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的慕课设计与制作

2018-08-20李斌王增旭陈伟刘利清董慧媛李永涛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慕课设计

李斌 王增旭 陈伟 刘利清 董慧媛 李永涛

摘 要: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在社会学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着重探索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慕课设计与制作过程,为将来慕课教学的广泛开展提供经验和指导。

关键词:慕课;大学物理实验;设计

慕课的诞生和发展大大加快了现代社会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让全社会都可以更快更好地享用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全民学习,推动社会进步。目前,慕课建设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进行得如火如荼,各个门类的慕课纷纷涌现,相关教改项目和慕课竞赛正在蓬勃开展。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4月,有167所高校和相关单位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网上参与慕课的建设。南京邮电大学目前有本校专属课程(SPOC)43门,开放课程14门,其中笔者参与了专属课程SPOC——《大学物理实验》的慕课建设。

随着大学慕课的迅速发展,探索和建立起一套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慕课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难题。大学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内开展的一门基础课,是一、二年级大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近来我们积极参与和使用慕课来辅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用分层次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完成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

由于高等教育的学科分类特点,慕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专业类慕课、实践类慕课、实验类慕课和通识类慕课等。大学物理实验属于实验类慕课。慕课作为大规模线上课程,在校内是通过SPOC模式开展的,学生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网(https://www.icourse163.org)实名注册,认证为本校学生后,就可以开始校内专属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学习的数据,比如观看视频的名称、时长,能在后台管理系统中查看到,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纳入到平时表现中去并给学生打分。慕课作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将视频学习和教材预习结合起来,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快地学会实验的基本操作,解决存在的问题,快速地完成实验课程的既定目标。

目前,我们的大学物理实验慕课完成了4章总共20个小节的制作,每小节的视频时长约为15分钟,总时长约为300分钟。后期我们预计还将加入包括习题课在内的10个小节的内容制作。课程覆盖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两个学期的全部内容,并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和细化。完成的慕课课程如下所示:

第一章 绪论,内容包括:课程介绍,误差理论,不确定度,数据处理方法,量具和仪器的使用。

第二章 力学实验,内容包括:扭摆法测量物体转动惯量,受迫振动的研究。

第三章 电学实验,内容包括:双臂电桥测量低值电阻原理,双臂电桥测量低值电阻,惠斯通电桥,电表改装,弗兰克赫兹实验,数字示波器仪器讲解,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第四章 光学实验,内容包括:等厚干涉——牛顿环,迈克尔逊实验,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分光计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分光计的调整,分光计仪器构造讲解。

在慕课视频的制作阶段,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丰富了课程素材,拍摄了大量的实验仪器照片并完成修图,教学幻灯片采用统一模板,在幻灯片中加入了丰富的动画脚本来实现实验仪器的操作演示和实验步骤的直观展现。前期素材的搜集、制作和整理,幻灯片的修改和完善,录制脚本的撰写,视频的录制、剪辑和后期制作完全由我们主讲教师独立完成。我们对使用的素材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不存在版权问题,慕课视频和相关素材的归属完全归南京邮电大学所有,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全权负责课程的完整性、专业性和正确性。课程上线仅4周,已经有近万次的点击和播放。学生对慕课的反馈良好,任课教师也反映课堂教学变得轻松和高效,这说明慕课对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的推进作用非常明显。

大学物理实验的慕课建设离不开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和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全体大学物理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和辛勤汗水。作为初级版本,目前的慕课视频在细节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将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物理实验慕课建设,不断地丰富慕课内容,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章节结构,最终将我们的大学物理实验慕课作为优质教学资源推广到其他学校进行校内教学。

参考文献:

[1] 繆静敏,汪琼.MOOC研究国外发展概述[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3-10.

[2]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3] 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5-10.

[4] 李斌,李永涛,陈伟,等.留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与总结[J].考试周刊,2015(81):128-129.

作者简介:李斌,王增旭,陈伟,刘利清,董慧媛,李永涛,江苏省南京市,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慕课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想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