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8-20洪丽娟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新课改初中语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等等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新课改实施的多年时间里,初中语文教学历经了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很多有益的教学成果。基于此,如何进一步转化成果,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更完善的构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旨在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挥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作为近些年教育界、学术界一直提到的热门词汇,足见人们对于课堂效率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所谓高效课堂,具体来说是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体验的前提下,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实现最大程度的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转变教学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讲堂”变“学堂”。切实地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尊重学生学习体验的核心要求做到,才能够彻底改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只“换汤”还不“换药”,即便再好的教学方法、再生动的讲解都会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须要把这种观念转变过来,把单纯的“传授”“教”“讲”,转变为“指导”“辅助”和重视学生发展上来,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转变为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视上来,从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变为综合互动的参与上来,切实地让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安全的感觉,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教”与“学”结合起来,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长期的“说教”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没有胆量反抗这种被动接受语文教学的形式。针对这种特征,教师要着眼长远,立足本质,时时不忘“主体”,时时在课堂沉默状态下提醒和引导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唤起学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渐渐发挥主体功能,逐渐形成“教”与“学”齐头并进,师生积极互动合作的教学效果。

二、 对“症”下“药”,把握好学情与教学目标的定位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根据具体的症结表现,才能够明白真正得的是什么病,具体到什么阶段,才能够正确开出药方。与此一样,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做好备课工作,而备课的内容首先是了解学情,然后根据学生具体的知识结构、兴趣点、思维情况、认知状态、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的情况,联系教材内容,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简单来说,学生具体是什么情况,需要什么,才能够联系教材,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交予学生什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达到了預期的效果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效果。因此,把握好学情是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适度的教学目标定位是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和任务,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手段和工具。总体来说,能够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迪,能够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联系生活的实际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能够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以此达到真正地对症下药的目的。

三、 创设良好课堂情景

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巧妙、合理、适时地导入新课。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背影》一课中,在课堂教学开始时,通过向学生提问父亲的背影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把学生带入本次课堂的情境中,然后布置教学任务,比如课文中提到几次父亲的背影,作者着重描写的是第几次背影,作者讲述的内容能够引起自己怎样的生活联想。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后,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感受,这样的教学布置既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引发现实生活的联想,在教师的课堂引导中,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 激发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相比志向、毅力等品格精神的动力作用,兴趣也是一个人进步最好的动力。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以及兴趣培养最重要的时期。因此教师既要明白兴趣的重要作用,同样也要明白兴趣培养对于初中阶段各学科教育以及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迫切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而兴趣的培养并不像其他动力的养成一样,它具有随机性。可能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某一张画面或者教师课堂上某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以让学生产生“顿悟”的效果,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波动,让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兴趣的培养既源自于对于学生的认知程度,也来自于教师对于责任的理解程度。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能够耐心地去观察学生,认真细致地去制作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课件,能够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同时能够在课堂评价中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兴趣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像是一场探查学生学习语文心理活动的教学活动,兴趣具有随机性但是这种随机性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五、 结语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五个方面的策略,但是从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中能够看到,任何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是没有限定的,时代在变化,教学也要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在本着以学生学习成长为目的的前提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并能够从不断地教学探索中得到有益的教学经验,才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出更人性、更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孟凡德.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9):94.

[2] 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2(35):95.

作者简介:洪丽娟,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新课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