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学生动手实践应加强非技能因素的养成

2018-08-20董静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职校学生动手实践

摘 要:职业学校培养的大多是再现型应用人才,动手实践是培养实用人才的重要基础,学生的技能操作不仅是动手速度和技巧上的角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质、思维方面的品质以及心智上的技能和体能的较量。后面这几方面都属于非技能因素,所以非技能因素在动手实践中的培养是职业学校一直在探索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职校学生;动手实践;非技能因素的培养

影响学生技术全面和技艺娴熟的原因有很多,而非技能因素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技能实践操作考试不仅是动手速度和技巧上的角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质、思维方面的品质以及心智上的技能和体能的较量。后面这几方面都属于非技能因素,所以非技能因素在动手实践中的培养是职业学校一直在探索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实践中如何加强非技能因素的养成,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习体会和在摸索中所取得的经验,浅谈个人的想法。

一、 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指通过各种调控心理的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影响,让学生自己能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有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独立自主的性格。

(一) 培养意志。什么是意志?它是人们为了达到目标,然后组织自己的行动,并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因为技能操作的评分标准基本上有十几项,如果其中某一项出现了差错,学生能不能沉得住气,这取决于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在平时的动手实践中我们应该要培养学生的意志,也就需要我们安排关于“挫折实践”的练习。

(二) 情绪调控。人的认识操作活动是直接取决于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对于认识事情过程的组织、优化有着不小的好处,不良的情绪会使认识过程变得十分的混乱和瓦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呢?

其一:内化。就是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情绪等方面进行独立控制和调节,能让他们的情绪状态是由自己的意志形成的。常见方法有:自我暗示法以及焦点转移法。

其二:外化。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实战演习”——训练即考试、考试即训练,在平时我们可以采用“三避免”原则(即带班老师、监考老师、命题阅卷老师避免出现在考试环节)进行考试。学生多次参与这种“实战演习”,那么他们就不会太紧张,这样他们的信心就会增强。

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现在的实训中我们越来越强调整体性以及综合性,如果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那么他们掌握技能技巧就会非常快速。所以我们在掌握和应用操作技能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 对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实际上就是对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然后通过举一反三,进行类比,从而达到好中选优。发散思维是否有效,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发散思维的起点定位要科学,二是对发散思维结果的评价要科学。实际培养中,可采用如下方法:(1)一技多用。(2)一问多解。(3)一专多能。

(二) 对思维多向性进行训练。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不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对实训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概要式的指导。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学会如何操作,以及怎样才能更加优化自己的操作水平。所以学生就要自己对以前学过的各项技能,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所以,在动手实践训练中,捕捉灵感必须注意:灵感突发的基础是长期积累,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的特点。捕捉灵感要具备的主要条件:(1)有备而来。(2)激发灵感。(3)潜意识中的灵感。

(三) 对思维认识进行训练。什么是思维认识?它是在认识活动中,利用自身存在的知识经验,对事物进行改造,进行重新认识。在实训中学生要有“问题意识”的出现,怎样才能有“问题意识”呢?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1)独立思考。(2)激发好奇心。(3)主动进取。(4)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三、 发掘学生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就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心智活动方式,例如感觉、观察、类比、判断推理和创造发明等等。

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是发展心智技能的前提。布鲁纳在《教学过程》中指出:“按照理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的目的。”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应结合训练的内容进行,采用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在实训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開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心智能力,那么如何开发呢?以下有三个方法:

(一) 鼓励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展开讨论,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法。这是一种在短时间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方法。

(二) 替代法。在实训中,经常会碰到缺少某种元器件而陷入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手上现有的元件进行代替,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 列举法。在实训中,学生可以根据平时训练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积累,从而预知某些动作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利用练习曲线调节训练内容和方法,从而强化记忆,改正错误。

四、 强化学生的体能

实训对于学生体能上也有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学生将无法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实训任务,所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是志在必行的。

(一) 安排合理的生活。在实训期间,首先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要结合当时的物理条件进行合理地安排训练。

(二)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实训操作的体能要求。根据男女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根据实践训练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进行合适的体育训练。

(三) 多次训练。在实训初期,合理地安排课题内容及时间,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总之,在学生实训中,一定要加强学生非技能因素的培养,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做人的素质也会有所提高,使学生一旦毕业之后能快速地走上工作岗位,真正成为和谐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董静.应加强对技校生非技能素质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2(02):30-31.

作者简介:董静,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职校学生动手实践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有效教学
浅谈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创建
浅议职业学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消费教育初探
浅谈校医对职校生的行为习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