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评价教学的研究

2018-08-20姬娜娜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探索

摘 要: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对高中语文作文的学习和训练起指引作用。高考作文考纲要求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具体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主。相应的,高考作文评价等级标准也是高中语文作文进行评价的一个依据和标准。

关键词:高中作文;评价教学;探索

作文一直占据语文的半壁江山,不仅是考场上的重头戏,也是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从2001年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无论从宗旨、目标、方案,还是从观念、模式、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广的变革。而对作文教学的摸索、学习、探讨也如火如荼,像钱梦龙、魏书生、高原、于漪等很多名师的“作文法”,被竞相模仿学习。米脂县属于边远落后地区,实施新课程改革较迟,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前人”的宝贵经验和教学财富,尤其是在高中语文作文评价方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作文评价教学之路。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表达与交流”板块共分五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四个写作专题。从教材安排和教学进度考虑,一般计划每两周完成一次作文训练。尽管时间跨度大,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很多学生依旧“不爱作文”。这是为什么呢?总的来说原因有二:一是“不会写”,二是“不愿写”。对于高中生来说,更多的是不愿寫。而造成这种教学尴尬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与作文评价相关。学生千辛万苦写出来的作文,期盼中迎来的有时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有时是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有时是翻来覆去的讲评。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欲望、写作兴趣“每况愈下”。而在一些教师眼里,作文亦是棘地荆天。单说对作文的评价,传统意义上,大多数教师选择用批阅的方式进行评价。精批细改,耗时耗力,学生却未必领悟这份呕心沥血;粗看简评,却会被带上浮皮潦草、敷衍塞责的帽子;偶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小组互评,又会出现操作无序、过程乱、课堂糟、效果微等各种问题。教师在作文评价教学中的“失语”和“无为”无疑更加拉开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总之,作文评价标准的随意,评价方式的单一,评价任务的繁重等,无一不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中明确规定了每一阶段学生需要练习的写作模块。这样的写作模块序列既与阅读鉴赏部分相关联,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按照高中语文学习计划安排,一般每学期要进行两本教材的学习。纵观整个写作模块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具体又依据各自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具体细化的安排。如:必修一以练习记叙文为主,重点先从内容入手,学习写人、写事、写景,然后延伸到具体的写作方法,即学习描写、抒情、虚构等。按照教材的这种布局安排,我们可以统筹制订高中三年的写作训练计划,继而制订相对应的作文评价训练计划和安排。具体来说,作文评价训练步骤分三步:

第一步,评价训练以高一阶段重点写好记叙文为主。高一上学期从内容入手,重点评价记叙是否选好角度、写人是否凸显个性、写事是否有点波澜;下学期重点考查学生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基本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章法结构等问题。第二步,评价训练从高二阶段的写好议论文开始。上学期重点解决议论文的结构、材料、观点统一的问题;下学期作文评价从议论文的基本内容过渡到从横向或纵向论证的思维逻辑方面的评价。第三步,评价训练需要紧密结合高考,通盘考虑,科学训练,突出重点。其中以议论文写作为主,即以议论文评价为主,不断强化学生的作文评价训练,见文做到心中有数。

(一) 写个性化的作文评语。一般而言,可按照作文评价标准给出相应的评语,如“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感情真挚”等。但是,这种老生常谈、千人一面的评语比起“语言生动流畅,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这种新颖、个性化的评语,未免相形见绌。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与评价,那么你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关系。也就是说,在对方看来,你和他是“自己人”,这样一来彼此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而想要被认定为是“自己人”必须需要真情流露。个性化的语言加之真挚的情感流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二) 写赏识激励的作文评语。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生作文评语主张“多鼓励,少批评”的批改原则,即多一点赏识激励性的话语。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在评价上力求体现激励性,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作文评语何尝不该如此。成就感是一个人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所需要的基本心理体验,它能让人情绪高涨、精神饱满。一定的赏识激励会让学生获得写作文或评作文的成就感,从而更加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教师要遵循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原则,指导学生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多给予赏识和激励,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三) 学习修改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不约而同达成的一个共识。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好句时时改。”鲁迅是善于“打腹稿”的作家。但他同样提倡认真地修改:“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历经19年,几经修改;曹雪芹写《红楼梦》亦是“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就修改了三十多遍。可见,“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此话不无道理。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他人的作文,无论是错别字、标点符号、句子语法还是谋篇布局、内容思想,才有可能使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推陈出新,获得进步。

作文批改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也是写作前指导的继续和补充,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于作文批改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批改是教授作文的重点,而批改过程不必大量增删修改,只要语顺句通,即便欠缺美感深度亦可褒扬。作为批改者,既要充分尊重被改者的劳动成果,认真仔细地批改,让其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怎样写可以更好,怎样写容易出现错误。经过反复的作文评价实践,慢慢提高学生的作文评价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作文写作。

参考文献:

[1] 吴迪.高中生作文个性化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 郭文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评价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3] 任遂虎,崔宝国.写作训练教程[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

[4] 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姬娜娜,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探索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浅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