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分析

2018-08-21张武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鼠类流行性状况

张武武

(辽宁省东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东港 118300)

流行性出血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严重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因素,流行性出血热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充血、出血、发热、低血压休克、肾脏损害等诸多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预防、控制、治疗是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疾控中心的工作重点。本疾控中心与2016年对3000人实施了流行性出血热预防及控制干预,以下就机体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以本地区3000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自愿配合调查及研究人员。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流行性疾病患者。研究人员中男性1560例,女性1440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27.6岁(s=3.9);职业:农民2158例,工人600例,教师242例。

1.2 方法:由本疾控中心辅助各基层卫生单位对研究对象实施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治疗及疾病发生状况监测:①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疾病防控知识宣教:相关人员需加强对研究对象流行性出血热疾病知识教育,采取发放宣传手册、视频介绍、广播宣传、板报等形式向研究对象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疾病发生的传播途径、传染源、临床特点、防控方式、治疗方式等,积极解答研究对象的疾病知识疑问;想研究对象讲解加强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指导研究对象需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定期通风,及时清理垃圾、杂物;禁止食用鼠类污染食物;对于剩饭剩菜需加热处理后食用;禁止使用手抓老鼠;进行野外工作时需加强自身防护,受伤时需及时进行包扎处理。②加强灭鼠工作:疾控中心人员需在疾病流行高峰时期组织人员进行灭鼠工作,并指导研究对象加强对家鼠的灭鼠工作。③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需及时向研究对象讲解疫苗接种与疾病防控之间的关系,及时告知研究对象双价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最佳防控手段,积极鼓励研究对象实施疫苗接种。④加强发病状况监测:各基层卫生单位需及时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状况,及时了解疫区宿主动物类型、分布、病毒感染状况,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发展趋势,并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对于感染人群需及时进行隔离控制及治疗,加强对高危感染人员的排查。⑤加强治疗知识宣教:加强对研究对象疾病治疗知识教育,指导研究对象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症状、存在皮肤损伤且接触鼠类及属污染物品、鼠咬伤时需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2]。

1.3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流行性出血热发生状况,并对比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对流行性出血热疾病基础知识、防控知识、治疗知识的认知状况,每项0~100分,分数越高,认知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疾病认知状况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000例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后出现流行性出血热26例,发病率为0.87%。研究对象进行防控干预后对流行性出血热疾病基础知识、防控知识、治疗知识认知度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疾病认知状况分析(±s,n=3000,分)

表1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疾病认知状况分析(±s,n=3000,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疾病基础知识 防控知识 治疗知识干预前 75.2±5.4 74.5±8.2 70.3±6.2干预后 93.2±3.1* 93.4±3.2* 90.1±2.8*t 158.338 117.605 159.415 P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病较急,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将导致小血管及毛细血管血管壁广泛性损伤,引起患者血管壁通透性及炎症增加,进而导致患者皮肤黏膜充血甚至出血,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全身多器官组织水肿、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动物源进行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通过宿主动物唾液、尿、便、血传染至人群,且鼠群是人类发生感染的主要途径[3]。因此临床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疾病预防及控制时重点加强对鼠类的防控,积极控制家鼠及野鼠与人群的接触,控制传染源。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也直接影响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而疫苗接种是进行传染病预防的最有效及最廉价的方式。本次防控过程中不仅加强对鼠类监控及防治,积极控制传染源;加强对人群疫苗接种,提升人体免疫力;还加强对人们流行性出血热疾病知识教育,有效提升人们对于传染病的认知,促进人们加强自我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提升疾病传染防控效果显著[4]。此外,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后存在一定潜伏期,且患者早期症状与感冒较为相似,易被患者忽视而延误治疗,加强对患者治疗知识的教育可及早治疗,保证治疗效果[5]。

综上,流行性出血热实施预防和控制干预效果优良,可有效提升人们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疾病基础知识、防控知识及治疗知识的认知,促进人们进行自我防控,积极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

猜你喜欢

鼠类流行性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
安全感,你有吗?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