糖的钠盐,其t1/2比普通肝素长,具有凝血酶活性的作用[5]。而尿激酶可以将细胞外基质降解,大大地减少了肾小管间质的损害[6]。

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同时试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蛋白定量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能够对肾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尿激酶小剂量肌酐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