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腹腔镜手术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18-08-21余知军

关键词:胃动素脐部直肠癌

余知军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500)

结直肠癌患者发病早期并无典型临床症状,亦不存在明显异常改变的情况,当癌瘤至1~2 cm时会产生肿块刺激肠粘膜的问题,患者自觉异物性刺激与分泌物增多。临床上多见患者大便习惯异常或排便次数增加,排便费力等不良症状,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更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本次研究旨在对单孔腹腔镜手术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作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纳为对象,纳入患者病情均经临床病理学证实、均具有典型临床症状,排除了合并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及体循环、凝血障碍患者,并将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排除。将其根据入院单双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2岁、均值为(45.83±5.78)岁,Dukes分期为A期12例、B期35例、C期13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为35~76岁、均值为(46.11±5.27)岁,Dukes分期为A期10例、B期31例、C期19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础数据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本次研究中内容均经院方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允许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叮嘱患者均于术前12 h进流质食物,并于术前8 h禁食、4 h禁饮,停止或者限制补液,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做肠道准备,及时予以心理疏导与术前各方面情况讲解;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将异常情况告知医生,保证患者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得到对症处理,并对补液做适当限制,术后叮嘱患者8 h后可翻身,12 h后将胃管去掉,让其开始进流质食物,依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去掉尿管。

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操作按临床常规规范操作,并在术后行12个疗程的FOLFOX方案化疗。

观察组接受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于患者脐部切开2~3 cm,再将专用多通道套管妥善固定在脐部;确定患者病灶部位及肠管活动度等相关组织实际情况后,行由内向外、由外向内结合法将结直肠及其周围组织游离,使用重力作用及左手牵拉配合着充分暴露病灶部位,建立适当的可操作区域后进行全部肠管解剖游离;之后将患者脐部做全层切开,把带有病灶的肠管通过脐部提出至体外,再根据病灶实际情况做切除及吻合重建,但患者病灶部位若是高位直肠病灶,则经腹腔镜引导做远端切断,之后把带有病灶的肠管通过脐部提出并切除,再将适当的吻合器钉砧,并将切断的肠管断端再放回腹腔中,通过肛门将吻合器置入并行肠道重建;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常规防感染[1]。术后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各指标数值详细统计并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内容;再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做评估,将所获各项数据做详细统计并记录;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详细计算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两组患者所获各项临床数据做详细整理后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治疗各指标数值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所用时间均约为1 8 0 m i n(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8.45±15.17 ml、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1±0 d、住院时间7±1 d等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243.83±12.31 ml、4±2 d、14±3 d(P<0.05)。见表1。

表1 手术治疗各指标数值(±s,min/ml/d)

表1 手术治疗各指标数值(±s,min/ml/d)

组别 n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 60 183.91±23.54158.45±15.17 1±0 7±1对照组 60 184.68±20.92243.83±12.31 4±2 14±3 t值 - 2.5311 27.6257 0.3706 4.6541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 肠胃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胃动素339.74±30.90 pg·ml-1、320.86±30.51 pg·ml-1,胃泌素163.65±25.12 pg·ml-1、150.42±24.64 pg·ml-1,术毕至肠鸣音恢复时间1±0 d、肛门排气时间2±1 d;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胃动素335.89±29.84 pg·ml-1、240±18.11 pg·ml-1,胃泌素164.90±23.63 pg·ml-1、106.05±19.86 pg·ml-1,术毕至肠鸣音恢复时间3±1 d、肛门排气时间4±2 d;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数值变化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t=0.4382);但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数值变化差异(P<0.05,t=3.9805);观察组患者术毕至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4.7063、t=4.9721)。

2.3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部分肠梗阻1例、总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8例、吻合口出血5例、吻合口瘘4例、部分肠梗阻4例、总发生率为3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35.0%(P<0.05,x2=4.0569)。

3 讨 论

结直肠癌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为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并多见患者直肠、直肠及乙状结肠交界位置产生病灶。该症发病早期并无典型临床症状,通常患者均因自觉肠道黏膜受到肿块异物性刺激、分泌物增多而就诊,此时肿瘤直径已达1~2 cm,临床上多见患者大便习惯异常或改变,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具有少量粘液性便/粘液血便等;亦有些许患者未见显著原因便秘及腹泻交替发生的情况,排便费力或者排出的大便存在压迹也属于该症会造成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亦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结直肠癌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影响,并对社会发展带来负担[2]。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大都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该术式可直接将患病部位切除掉,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药治疗,以期彻底改善其症状体征或者延长其生存时间,但此术式各项操作侵入性强,手术切口大,操作时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手术过程中极易出现术中大出血的问题,术后并发症多,故其病情恢复时间长[3]。并有资料显示: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时,手术操作会对患者体内胃动素、胃泌素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其术后肠胃动能恢复之间延长,对其病情恢复也造成影响。近年腹腔镜手术被广泛用于临床,此术式为微创手术之一,经此种术式治疗结直肠癌时,手术操作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通常仅需2~3 cm的脐部切口,其手术操作安全性高,并不会对患者内脏器官或者软组织造成影响,术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低,亦可尽早下床活动,以促使肠胃功能尽早恢复[4]。术后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做化疗,可充分灭杀体内癌细胞,并阻止癌细胞增殖或者转移,所获临床治疗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单孔腹腔镜手术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确保患者病情尽早康复。

猜你喜欢

胃动素脐部直肠癌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