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及分析

2018-08-21李冬梅

关键词:性疾病咽喉反流

李冬梅

(宜宾市南溪区中医医院,四川 宜宾 644100)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在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咽喉类疾病,又常常被称为反流性咽喉炎。咽喉反流是由于患者的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刺激损伤到了咽部黏膜,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由于人们对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不全面认知,导致该种病症在很长时间都被误诊为普通的慢性咽喉炎,没有进行对症的治疗,导致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缓解,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造成长时间困扰。近几年来,随着对咽喉反流认知和治疗方法的逐渐加深,发现咽喉反流性疾病占耳鼻喉科所有患者的10%左右,具体实验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1]在科室诊治咽喉反流性疾病儿童患者10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诊治标准。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可分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50例,其中实验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7~13岁,平均年龄为6.4±1.2岁,常规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9~12岁,平均年龄为5.9±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对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抗酸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每天在早餐前的半小时服用0.5~0.8 mg/kg的奥美拉唑药物,每天服用1.0~1.2 mg/kg的法莫替丁药物两次,或在睡前服用一次,该种治疗方法四周为一个疗程,服用两个疗程后对临床症状进行比较[2]。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x2检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儿童病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比较[3],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儿童患者采用的抗酸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儿童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两组儿童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咽喉反流在临床上至今被认为是由于直接刺激或者迷走反射引起的症状。直接刺激为反流的酸直接刺激咽喉黏膜引起损伤及不适主诉。正常的喉部上皮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在咽喉反流患者中缺失,共同减弱了黏膜的防御机制系统。同时,咽部黏膜缺乏食管的运动廓清能力及唾液中和的作用;迷走反射为反流的物质可以刺激远端食管,而引起迷走反射,从而引发清嗓和慢性咳嗽对声带黏膜造成损伤,同时可以引起上食道括约肌的松弛反射,使得反流物进入到咽喉部引起咽喉损伤。胃食管反流在婴儿时期较为常见,但由于儿童的表达能力不全,导致经常会发生误诊现象[4]。

此次结果表明,对于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使用抗酸的方法,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帮助,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病症对患者引起的不适,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对该种疾病的医疗效率。

猜你喜欢

性疾病咽喉反流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