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在电工技术课改中的应用

2018-08-20刘燕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改中职

摘 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课程不断改革发展的历程。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它的改革任重道远。《电工技术》是工科专业基础课,使用广泛。以其作为研究目标很合适。鉴于这种情况,我校对机电、电子、计算机专业的《电工技术》实施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以职业学校学生学情为基础,遵循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行动导向;中职;课改

能力型的人才是现代用工的要求,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必须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目前,各国普遍将行动导向教学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中,行动导向是目前最科学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采用的是“填鸭式”“平铺直叙式”的授课方式,目标仅仅止于完成教学内容的授课,行动导向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融入了职业教育因素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任务为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角色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目标任务”作为活动中心,提高教学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电工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理论性很强,实践性突出。在教学中,以行动导向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够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做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就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及它在电工技术教学中的改革应用进行阐述。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工技术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机电专业、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学生必须要学,而且作为主干课必须要学好,理论性教学内容和实际脱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阻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职业中专学生在生源这块,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比普通高中学生有所欠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甚至有厌学的现象,他们对理论学习有畏难情绪,特别是《电工技术》这一门难度大、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如果我们还是采取陈旧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越来越学不会,越来越没信心学习,最后大部分学生理论不想学、技能也更加不会,恶性循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主要围绕项目任务实施,开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理论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需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因材施教,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的差异给予特殊指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创设情境

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着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合理地选择过渡性的情境,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然合理的新知识的接受过程,情境创设要别出心裁,引人入胜,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二)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师只是提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不做被动的接受者。在《电工技术》这门课程中,教师合理选择探究内容,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比如万用表这个项目,探究万用表的电阻档的使用方法和探究万用表内部电路结构原理图,显然第一个更适合作为探究内容。

(三)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思维相互碰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合作学习中各尽其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激情,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等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要注意的是人员的分组要合理,组与组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不能太大。

三、 教学项目的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项目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完成,学习效果也达到了。因此,教学项目的改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设计教学项目时,首先,项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尽可能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要难易合适,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越贴近实际越好,传统的内容体系已不适应需求,必须进行调整,做成完整又独立的教学项目。

项目作品要有趣味性,感官效果(如发声、发光、发热、运动等)越刺激,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作品最重要的还是实用性,在《电工技术》教学项目中,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故障排除,电动机电路的安装与故障排除这三个项目重要性突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过程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分为大班、小组和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三种模式,大班教学用来任务布置和理论知识的讲解等,小组是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全过程,学生个体独立学习是指每个组员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出教学目标,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则性的指导,以避免学生出较大问题或走较大的弯路。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一个中职的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完美结合,这样有利于在较高的層次上培养和指导学生。行动导向教学是最科学、最合理、最适合职业中专学生的教学改革,符合培养能力型人才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关键作用。作为教师,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使之更科学、更有效,教师要竭尽全力,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 马秋,徐正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1(29):36-37.

作者简介:刘燕,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课改中职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