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分析

2018-08-21施国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双面蓝光灯泡

施国红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产生率超过清除率而引发的,临床表现为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升高[1]。新生儿各个器官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代谢功能比较弱,所以,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性也更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直接造成新生儿死亡。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上一般采用普通蓝光灯照射治疗,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发现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选取了36例患者进行比较,其中一组采用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进行治疗,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日至2017年5月20日本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采取普通蓝光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另一组采取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含11例男性和7例女性,患儿年龄1~4 d,平均年龄(2.1±0.2)d,其中6例为早产儿,12例为足月儿,3例合并肺炎患儿,5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合并ABO溶血症;对照组中含10例男性和8例女性,患儿年龄23 h~3 d,平均年龄(1.8±0.5)d,其中7例为早产儿,11例为足月儿,4例合并肺炎患儿,6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合并ABO溶血症。患者均符合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诊断标准,P>0.05,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本次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均获得了患儿家属的签字同意[3]。

1.2 方法:两组患者所采用的药物治疗方式相同,具体如下:清蛋白、苯巴比妥治疗、四联活菌片、茵桅黄口服液以及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观察组采用普通蓝光灯箱照射治疗,平均照射时间(46.3±1.3)h,对照组患儿采用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进行治疗,平均照射时间(30.5±1.6)h。两组患儿均采用每照射24 h后,间隔24 h再行照射治疗的方法,连续治疗3~5 d。必要时,可采取换血治疗。

1.3 评价指标:参考文献[3]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5 d后的治疗效果,将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维度。显效:患儿皮肤黏膜黄疸完全消退,且未出现反复,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低于光疗阈值胆红素50 μmol/L(3 mg/dL);有效:皮肤黏膜黄疸明显缓解,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在光疗阈值胆红素17~50 μmol/L(1~3 mg/dL)以下;无效:皮肤黏膜黄疸未见明显变化,或是减轻后反复出现,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未见下降或大于光疗阈值,判定为无效[3]。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试验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资料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17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1.11%(11例),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于观察组(P<0.05)。

2.2 两组患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6例),其中有2例发生腹泻,1例发生皮疹,3例出现发热;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1例),该例患儿出现腹泻,无皮疹与发热情况出现,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χ2=4.4335)。

3 讨 论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一旦体内的新陈代谢无法将直接胆红素有效排出,就极有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这也是新生儿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无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使得新生儿体内出现大量的胆红素,就可能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降低新生儿质量,或是造成患儿死亡[4]。

在以往的治疗当中,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普通蓝光灯照射治疗方式,经调查显示,这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并不高,在李峥、谭华清等的研究中显示[5]:普通蓝光灯治疗方式下,治疗的有效率仅为66.67%,但并未见较大的不良反应。普通蓝光灯主要依靠为波长425~475 nm蓝光将新生儿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导,通过尿液或经胆汁排出,这种治疗方式对于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的新生儿来说,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造成新生儿发热、腹泻或者皮疹,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就有6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33.33%。

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蓝光波长在(470±10)nm的范围内,而LED属于二极管,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的蓝光,采用光子形式发射能量,能够避免出现高热,并且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细胞能量,提高患儿胆红素代谢率,既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又可以最大限度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从本次研究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17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1.11%(11例),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6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1例),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较普通蓝光灯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双面大灯泡LED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更佳,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双面蓝光灯泡
灯泡创意秀
双面威尔逊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双面人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灯泡创意展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