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2018-08-07刘丹

科教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档案

刘丹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招考模式及培养类型的多样化,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些见解和优化方案。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管理 毕业答辩 档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15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LIU Dan

(College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s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scale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ostgraduate entrance mode and cultivation mode, the work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aily 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ideas and optimization schemes for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Keywords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postgraduate management; graduation defenses; archives

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它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研究生培养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涵盖了学籍、培养、学位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事务繁杂,涉及面广,责任重大。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研究生培养类型也增多(包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等等),研究生的招考模式也更丰富(以博士研究生为例,可通过公开招考,申请硕博连读、本硕博连读、提前攻博、3年级免试攻博、考核制博士等多種方式来入学)。此外,研究生群体在社会经验、生活方式以及年龄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2]研究生培养情况的复杂性使得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对研究生培养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很多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人员还身兼其他职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研究生培养管理人员要非常熟悉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熟悉办事流程,在面对头绪繁多的管理工作时才能有计划地做好统筹安排,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分轻重缓急地完成。笔者在从事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近三年的时间里,结合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针对研究生培养管理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些工作方法。

1 研究生教学管理中的试卷及成绩管理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博士研究生的学位档案中要求有该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全套试卷。博士研究生往往不能在三年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业,有的甚至延期长达八年,如果到毕业时再整理学生试卷,往往会出现试卷丢失、难找的情况。

此外,研究生导师同时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和繁重的科研工作,经常未能及时登录研究生课程成绩,导致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分情况并及时做出补救措施。特别是春季学期开设的课程,若不能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及时完成补修,到了三年级春季毕业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学院制定出关于试题、试卷、成绩录入及相关工作的管理办法,让老师们有章可循,同时也对导师和学生起到约束作用。其次,教务老师在每一学期末提醒任课教师及时录入学生成绩并归档试题试卷,教务老师在收到试卷后及时清点出博士生(特别注意提前攻博、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学生)的试卷,将试卷归档到学生个人学位档案。特别注意的是,有的学生跨学科甚至跨学院选课,这就要求教务老师及时到外学院将本学院学生的试卷取回。当然也有外学院学生选修本学院的课程,要将这些学生的试卷单独归档到外学院学生试卷盒中,避免学生毕业时再大海捞针似的找试卷。采取这些措施后,可以有效地节约教务老师和学生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延期毕业学生的信息管理及跟踪

我院每年都会有部分博士研究生因为达不到毕业授位要求而不能按时毕业,特别是在职博士生,他们需要同时兼顾家庭、事业和学业,投入科研的精力和时间大多不足,有的博士研究生甚至会超期较长时间。经过逐年的累积后我院延期博士生数量较多,这给培养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我们专门建立了超期学生管理目录,详细记录了延期毕业学生的基本信息、导师信息、延期年限 、科研进展情况、预计毕业年限等,并且将这部分学生的学籍档案单独存放,以便查阅跟踪。同时,研究生教学秘书根据超期学生管理目录对延期学生进行跟踪,及时了解论文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在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

3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管理

我院每年都有极少数的拟毕业研究生因为学分问题不能通过毕业审核,比如随意选课,不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读必修课、学科平台课;仍有零分、不及格课程未及时重修。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学校关于研究生选课的相关说明中明确规定研究生选择修读的并在学校规定的补退选时间内未退课的课程必须修至合格,否则不能通过毕业审核。部分研究生只重视科研,往往容易忽略最基本的毕业学分要求。

学院要求新生进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符合自己专业要求的培养计划。教务老师根据各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仔细审核每一位学生的培养计划,发现课程遗漏、学分不够等问题时第一时间返还给学生修改,并要求导师签字审核。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和学生会主动去研究培养方案并对研究生课程引起重视。经过对两届学生的“一对一”指导后,我们发现新一届学生的选课问题明显减少,师兄师姐们已经可以对新生选课起到指导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另外,在第一学年课程结束后,教务老师可以用培养系统中毕业审核模块对学生进行毕业预审核,将审核结果导出反馈给学生,提醒学生自查并及时补救。

4 毕业学生档案材料的管理

研究生学位档案客观地反映了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和培养成果,是研究生取得学位的有力证明,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鉴于学位档案材料形成的阶段长、参与人数多,一旦保管不善或遗失,补救的难度很大。[3]近年来,我们不断遇到有学生在毕业从事工作后,返校查找自己当年硕士、博士入学时的相关材料,毕业授位时的论文送审评阅意见书、学位授位决定等材料。我们总结在整个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材料,将其按照人事归档、学位档案材料进行划分,形成本学院档案装档规范,从而有效避免此类重要材料出现遗漏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我们涉及到的学生人事档案材料主要包括:政审调查表、硕\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登记表、博士研究生考核制入学申请表、硕\博士研究生复试信息记录表、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登记表、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硕\博士研究生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硕博连读申请表、研究生中期考核表(针对提前攻博、三年级免试攻博、中期考核优秀学生)、学籍成绩单、学位评定决议。学位档案方面,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位档案内容不尽相同,下面将分别罗列。硕士研究生学位档案材料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书、学位论文、论文查重合格证明、论文评阅意见表、答辩表决票、答辩批复表、已获得的学术成果(发表论文、专利等)、学位评定决议书。博士研究生学位档案材料主要包括:研究生就读期间全套试卷、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博士研究生學位申请书、学位论文、论文查重证明、论文评阅意见书、已获得的学术成果(发表论文、专利等)、答辩表决票、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人简况表、学位评定决议书。将学生的重要档案材料详细整理归类后,可以有效解决“材料难找,遗失难补”的问题,解决毕业学生的后顾之忧。

5 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流程化管理

毕业答辩授位工作责任重大,环节繁多,流程复杂,要求教务老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笔者根据近三年来研究生毕业答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本学院毕业答辩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院的硕\博士毕业答辩指南,保障答辩工作高效顺利进行。简单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求学生在4月中旬前在个人培养系统中完成学术交流活动、实践报告、学生个人信息等内容的填写,教务老师集中对这些材料审核归档,进行毕业审核,通过审核的学生由教务老师打印出学籍成绩单交研究生院进一步审核。第二步,学生详细填写学术成果信息,教务老师在审核时特别注意学生是否是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论文是否已收录或已接收,确认学生是否达到学位评定分委会的授位条件,并做好相关记录。第三步,待论文评阅意见全部收回后,学生在个人培养系统中填报答辩申请和学位申请,研究生教务老师检查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等相关信息是否符合要求,核实无误后审核通过并归档。学生从系统中打印出相关学位申请材料,完善纸质版学位申请书,申请书交由导师及系主任签字确认后,以专业为单位交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第四步,答辩秘书完善答辩内容记录、答辩决议填写,学生持学位申请书及答辩表决票到学院登记答辩结果,并将所有学位档案材料整理后上交学位评定分委会进行讨论。

总之,研究生培养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探索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挑战,也拥有很多机会。如何运用系统化的思维来优化培养流程和环节,让整个培养过程简明清晰。同时,如何加强导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并积极地应对。

参考文献

[1] 张杰,王滨松,杨洪一,张国财.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问题与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7(44).

[2] 丁晓丽.谈二级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沟通协调功能的发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

[3] 杨婷.信息化视角下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探究.科教文汇,2017(384).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档案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