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8-08-20王淑君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高中物理教学解题能力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着重培养其解题能力,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能力的策略,为我国高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高中正是学生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构架的重要阶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力学、光学以及电磁学与机械运动等,其本身具有抽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教师首要解决的教学难题,也是教学重点,在教学中问题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解决问题也就成为学习最好的途径,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物理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

物理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研究基础,物理学研究的是一切物质的最基本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是人类对自然无限的探究,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是概括经验的科学理论认知。物理学具有六大特质:真理性、和谐统一性、简洁性、对称性、预测性、精巧性。物理学是通过对物质运动客观规律的总结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物理学用相对论统一了时间、空间,用光的波粒二象性统一了粒子性和波动性。通过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实现了电与磁的统一。物理学是用简洁语言总结的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通过对物质已知运动现象的推算预测未来运动现象,而且通过物理学精巧的实验会发现物质的客观运动和发展规律其实是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比如正负电极,比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等。物理学,是人类探求大自然奥秘的基础学科和重要工具。

二、 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发展现代教育、推广技术技能被提上了一个的新高度,高中迎来了发展改革的新契机。虽然部分学校能够把握机遇,完善物理学科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但总体上看,我国高中的物理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很多高中的物理教师仍以课本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的关注,而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更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既没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意识,也不会自主学习物理学科的课内外知识,以消极的态度应付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高中物理是高中理科中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诸多学科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门学科,相比初中物理中简单的定理定论来说,高中物理涵盖了力学、光学以及电磁学与机械运动等多方面内容,例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等,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学生常会反映物理这门学科比较难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也相对较低。

三、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优化策略

(一) 以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产生足够的好奇心,才会有兴趣去思考,才能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學习的动力,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汽车的鸣笛声或者火车从身边驶过时,距离自身越近那么声音便越大,距离越远声音会降低,以此可以验证音调的变化与相对速度与声速的比例数值有关,此种现象也被称为多普勒效应。将现实与物理学知识相结合,提高求知欲望,也是一种主要提升物理兴趣的方式,可以主动对多普勒效应进行理解,理解物理的辐射波长会因为本身与观察者相运动而产生变化。

(二) 培养学生形成解题意识

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学原理现象引入到教学中,例如,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在无风状态下,纸片下落的路线也会曲折多变,是因为纸片本身凹凸不平,形状不一,在下落过程中,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力学原理,流速越大,气压强度就会越小,致使纸片表面各处受空气作用不均,会随着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才会出现曲折多变的情况,使学生明确力学的原理,进而引申出关于力学的公式及定论,由此,指导学生举出更多实际物理现象,自主描述成因,逐渐形成解题意识,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达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效果。

四、 结束语

在科学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作为自然科学的领军科目物理学,也会被人们不断研究。因此打好物理学的学习基础,掌握物理学建模方式,能帮助学生解决未来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国臣.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79.

[2] 刘志红.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探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5):29.

[3] 潘志荣.论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5(2):84.

作者简介:王淑君,山东省滨州市,魏桥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高中物理教学解题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