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学书经历

2018-07-31曾德成

中国篆刻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书字帖墓志

现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信息交流这么方便,对于我们学书法来说真的很幸福,各种各样的字帖和书法视频都可以轻易用手机在网络上找到,还可以和全国各地的书法好友们随时交流。

回想起小时候,连写字课都不多见,更别提书法课,但我对写字很感兴趣。学前班开学的时候,派发新课本、手工劳作、数学教具等,其中有一支毛笔,它一度成了我儿时的玩具,用它蘸水在爷爷家红色的地砖上写着一些歪歪扭扭的字。

到了初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已故语文老师李国顺的字。当时最喜欢上语文课,除了李老师风趣幽默之外,还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上语文课时走神,被他漂亮的板书吸引,不自觉地偷偷在模仿他的字,后来经常被叫去出黑板报。

高中之后,由于要备战高考,学校为了提高我们的书写水平,就有了一周一节的写字课。老师复印好一张A3大小的纸,左边是打印好的例字,右边是空格,边看边学着写。由于好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让我对写字的兴趣愈加浓烈。我开始接触到一些字帖,庞中华老师和田英章老师的硬笔字帖,当时盖着纸描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当时不知道什么是临帖,描了几本什么都没记着,所以觉得学字帖没效果,很失望。

大学之前只能算是写字,大学之后才开始认识和学习书法。

到了大学,我有幸进入了学校的书画社——石鹰书画社,加深了解了很多以前只是在历史书本出现过的名字,王羲之、怀素、张旭、楷书四大家等,认识到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以及琳琅满目的字帖,《九成宫》《多宝塔》《集字圣教序》《张迁碑》……刚好我这一届分到新校区,新旧校区相隔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很感谢师兄师姐们,他们每周日来一次很不容易,一大早就坐车过来给我们培训,傍晚又要赶回去旧校区。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每次培训都会出勤,认真听讲,遇到不懂的就抓住机会提问,请师兄师姐们示范讲解。其余时间,我们更多时候是处于自学状态,所幸我们处在互联网的时代,不懂就上网搜索视频来学,搜索字帖来看。自学的过程真的是很辛苦的,所以由一开始的一百多名社员经过一年左右剩下不到三十人,能坚持到大学毕业的就只有十来人了,幸好自己坚持下来了。

毕业出来工作后,其实消沉了一段时间,也没怎么练习了,后来无意之中来到了qq兴趣部落,发了一些帖,受到部落很多好友的鼓励。因此也认识到了一位重要的朋友——王磊,带我加了很多好的群,认识了很多高手,大开眼界。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唠嗑,交流书法,分享学书经验心得,常常聊到夜深。有了一众志同道合的好友交流学习的机会,又燃起了心中那团火,就继续坚持下来了。

学书之路道远且长,继续前行!

节临《元倪墓志》

苏轼论书一则

节临《杨矩墓志》

杜甫诗二首

节临《李壁墓志》

节临《杨矩墓志》

《世说新语》一则

猜你喜欢

学书字帖墓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小字帖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学书杂述一则
小字帖
小字帖
学书有感
钟繇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