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伴我行

2018-07-31马超志

中国篆刻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风车学书碑帖

书法,它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也蕴含了老庄的虚和、简远、沉静和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平正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化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书法,我的人生因你而精彩!

2004年马功玉硬笔书法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自此开启了我的学书之路。刚开始学习感觉很吃力,后来在爸爸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一些汉字的书写要点与基本的结字规律,字越写越漂亮,在学校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让我更加热爱书法,并转入了对传统碑帖的临习。初习《九成宫醴泉铭》,其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风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深受众多学书者的喜爱。我亦如此。每天都临习很长时间,经常写得手指都疼;临习之后再与原帖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通过《九成宫醴泉铭》的学习,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上溯魏晋,用心临习了《洛神赋十三行》《孝女曹娥碑》《张玄墓志》、《宣示表》等各种名帖名碑并思考总结,受益良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迎来了收获。从小学到高中期间我的作品在正规书法大赛(少年组)中获等级奖百余次。在2006年首届“消防杯”全国少年儿童硬笔书法大展中获得了精品奖(最高奖),被邀请去北京参加颁奖典礼。在颁奖典礼上,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走上领奖台,接受了张虎老师颁奖,并为他佩戴红领巾。颁奖典礼结束后,受到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组的采访,“大风车”节目曾作专题报道。亦有幸得到庞中华老师、丁谦老师等老一辈艺术家题字鼓励,聆听教诲,并与他们合影留念。他们的鼓励与教诲我一直牢记心中。通过此次盛典,增强了我学习书法的热情与信心,激励着我在书法之路上继续前行。在首届“人教杯”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荣获中学组硬笔书法类最高奖,为我的母校合肥一中争得荣誉。同样我的书法作品也多次发表在《青少年书法》《中国钢笔书法》《书法报·硬笔书法》《语文报·书法版》等专业书法报刊。高中时期,一次在听完校长演讲后,自撰文章一篇,以书法的形式创作出来,在“新浪网”上拍卖,并将拍卖所得捐献给了希望工程;合肥一中建校110周年校庆之际,很荣幸被校长钦点书写请柬,邀请各大名校校长前来参加盛典。

大学期间,我又临习了其他的碑帖,《董美人墓志铭》《汲黯传》等,其中最喜欢的是明代王宠古朴中见空灵、气息高古而典雅的小楷《游包山集》和《南华真经》,经过长时间的临习与感悟方才略有所获。其间我也略涉汉隶,临习了《曹全碑》与《张迁碑》。《曹全碑》的俊逸秀美、《张迁碑》的古朴典雅都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学书十四载,于书法之道仅初窥门径,如管间窥豹,略观其一斑耳。书法之道博大精深,故学习书法贵在坚持。莫因一时所获而骄傲自满,莫因一时失意而懈怠放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唯有坚持之树,才结黄金之果。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学书之道,亦是如此。唯有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广泛地临习传统碑帖,多思多悟,方可在书法之道上略有所得。

我喜欢书法,它是一种美丽的艺术。我喜欢看着笔尖在纸上展示优美的舞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书法之路上继续前行,探索与享受书法的魅力。

节录白居易《琵琶行》

陆游《题少陵画像》(﹃炙﹄应为﹃朒﹄﹃斗﹄应为﹃鬥﹄)

毛泽东《蝶恋花》(﹃柳﹄后缺﹃杨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节临《董美人墓志》

李白诗二首(﹃鬥﹄应为﹃斗﹄﹃台﹄后缺﹃上﹄)

猜你喜欢

大风车学书碑帖
《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五期)
别去碰它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园庭信步读碑帖
学书杂述一则
学书有感
钟繇学书
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
大风车转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