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2018-08-07冯庆媛王娟

科教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创业教育

冯庆媛 王娟

摘 要 创业素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调研显示,高职学生的创业素养相对薄弱,面对这一困境,我们从创业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新创业项目+专业教育”、“创业辅导+培育孵化”等途径,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素养。

关键词 创业教育 高职大學生 创业素养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79

Research on the Way of Fostering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ccomplish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Taking Changzhou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ark as an Example

FENG Qingyuan, WANG Juan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literacy includes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literacy is relatively weak. In the face of this dilem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e put forward the ways of "classroom teaching + practice activitie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tutoring + incubating" and other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 path

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毕业生毕业一年内自主创业的比例高于本科生1.2个百分点,三年后自主创业人数比例高出本科生4.4个百分点。这说明高职毕业生的创业热情相对较高,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成功率很低。因此,探讨高职大学生创业素养现状并以问题导向进行对策分析,对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职大学生创业素养现状调查

课题组选取了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内的五所学校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在校生,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78份,深度访谈的个案16个。

1.1 创业意识

在创业意识方面,课题组主要就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创业动机两方面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超过半数,占61%,其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占23%,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属于小微创业。从创业动机方面考量,没有创业经验的受访者与有创业经验的受访者呈现的差别较为明显,无创业经验的受访者71%并不清楚自己为何创业;有创业经验的受访者中,为了追求成就感而创业的占到49%,为了追求金钱而创业的占到32%。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创业思路并不明晰,创业动机比较模糊。分类比较有创业经验的同学和无创业经验的同学,有创业经验的同学创业目标相对明确,动机也更加积极,行动力相对较强。

1.2 创业知识

在创业知识的调研方面,高职大学生认为经营管理类知识、行业技术知识及综合性知识是最重要且亟待提升的创业知识。近七成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经营管理类知识欠缺,八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行业技术知识储备不足,六成左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性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分析,在创业知识的掌握方面,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不高。

1.3 创业能力

在创业能力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整理了几种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能力供受访学生参考。其中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优质的人脉关系、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挑战精神等是受访学生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创业能力,在学生的创业能力自我评估方面,调查组在学习和知识运用能力、机会把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等五方面设计了相关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自己的创业能力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以上能力的评价为“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并不自信,并因此会在困惑与迷茫中徘徊。

2 高职大学生创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高职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创业知识较缺乏

结合个案访谈及分析,课题组总结出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学生自身方面:文化基础薄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大部分入学分数比较低,学习基础较差。对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能力有待提升;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也认为创业知识缺乏且比较重要,但真正能去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学生比例并不高。(2)创业教育方面。虽然很多院校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不少学生反映创业课程与现实脱节,学生感兴趣的学不到,上课的内容又不感兴趣。仅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有用。就很多高职学院的创业教育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方面依然是短板,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式都需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进一步改革创新。

2.2 高职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层次较低,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目前,高职大学生的创业主要选择低风险领域进行创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启动资金小且容易上手,以餐饮、代理等服务性行业为主。但往往这些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低且缺乏技术含量,往往很容易被復制,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往往无法突出自己的独特优势而在竞争中难以立足。同时,高职大学生创业者在团队成员选择方面,也选择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在知识结构、经验技术方面会因为高度的相似而难以互补,容易产生决策偏差。通过调研,我们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可能的原因:(1)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高职学生生源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生源短缺,不少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都实行了注册入学,对入学分数的要求很低。很多学生为了一纸文凭选择了不感兴趣的专业。(2)学生科研能力较低。创新与创业是联系在一起的,高职大学生技术开发能力相对较弱,创新力不足。(3)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分离。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普适性创业课程,没有与专业紧密联系。

2.3 高职大学生中尝试创业的学生较多,但创业项目生存周期普遍较短

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学生有过尝试创业的经历,但自主创业项目生存周期短,85%以上维持不到两年,大都处于较低盈利水平。造成这一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1)项目选择的问题。高职大学生创业的模式相对集中在低层次的代理加盟的模式。此类模式的特点是准入门槛低,容易上手,可操作性强,但往往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对手模仿和超越,因此淘汰率也较高。(2)资金问题。资金来源对于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要,也时常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瓶颈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在创业的初始时期,8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的原始资金来源于家人亲戚提供、同学朋友合伙。大家普遍反映筹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项目想继续扩大规模时,融资难的问题会更为突出。(3)对政策的把握度不够。关于对创业政策的认知调研方面,大多数受访学生表示了解不多,甚至近半数的有创业经验的受访学生也从未对创业政策进行过解读。(4)缺乏专业性指导。系统且长效的的创业指导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准确和实用的建议,提升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3 创业教育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创业素养提升的策略

3.1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途径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教学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一方面,突出创业理论教学的现实性和实践性,运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宽领域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技能;在师资配置方面,建设好专业师资队伍。

3.2 “创新创业项目+专业教育”途径

“专创融合”是提升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人才的专业教育,高职大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为成功创业奠定坚实基础。在实施方面,创业教育要借助于专业群的分类,结合行业特点和产学研优势有针对性地有差别性地展开;建立基于专业群的创业实践与交流平台。以现有专业群实验室为基础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既能发挥专业群实验室的专业优势,又能共享专业实验室的设备资源优势。高职院校在建设创业实践平台时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效能,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固定资产重复投资,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依托具体的行业开发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所有的创业活动都必须依托具体的行业,因此,让学生了解行业特征与经济环境、行业创业特点及相关案例就显得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及专业设置情况建立创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里按照专业群分为若干子库。里面要有针对性的包含行业基础知识、专利文献、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期刊、专业学术会议等内容。尤其要收集具有行业特点的创业典型案例,将校内外的案例及时、有效地整合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

3.3 “创业辅导+培育孵化”途径

以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为载体,提供资金、资讯、培训及资源多方面的扶持。在资金方面,建立多来源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在资讯方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帮助解读,积极落实;在培训方面,一方面通过教育教学体系的渗透丰富高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升创业素养,另一方面对于进驻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从经营管理、职业成长、政策法规、心理调适等方面提升学生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培育,包括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相应的场地、设备和各类公共服务,利用校内外专业实训实习平台为创业学生的技术研发、资源整合提供帮助,使不同领域、不同业态、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差异化的精准支持。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众创空间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编号2017SJB1846

参考文献

[1] 罗志敏,夏仁青.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9-33.

[2] 汤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1):83.

[3] 杨莉,司有和,江洪.专业实验室为创业教育服务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12-14.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创业教育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