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解读文本构建高效课堂

2018-08-20汪玉兰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数学文本进行精准解读,全方位阅读文本、解读文本,了解文本结构,掌握编写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整体设计,有效地整合,优化课堂结构,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把握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精准解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如何在课前解读文本,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 精准解读文本,领会教材编排意图

人教版数学教材紧贴生活实际,提供了很多典型例题解析,对教师立体多元化思考问题,遵循数学理念,颇有益处。在教学初始,教师要反复阅读理解,精准把握文本,就会发现以往与现在课堂在知识的导入,方法上的提炼概括,就有相当大的变化。新教材紧贴社会现实生活,在各部分的安排中,充分体现了知识性、时代感、典型性和学生可接受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就要琢磨编排意图,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策略实施。

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了各种插图:有表格图、线段图、实物图、几何图、示意图等,在其间还配有一些标注或文字提示语言。教师必须精准分析,不一样的教学情境意图不同:有的是提供给学习者一些信息素材;有的是只作引子,亮出要学习的内容;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以前的不一样,指出学习的目标;有的例题就在情境中,它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学习新知的平台。因此,教师解读教材时,要把“为什么”记在心中,多问多想:编者为啥要如此安排呢?教学内容为啥要如此体现出来呢?这样有什么妙处?进行质疑,精准分析,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进一步明确。教师让学生学到哪些新知、用什么方式学?教学重难点和关键在哪里?弄透了这些,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各类插图所蕴含的教学内涵,提高教学效率。

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一节,文本出现了三面国旗的尺寸图。我们从操场上、教室里、天安门广场上国旗得出了比例。教材中提示:“在上图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教材中还有很多:诸如“求至少要用多少面料做帽子的……”“能不能转化成圆柱呢?”“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吗?”“你能在图中画一画吗?你能发现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等等。

教师在解读文本中还时不时看到一些“留白”,或提示性的语言或旁注,基本上由学习伙伴和“小精灵”告之。提示性的语言一般有这几种形式:有的是概念的解释;有的是方法的揭示;有的是活动的安排;还有的是为学生的解题指出方向,或是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提示,或是为了学生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之后获得方法规律等进行梳理与概括。这些为孩子的自主探究学习留有余地。它既是对教师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的一种指向,又是孩子学习方法的一种指导,这也是需要教师精准解读、精心揣摩。解读教材时读到这些提示语,想一想它属于哪一形式的?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除了这些提示性的语言或旁注,还要补充一些什么?需要进行哪些提炼和概括呢?教材精准解读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二、 精准解读文本,把握文本整体布局与新旧知识的联系

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浏览过整本教材,弄懂每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弄懂每一个单元整体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把握好年级与年级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其次,每一位教师细心读通每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弄清学习的知识点,找准新旧知识连接点,把握结合点,掌握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推理演绎思维的过程;再次,每一位教师深读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安排教学步骤,在教学中,教材例题所呈现的学习知识点如何得到扎实落实,三维目标与达成如何统一。在教学中只有精准地解读文本教材,设计教学程序,教学重、难点就能有效的突破,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数学课堂就会因精准解读而精彩纷呈,取得高效。

三、 精准解读文本,找准教学目标

现行人教版的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孩子认知大千世界不可多得的教科书。不管是单元主题的引入,还是课后练习的设计,都呈现数学学习活动的形式。它每一项不同学习活动载体设计,所要达成目标都不一样,或为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是为了借助情境引出新的知识点;或是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有的是为了借助情境引出新的知识点,或是体现教学中的难点或重点。

如“图形的变换”一课,是在低段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和提升。学生在先前已有初略感知生活现象中的对称、平移以及旋转的实例,接触熟悉了轴对称图形,还能够在格子上画轴对称图形或者画一个图形沿水面平行或者上下垂直方向平行移动后的图形。第十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究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性,学习在格子上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和旋转90°后一个简单图形,训练学生空间理念。人教版的编排,首先重视利用孩子原有基础知识引领学生探究新知。比如,探究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性,可让孩子回顾轴对称图形及画对称轴,然后让孩子仔细认清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与画出一个轴对称另一半的图形,这样孩子就可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掌握。其次,对图形的特征进行直观性教学。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先让孩子看看钟表的针与风车旋转的全过程,认清这些物体是如何按顺时或逆时不同方向旋转的,明白旋转的概念,探究图形的旋转的性质和特性。再次,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以及猜测、想象和推导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特性和变化,拓展空间理念。再如,让孩子准确判定图案是哪一种方法变换来的,就让孩子根据图案不同的特征,对这一图案进行“叠折”和“剪裁”,对孩子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使课堂教学高效。

四、 精准读活教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人教版的數学教材,是孩子得到数学知识的来源之本,也是广大教师课前准备的依据所在,但有些教学例子与孩子的现实生活相脱节,孩子没这方面的体验,造成学生数学知识与实际经验形成了两个毫无关联,不相干的认知概念,这就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盲点。这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需从孩子的认知事物规律以及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在精读领会《课程标准》中对文本编排目的说明的基础上,达到精准解读内化文本,既能使文本为教师、学生服务,又不会被文本约束和限制,进行能动、灵便地应用文本,激发学习新知的热情。

总之,教师要多视角精准解读教材,并从解读教材中捕捉教学相关联的信息,依照预定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根据学情,去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简介:汪玉兰,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