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书法速成班”之我见

2018-07-31刘小龙

中国篆刻 2018年7期
关键词:卷面名家书法

文︱刘小龙

又到暑假,各种针对少儿教育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报纸上,微信上,学校门口,小区里,街头巷尾,各种各样的招生广告和拉业务推销招生者,令人目不暇接,什么“免费学一个月”,什么“国家专利教学法”“9.9元学费”“赠送精美拉杆箱”等等,促销手段令人眼花缭乱,相当火爆。其中短期速成班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有少儿书法速成班号称短则一周,多则半个月就能练成一手好字,有的甚至打出“21个小时速成,包教包会”的“豪言壮语”。书法,真的能速成吗?

如今,书法班受欢迎与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有关,国学热助长了人们学书法的热情。尤其是教育部强调考试中的卷面分为“书法培训班热”推波助澜,成为家长“迫不得已”的“刚需”。很多家长青睐书法速成班,希望孩子学得一手好字,为将来的卷面“加分”。其实,学习之外,很多家长给孩子还报了多个课外兴趣班,比如舞蹈班、钢琴班、国画班、跆拳道班、口才班、围棋班等等。但是“卷面分”出来后,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书法,还想着如果孩子能够快速地把字写好,那就更好了。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人看到了商机,于是林林总总的“书法速成班”应运而生,吸引那些想走捷径的家长们。暂且不说这些书法办班者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仅仅抛出这个“速成”概念就令专业人士非常怀疑。众所周知,专业书法界也有“速成班”,比如中国书协和地方书协搞的一些短期培训或“名家高研班”,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月,聘请相关专家、名家授课讲座,但大家心知肚明,去报名有的是为了得到名家对自己学书中存在困惑的技法指点,有的是为了开阔视野,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人脉资源,有的纯粹为了拉关系,入国展,目的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大多都具有一定书法基础,所以哪怕是去听两天课,他们也感觉非常有收获。因此这样的“速成班”因目的和要求不同,大家便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针对少儿的书法速成班面对的是毫无基础、思想单纯的少年儿童,让他们在短期内速成一手好字,就有点不太现实。

一个小孩子初学写字,或者一个年轻人写字很丑,在这个基础上,不管你用多么有效的方法,在十天八天时间内,别说写到很高的层次,就是能写到“一般、还过得去、不算俊也不算丑、基本上不被人笑话”的程度也是少之又少!就像小学6年的课程,如果用半个月就讲完,学生能学会吗?如果能够快速的、短时间的就能把字练好,估计所有中国人都成书法家了。就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风靡大江南北的席殊“实用快速练字法”教学体系中所讲需要90个小时,也并非说连续练上90个小时就能“速成”,而是指日常累积学习的时间,他也未敢言明学完他的教材就保证能写一手好字!

学习书法,老师应该是把每个笔画、每个偏旁部首、每种结构的安排法则不厌其烦地、反复多次地示范、讲解,学生更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地记住法则,最后把正确、美观的书写变成不自觉的、下意识的习惯,字才能一点一点的好起来。字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悟性加勤奋逐渐叠加才能好起来的,这不是短时间内通过什么“秘笈”“捷径”可以解决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平日里不用心学,慢慢积累,指望报个速成班,临时抱佛脚,最后结果只有被“佛”踢一脚,既损失了钱财,还什么都学不到。其实“速成班”无异于拔苗助长、饮鸩止渴,就如同给自己孩子喂食激素一样,期望他快速成长,最终却适得其反害了他。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书法培训,首先是要培养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家长不应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别指望孩子能在短期内迅速取得成绩。学习书法一定要全面的、系统的学习,不违背基本的书写规律,入对门,走对路,跟老师的学习最低也要一年或者两年以上,后续脱离老师的学习将是终身的。

教书育人,首先想的是怎样把学生教好,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这才是最主要的,至于通过传授知识收费也无可厚非,老师也要吃饭嘛!但如果一个老师始终抱着“学生学不学好跟我没关系,关键怎样忽悠,通过什么手段把家长的钱弄到手”的思想,那么,这种所谓的“老师”、这样的“书法速成班”,谁还敢把孩子送过去?

“速成班”里难速成,办这些班的人,只为诓钱,而非有什么真正的速成之功。那么多人受骗,除了他们的“忽悠”本事大,更重要的是,人们内心的急功近利,不愿长时间地付出努力而被利用。要不想上当,获得真正成功。只有付出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而非走捷径速成。

故提醒家长们,警惕这种以商业宣传为噱头的少儿“书法速成班”!

魏建国 454863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德镇中学

张开平 661100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红河大道红河供电局输电所

猜你喜欢

卷面名家书法
名家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名家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考试分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