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困难

2018-08-20陈凤昌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做法幼儿园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是幼儿教育教学的准绳,只有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只有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文章针对探讨运用环境资源,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入园、分离、学习、生活等方面困难,简单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资源;困难克服;做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资源,幼儿园教育中,应通过环境资源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教育中,幼儿面临的困难更多,探讨帮助小班幼儿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入园,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课题。

环境是不会说话的教师,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皮亚杰认为: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下面,笔者根据小班幼儿入园难、学习难、生活难等的实际,探讨借助于环境资源,帮助幼儿克服这些困难的几个可行的方法,以期共享。

一、 借助幼儿园环境,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恐惧症

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第一个大困难是“分离症”,“分离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与家长的分离而产生恐惧和焦虑,这种恐惧和焦虑在新入园幼儿中最为普遍,突出表现为拉住家长的手不放开、家长没转身就哭闹不止、不走进幼儿园。幼儿入园恐惧焦虑症,主要是由于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的陌生、新的人际关系,如幼儿园老师、同伴等带来的安全上的危机感,担心离开家人,没有人照顾等。帮助幼儿克服这个“分离恐惧症”是我们首要面临和解决的任务。

帮助小班幼儿克服这个困难,熟悉环境是前提。可以让新入园的幼儿报名前,教师引领家长和幼儿参观幼儿园,引领家长和幼儿走进体育活动区,让蹦蹦床、滑梯、跷跷板等吸引孩子的眼球,产生迫不及待想“玩”的冲动,让这个体育活动区成为他们的期待的地方;带领幼儿走进游戏活动区,物品架上整齐摆放的各种积木和玩具,让玩具和积木增强幼儿入园的吸引力;走进科技区,各种花草、种子、动植物标本等,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报名前,孩子与家长的“一日游园”活动,是解决入园难的关键,是帮助幼儿焦虑症克服的前提。

小班幼儿开始的几天,不愿意进园,离开家长就哭,教師可以利用环境资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早上入园时间,播放幼儿歌曲、英语歌曲等,让中班、大班的“礼仪小朋友”在园门口等待小班幼儿的到来,教师、园长也可以面带和蔼可亲的笑容,有意和孩子亲密接触,如拉拉孩子的手,拍拍孩子的头,亲亲孩子的脸等,幼儿与老师间不再有距离,让教师给幼儿一种“归属感”。

幼儿与教师不陌生、对幼儿园的各个区域产生期待,是帮助幼儿克服入园难、分离难的有效策略。

二、 运用环境资源,帮助幼儿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幼儿面临的第二大困难是生活不能自理。三四岁的孩子,在家中要喂、喝水要倒、大小便家长帮忙擦屁股、提裤子,是家中的“小皇帝”,人人宠、人人爱,一切满足他。而进入幼儿园,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喝水、吃饭,一起洗手、一块大小便等,都不能随心所欲,老师不可能一一替做,这对于三岁的幼儿来说,在不适应的前提下,的确是不小的困难,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更需要我们耐心和细心。

这些困难的克服,利用游戏环境资源,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的大集体中。如教师给每一个幼儿准备一个芭比娃娃,可是芭比娃娃的裙子,都没有穿好,然后开展比一比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先给芭比娃娃穿好裙子。这类游戏,有助于自理习惯的养成。

幼儿不习惯集体活动,如集体喝水、课间集体上厕所等。解决这个难题,融入游戏,可以“寓教于乐”。如组织幼儿玩“滚铁圈”的游戏,不仅训练幼儿的协调性,也通过游戏的你追我赶,培养竞争意识,促使幼儿一起游戏,养成集体主义观念。通过“击鼓传花”等游戏,感受同伴和老师的游戏关系,促使幼儿快速融入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

幼儿园的生活区、幼儿园四周的墙壁上,都张贴一些这类游戏、生活的画面,艺术图吸引幼儿的眼球,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这也是心理环境资源的体现。

三、 运用环境资源,帮助幼儿克服学习方面的困难

小班幼儿的学习,以游戏、数数、语言、画画、唱歌、跳舞、体育活动等为主。三岁的孩子,玩是天性,让他们学习语言、学习数数、让他们拿起画笔画画等都会让孩子们倍感困难,然而,学习和生活是幼儿缺一不可的必做的“功课”,由于认知特点、语言能力、理解力等,都给孩子们学习带来诸多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方法,环境资源的作用尤显重要。

以语言的学习为例,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活动课《水果歌》,要求是孩子们根据水果的颜色,编写儿歌。毋庸置疑,这个活动,编儿歌,还要根据水果的颜色而创编,对于三岁的幼儿来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就是大班、小学生完成这个任务,也不是举手之劳的事。帮助幼儿解决这个困难,环境资源的运用可以助一臂之力。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水果的没有涂色的图片,先让孩子们说说每一种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再给这些水果穿上“花衣服”,孩子给水果穿错颜色的衣服,教师说,“你看,水果生气了”。然后给出颜色词语、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紫紫的等,再引导幼儿思考并涂色,什么水果是红红的?再呈现出鲜红的大苹果的图片,与老师对话:

教师:什么水果红红的?

幼儿:苹果红红的。

这样,水果歌的创编,在看图片、涂色、纠错、问和答的引领中,儿歌创编不再是难题。

小班幼儿的心理、认知等特点,给幼儿入园、学习、生活等带来诸多的困难,帮助幼儿克服困难,环境资源的运用很关键,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让环境“说话”,让环境资源与幼儿“亲密接触”,注重环境的优化和美化,注重室内环境特色化,教学手段生活化、艺术化,推动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孩子们在充满园本特色的环境中快乐游戏、开心生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维欣.环境资源在幼儿园自然生成课程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研究,2017(3).

[2] 陶露.浅谈农村幼儿园可利用的环境资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0(10).

作者简介:陈凤昌,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做法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利用网络浇灌党建之树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