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书联 翰墨飘香
——会宁县博物馆馆藏清代名人书联赏析

2018-08-14马可房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2期
关键词:白文朱文林则徐

马可房

(会宁县博物馆,甘肃 白银 730700)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古代科举取士非常重视其书法造诣。至清代,书法的优劣甚至影响到士子的科举考试的名次。再加上清代皇帝大多喜爱书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清代名人大多文化修养较高。他们不仅精通经史,且自幼习练书法,大多书法造诣深厚,诗、文、书、画俱佳。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书法与对联的美妙结合,更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会宁县博物馆藏有多副对联作品,其中以清代六位名人书联为首,包括两代帝师翁同龢、“五百年来的第一位伟人”左宗棠、两广总督林则徐等名家对联作品。他们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且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书法和楹联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翁同龢楷书七言对联(图1),纵187厘米,横40.5厘米,福云黄蜡纸本。正文:“军前词赋半铙歌,禁里星辰摇剑佩。”署款“翁同和书”,下钤“翁同和印”白文印、“叔平”朱文印。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

该联为作者自传联。联中“军前词赋半铙歌,禁里星辰摇剑佩”,将欣赏者引入到大军出行前将士文词激扬、战鼓频催和禁宫里灯火辉煌、戒备森严的两重境地。这副作品用笔恣肆率意,结体宽博开张,凝重敦穆,雍容高雅,有庙堂气象。

毕道远行书八言对联(图2),纵166厘米,横32厘米,洒金笺纸本。正文:“学有经术通知时事,行无瑕尤直造古人。”署上款“仙舫贤弟属”,下款“东河毕道远”。款下钤“毕道远印”白文印、“东河”朱文印。

毕道远(1810—1889),字仲任,号东河,山东淄川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广西乡试下考官、礼部侍郎、兵部左右侍郎、户部左右侍郎、仓场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毕道远居官清正,治家俭朴。同时他也性格开朗,平时喜做诗,擅书法,取法米芾,名重一时。

“学有经术通知时事,行无瑕尤直造古人”,上下联前四字与后四字均存为因果关系。这副对联意思是:学习儒家的经典学说和掌握儒家的理论体系,就能够全面了解合乎时代的政事、世事。一个人若能严于律己,言行没有缺点过失,应该如同古代圣贤一样了。毕道远的这副行书七言联书风古拙而灵动,秀逸而刚毅。

许乃普行书八言对联(图3),纵167厘米,横32.5厘米,福云黄蜡纸本。正文:“为政风流阳春有脚,与民安乐函夏无尘。”署上款“书为润山观察世大人属即正”,下款“世弟许乃普”。款下钤“臣许乃谱”白文印和“经筵讲官”朱文印。另外上联起首钤“御赐宜尔子孙”白文印。

许乃普(1787—1866),字季鸿,一字经崖,号滇生,清钱塘(今杭州)人。与祁寯藻、陈孚恩、赵光称四书家。书法学王羲之、王献之,有时也作花鸟画,构图巧妙,意境隽永。官至尚书,获太子太保衔。同治五年(1866)卒,御赐祭葬,谥文恪,并宣国史馆立传。著有《堪喜斋集》。

图1

图2

图3

该八言对联上联前后四字分别取自明代文人苏茂相在醉翁亭旁诗碑“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泉香鸟语还依旧,太守何人似醉翁”和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中“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为政风流”是指宋代文豪欧阳修身为地方官,仍心系天下百姓,崇尚儒家“弦歌为政”的仁政理想,反对繁政、暴政、苛政,倡导一种宽简爱民的政风。“阳春有脚”指唐朝名相宋璟爱民恤物,时人称赞他像长了脚的春天,到处带去温暖。上下联倡导修身清廉、宽简爱民、与民安乐的为政思想。该作品出自二王,笔法流畅自然,劲健飘逸。

成亲王永瑆楷书七言对联(图4),纵178厘米,横36厘米,洒金蜡纸本。正文:“竹摇万个酒灯绿,梅放数花诗砚香。”署款“成亲王”,款下钤“诒晋斋印”白文印和“成亲王”白文印。

成亲王名爱新觉罗·永瑆,乾隆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王。号少厂,一号镜泉,因皇太后赐陆机的《平复帖》,故又号“诒晋斋主”。其书法初学赵孟頫,后尊欧阳询,结字端庄清丽、劲健流畅,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诒晋斋诗文集》《随笔》《仓龙集》等。

一阵风吹过,摇动了竹子,竹影随之晃动起来,酒杯中的酒在晃动的竹影下泛出绿光,更为清冽。梅花掉落到砚台里,花香融入到墨水中,蘸墨书写,所书之字也会散发出花的清香。该作品法度谨严、劲雅挺秀,又带有华丽雍容、精致平和的贵族气息。

左宗棠行书七言对联(图5),纵160厘米,横31厘米,洒金蜡纸本,正文:“已放游丝高百尺,更邀明月作三人。”署款“左宗棠”,款下钤“青宫太保恪靖伯”白文印和“大学士章”朱文印,起首钤“御赐旅常懋绩”朱文印。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官至陕甘总督,晚清著名军事家,以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擅书,尤擅行草。

该联应为左宗棠自撰诗联,上联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七绝《日日》:“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游丝百尺长”以一种无所依托的微妙感受衬托出作者缭乱不安的心情。下联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表达出诗人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该联在原诗句上加“已放、更邀”,一改原诗所表达的缭乱不安、寂寞孤独之情,因难而上,心胸豁达,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豁然而生。该副作品结字严谨茂密、奇正相生,用笔沉着痛快、流畅洒脱,笔力刚毅劲、落落大方,整个作品挺拔奔放,气势傲岸。

图4

图5

图6

林则徐八言行书对联(图6),纵175厘米,横32厘米,洒金蓝色蜡纸本。正文:“声和被纸光影盈字,气往轹古辞来切今。”署款“林则徐”,款下钤“臣林则徐字少穆印”白文印和“竢村退叟”朱文印。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入翰林院。官至两广总督。卒谥文忠。其书法初学欧阳询和柳公权,取其形质,后又学习王羲之和董其昌,得其韵致,最工作小楷。

该联应为林则徐自撰诗联,上联出自唐代姚察、姚思廉父子二人合撰的《梁书》中的句子“览所示诗,实为丽则,声和被纸,光影盈字”,意思是王筠的诗句声韵和美仿佛在纸上留下了谐雅的节奏和音响。下联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意思是《楚辞》的气概能够压倒古人,文辞可以超越今后的文人。一副对联出自两个朝代,而林则徐巧夺天工地将其组合在一起,对仗如此工整,足显林则徐文学造诣的厚博。该副作品书风功力深厚,气韵生动,柔中含刚,端重儒雅,清和肃穆,一如人品。

纵观清代六位名人的书联,书风一脉相承,均以二王、欧、褚、颜、柳、赵、董为取法对象,书体乌黑亮丽、方正光洁,具有馆阁体韵,这是时代特性使然。馆阁体是清代科举取士的要求,要考中举人后进士必须练就中规中矩的馆阁体,这是清代名人书法相近的原因。尽管如此,许多清代文人追求创新,有的甚至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联属文学范畴,作者必须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或集古句,或自撰,但均借物言志,有劝慰勉励警示之作用。会宁县博物馆收藏的翁同龢等清代名人书联均展现出深厚的功底。翁同龢的书法自成一家,世称翁体;成亲王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毕道远有清初八大家之称。他们的书联韵味独特,清香四溢,从行文运笔间展现书家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高贵的人格魅力,是清代书法和对联美妙结合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猜你喜欢

白文朱文林则徐
Prediction of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CrI3/ScCl2 bilayer heterostructure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十个骨灰盒
怪僻的游客
林则徐与外文情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