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区居民合理用药常识及用药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2018-08-21黄思超钟劲松杨盈盈谢永涛钱家健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药师药学

黄思超 钟劲松 杨盈盈 谢永涛 钱家健

(1 珠海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珠海 519000;2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广东 珠海 5190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家庭用药行为也伴随改变。一项监测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居民基本医疗素养为9.56%,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9.07%,国民整体健康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1]。然而,广东省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仅为5.09%,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全国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居民合理用药知识普遍匮乏,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3]。珠海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是珠三角地区的宜居城市,人口构成多元化,且毗邻澳门,深受港澳台文化影响。目前珠海地区居民合理用药现况较少有文献报道。因此,本课题组采用问卷方式对珠海地区居民的合理用药常识和用药行为进行调查,以期为开展社区药学服务和公众安全用药宣教提供科学建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珠海地区居民,调查时间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覆盖了14个社区、2家公立学校、2家国有企业等地点。采取随机方式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内容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月均可支配收入等基本信息;被调查者用药习惯、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认知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的发生情况等。调查问卷由客观性选择题构成(包括单选题及不定项选择题)。调查人员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被调查者亲自填写。若被调查者的读写能力不足以独立完成问卷,则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法。调查人员对所有回收的问卷进行审查,剔除无效问卷。问卷数据录入工作由2名调查人员共同完成。为保护被调查者隐私,本问卷调查采用匿名形式,不涉及个人及任何商业利益。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920份,回收问卷905份,其中25份未填写完整被剔除,有效问卷880份,有效回收率为95.6%。

表4 被调查者近2年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的情况及其高风险人群的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880例被调查者中,男性394例(44.8%),女性486例(55.2%);年龄<45岁有396例(45.0%),年龄45~60岁有300例(34.1%),年龄≥60岁有184例(20.9%);高中及以下学历者300例(34.1%),大专及本科学历者425例(48.3%),研究生学历者155例(17.6%)。月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有325例(36.9%),3000~5000元有292例(33.2%),>5000元有263例(29.9%)。

2.2 用药习惯的调查:通过询问日常用药习惯来反映被调查者合理用药行为的情况,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日常用药习惯的调查

2.3 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对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①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的情况;②自行停药的情况;③漏服或忘记服药的情况。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被调查者用药依从性情况

2.4 合理用药认识的调查:通过询问用药观念、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对感冒治疗的认识等问题来调查合理用药认识水平。具体结果见表3。

2.5 药品不良反应及用药错误的分析:分别从以下4个方面对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的情况进行调查:①发生药品不良反应;②用法用量不正确;③服用不恰当的药物;④服用过期药品,具体结果见表4。对上述4种情况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分析,≥45岁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45岁者(χ2=5.519,P=0.019);“自我判断”购药者更容易服用不恰当的药物(χ2=6.417,P=0.011);“经常服药前阅读说明书”者更少出现用法用量不正确的情况(χ2=5.430,P=0.020);“经常服药前留意有效期”者更少发生服用过期药品的事件(χ2=7.231,P=0.007)。

表3 被调查者合理用药认识情况调查表

3 讨 论

3.1 居民用药习惯有待改善:在880例被调查者中,52.7%表示服药前“经常”阅读说明书,而26.8%“有时”阅读和20.5%“几乎不”阅读。近一半被调查者没有养成服药前阅读说明书的习惯。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患者服药前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事项。本问卷调查了居民首要关注的药品信息,其选择结果依次是:疗效、价格、安全性。这反映了多数居民最在意的是药品疗效,药品费用次之,而安全性并未引起最广泛的重视,可见居民安全用药意识仍有待提高。值得关注的是,34.1%被调查者主要通过“网络”获取药品知识,其构成比高于广播、电视(21.9%)和报刊、杂志(17.5%)等传统媒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在传播医药知识中的影响力已逐步超越传统媒体,成为百姓获取药品知识的主要途径[4]。段晓红等[5]开展了一项关于网上药事服务的问卷调查,纳入488份有效问卷,其结果显示85.5%患者认为药师有必要通过互联网提供药学服务,其中互联网药品配送、在线药师咨询、在线用药教育以及药学科普等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药师应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去探索更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6-8]。

3.2 社区药学服务不够完善:从表1可见,37.3%被调查者选择“自我判断”购药,而只有16.4%会听取“药师推荐”。另一方面,仅一成被调查者表示“主要从医务人员获取药品知识”,其构成比最低。这些结果提示药师在社区药学服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百姓不仅希望社区药店能提供各种治疗药物,也希望获得更多专业的药学服务,这要求药师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9]。国内外不少研究已表明,药师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疼痛等各种慢性病的综合治疗中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10-13]。药师作为治疗团队重要成员之一,参与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药物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改善生命质量[14]。然而,目前国内医疗机构药师配备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多数社区药店管理理念较落后,国家也缺乏相关鼓励政策,药师尚未在指导居民合理用药方面充分发挥作用[15]。国家应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提高药师的待遇,医疗机构及社区药店应重视药师队伍的建设[16],鼓励更多药师给社区居民开展专业的用药指导和药学教育。

3.3 居民用药依从性亟待提高:本调查显示(表2),珠海地区部分居民的用药依从性不尽理想,主要表现为“经常漏服或忘记服药”(56.1%)、“经常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24.4%)、“经常自行停药”(13.1%)。在慢性病管理中,患者往往需要坚持长期服药治疗,常见的用药问题是漏服或忘记服药。药师需要给予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告知规律用药的重要意义,指导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方法[17]。其次,当慢性病得到初步控制时,部分患者会认为不必要继续服药,可能会擅自减少药物剂量或者自行停药。这种错误的用药观念极容易引起疾病反弹[18]。也有患者认为私自增加剂量能够使病情迅速好转。此做法无疑会增加药害事件发生的风险,对身体器官造成伤害。因此,药师应在疾病治疗早期给予患者充分的用药宣教,避免患者自行停止治疗或自我调整剂量[19]。

3.4 居民合理用药意识依然薄弱:对新药的认知方面,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新药比老药更好(29.1%)、价格高的药品疗效更好(25.3%)。目前仍有部分居民将药物新旧和价格高低直接与疗效关联,这种认识误区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关于抗菌药物,67.4%认为抗菌药物是“消炎药”,而且仅57.3%知晓抗菌药物为处方药。大部分居民对抗菌药物并不了解,仍未清楚知道抗菌药物作为处方药的特性。我们也发现,35.8%居民表示感冒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而且30.6%认为有必要输液。这说明居民并未正确认识感冒,对抗菌药物和输液仍然有较强的依赖心理。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抗菌药物临床科学应用,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抗菌药物公众宣教方面尚且不足[20]。于是,2016年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21],明确提出加大公众宣传教育力度。因此,药师作为合理用药的核心推动者,应加强对公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指导,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水平。

3.5 用药安全隐患与高风险用药人群:在本调查中,38.9%被调查者近2年内“曾发生过药品不良反应”,23.2%“出现用法用量错误”,15.2%“服用过不恰当的药物”,10.8%“服用过期药品”。其中,我们发现年龄≥45岁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提示中老年人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高风险人群[22],是药师监护的重点对象。有“自我判断”购药习惯的居民更容易出现“服用不恰当的药物”的错误,说明自我药疗行为极容易酝酿用药安全隐患。药师应注意评估患者“自我药疗”情况,对于有该倾向者,应该进行重点教育,防范药害事件的发生。另外,本调查也显示,有服药前阅读说明书习惯的居民发生用法用量错误的概率更低;养成留意药品有效期的习惯有助于减少误服过期药品事件的发生。可见,良好的用药习惯有利于降低居家用药的安全隐患。在药学服务实践中,药师除了悉心指导患者具体用药方法外,还应注意帮助患者培养正确的用药习惯[23]。

4 结 语

总之,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珠海地区居民在用药习惯、用药依从性以及合理用药认知水平等方面仍不尽人意,居民安全用药意识依然薄弱,社区药学服务亟待完善。因此,作为合理用药的推动者,药师应积极开展安全用药的科普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正确的用药观念,同时也应重注自我专业能力提升,拓展社区药学服务的内涵。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熊真的活过来了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