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好大王”之路

2018-07-31周继中

中国篆刻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笔字形大王

严格意义上我学书法不算早,18岁当兵时候一直是稀里糊涂地写些欧颜柳赵,1992年退伍后东跑西窜也没啥收获,1996年毅然投奔我的老师包仕武先生,那时候他在福建三明供职,我白天工作,晚上就去他家学书法,记得请老师帮我选帖,包老师笑笑说:就写《好大王碑》吧,说后拿出此帖给我看,我一看后,顿时傻眼了,说这字怎么这样丑啊!他说:你就写它,相信我的眼光,说不定它会改变你的生活。从那个时候,近十年间,我无论风雨兼程走到哪里,我都断断续续临摹着,品读着,从未放弃过。

2005年,我就大胆决定以好大王书风进行创作和投稿,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连写了两件好大王风格的作品,竟然同时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五届新人展和走进青海书法展览中获奖,一夜之间拿下中国书协会员资格,也验证了当初老师说的那句话,真的被好大王改变了我的生活。

记得2000年初的时候,我只身一人,直飞吉林,在好友吕昕的安排下,来到美丽的鸭绿江边集安市,在当地书友的周旋下,费尽周折,最后让我走近碑亭,能近距离欣赏好大王碑,当我亲手抚摸此碑时候,我竟然落泪了,那种感觉真是说不出来的,激动,感动,甚至冲动。

至于隶书,我选择了好大王为主攻对象,首先我研究它的特点,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一样,一定要记住他的特征,这样才能记忆在脑海,书法也是如此,每家碑帖都有他的特征和风格,好大王也不例外,此碑书法在隶楷之间,我个人认为隶书的比重大于楷书,根据字形特点,我总结就是“国字脸,口子嘴,脑袋大,小短腿”的典型特征,在确定特点后,研究它的行笔套路,观字皆方正圆润,行笔自然,很少有大的明显隶书的“蚕头雁尾”风格,可以用中锋兼毫或者狼毫书写,纸张生涩粗糙点为好,这样有摩擦力,临摹好大王碑,除了熟记它的特征外,就是运笔的技巧,我个人认为可以吸收汉碑西峡、衡方等碑的精华,行笔中一样要有藏和收,有波折,但是要内敛,不外露,尽量不要出现平铺的笔画,宜中锋行走,偏侧锋少用。多有圆笔,少有方笔,如此定位好,在结合以上字体的特征,放开手大胆临摹即可。好大王原碑字形不大,建议临写时候放大化,一开始不要写得太小,也不要在方格中过于严谨,这样便于日后放得开,收得住。除了不停地临摹还要不断地进行临创,可以从少字数作品开始入手,可以在原帖中集字,这样就有一件完整的好大王风格作品,给自己增添信心,内容中没有的字,可以在原碑中进行偏旁部首的组合和裁剪嫁接,暂时不要信手挥毫,以防走向歧路。这样的方式训练一阵子后,进行下一步,用好大王的特征,进行新的尝试,可以选择内容多的试验,形式以对联为主,也可以借鉴摩崖大中堂的形式,这样也有一定的冲击力。在字形上,我在创作中,也大胆和叛逆过,可以上下、左右、里外和原帖颠倒变化,一样的好大王运笔方法,会有不一样的味道,在经过手感和笔墨纸的长时间交融磨合,把生涩变为自然,或许就有你想要的,我姑且认为这就是创作。

当然,书法更是一种多家风格的影响和调和,除了不断吸收、蜕变外,更多是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艺术特性只是自己的,只要不随波逐流,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查士标诗六首

李商隐诗三首

查士标诗

邻碧送青联

查士标《真源中秋前一日湖舟宴集即事》

猜你喜欢

行笔字形大王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谁来当大王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虎大王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大王的生日礼物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