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化文本群在六年级单元复习课中的设计与实施

2018-07-24董莺

考试周刊 2018年64期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

摘 要:本文以教育科学出版社英语六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5 Dr Sun Yatsen单元复习课为例,主要阐述了主题化文本群在单元复习课课前的设计以及课堂实施的过程。通过阐释,笔者明晰了一线英语教师需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对已实施的课程资源做出调整。而且笔者认为为了解决单元复习课流于形式的随意性现状,对主题化文本群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之路。通过对本课课例中主题化文本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笔者希望建立在此研究基础之上的单元复习课不仅是一个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并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的教学过程;而且是一个帮助学生转化旧知,进一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逐步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主题化;文本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P4)

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自上而下的,一线教师自己就是,也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我们每天面对学生,了解学生的状况,最能贴近学生的实际,也最能发现怎样的课程资源适合学生,如何根据学生学情对已实施的课程资源做出调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是按模块进行划分的,各模块有两个单元提供支撑,每个单元又有一些基本的板块。首先每单元一开始会以蝴蝶页形式呈现课文,在课本蝴蝶页的右侧会有一些短语词条,可供学生进行在此话题及情境下的替换练习。之后的板块是Fun with language,主要是从听、说、读、写的角度对单元新授课中涉及的词、句进行语言的操练和巩固。

课本即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具有指导性和范例性的。目前大部分教师已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可针对不同的课型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增添、删减或调整教材内容,甚至可以是创编内容。这就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

目前我们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结构等因素将课型划分为:

(1)新授课;

(2)复习巩固课;

(3)单元复习课。每一单元基本都按这三种课型进行课时推进。

新授课涉及对单词与特定功能的基本句型的学习,同时在话题情境中理解对话。并在情境的帮助下让单词及基本句型能够上口。复习巩固课上会利用教材Fun with language的板块。这一板块会提供对新授课上所学的单词及基本句型进行巩固的材料,我们教师会利用这一部分所提供的材料,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从听、说、读、写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单元复习课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课型,对于提高单元教学目标达成度和落实单元高层次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温故而知新,单元复习是学习的继续,整合设计好单元复习课的材料,上好单元复习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语言知识能够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单元复习课是不同于复习巩固课的。本课题中的“单元复习课”指的是根据教材单元内容,在进行完某单元第一课时的新授课和第二课时的复习巩固课后设计的第三课时,即整个单元的复习提高课。单元复习课不是对已学单词、句型及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这一课型在第一、二课时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将其知识的习得进一步转换为能力的发展。本课时更强调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希望将其能力的发展推进上升到更高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课型集中表现了对学生核心语言素养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单元复习课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单元复习流于形式,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教师干脆就将单元复习课变成了纯粹的习题课;还有些教师将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变成了对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用大半节课的时间告诉学生许多知识点,把前几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里重新讲解一遍,只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做练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单元复习变得更加无趣。这样上单元复习课,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通过本课题主题化文本群的研究,我们希望克服目前单元复习课课前缺乏规划的随意性、课堂上知识复习的机械性现状。希望建立在此研究基础之上的单元复习课是一个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并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的教学过程;单是一个帮助学生转化旧知,进一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逐步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

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模块(Module 3)第五单元(Unit 5)Dr Sun Yatsen第三课时(Period 3) 为例。在进行本单元单元复习课的文本设计之前,我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首先基于本模块的话题Famous people(名人),我重新回顾了第一、二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所使用的文本材料。并对学生学习本课时之前的学情进行了分析。学生在本单元第一、二课时的基础上已经初步了解了模块的名人话题,并就职业名词和与职业名词相关的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自己用句子對名人的基本信息及成名原因进行口头表达还较为困难。基于此学情,我初步确立了本节单元复习课要实现的目标:

1. 学生能听懂关于名人的简短描述(3句话左右),并能对其职业及其出生年份做笔头记录。

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快速大量阅读关于名人的介绍(4~5句左右),并能猜出所述何人。

3. 学生能就对名人的描述信息进行选择区分,辨别出信息所描述的相应人物。能读懂2篇关于名人生平的介绍,并能从文章中提取所需信息与思维导图相对应。

4.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描述名人的思维导图,并据此制作自己偶像名人的海报。

考虑到进行第一、二课时教授时,已将教材提供的文本材料:Dr Sun Yatsen的课文内容,课本蝴蝶页右侧的词条内容,以及Fun with language中所提供的文本内容已基本使用完毕,所以我对本节单元复习课所选用的文本进行了新的规划。决定选用六年级下册配套活动手册Unit 5 Dr Sun Yatsen第一题的听力文本材料,并搜集课外资料,对本节课将要使用的其他文本进行重构、再构甚至是创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提出: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體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P3)

在对这一课程理念充分学习、理解、内化的基础之上,同时对于单元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同于一般的复习巩固课的课型特点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之后,我对本课时的文本进行了设计与实施。

例如在Warmup and revision环节,我希望通过此环节来帮助学生回顾表示职业的名词,但在文本设计时,我没有把singer,dancer,actor等职业名词直接呈现在屏幕上供学生读,而是结合了与所述职业相关的职业活动,通过描述职业活动的句子,让学生说出所对应的职业名词。例如:

Her job is singing.

She is a .(dancer/singer)

这样一来避免了单元复习课的输入还只是单个单词的简单方式。但鉴于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伊始环节,并考虑到能力中下等学生的接受程度,所以提供两个选项供学生选择。在本环节表现的形式上,教师将上述内容以快速滚动字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请学生做出快速反应,并大声说出与描述的职业活动相对应的职业名称。学生在快速反应的适度紧张中体验到了乐趣,课堂气氛活跃而灵动。

本单元的话题是名人。作为名人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事迹,使其出名(famous)。能用简洁的语言(两句话左右),就能描述清楚某位名人在某一职业领域突出的,不同于常人,并让人们记忆深刻的事迹,是学生们要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达成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本单元复习课复习旧知的第二个环节,我设计编写了以下文本:

1. He was the first Chinese runner to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Olympic Games.

2. He invented the telephone and made life easy for people.

3. He was the first Chinese writer to win the Nobel Prize.

4. He was the American leader and he freed the black people.

5. He was a great Chinese painter. He painted many wonderful pictures.

6. He was a great American film maker. He made a lot of cartoon films.

Warmingup and Revision

这些文本均涉及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某位名人的职业,并说明在其身上发生的特别出名的事迹。在表现形式上,我是将对名人的这些概要描述写于纸条上(一名人,一纸条),将这些纸条放于盒中,由某位学生抽取其中一张读出来,其他同学则根据所读内容,快速抢答,猜出所述何人,说出:He

is...或She is...

我们在单元复习课中所进行的主题化文本群的实践研究不仅涉及主题化文本的整合设计,也涉及对整合设计出的文本的实施,实施的步骤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例如上述环节中的文本设计不仅要为本单元复习课的目标达成做好铺垫,在实施操作的可行性上,我也予以了斟酌。若直接呈现描述名人的句子,以让学生齐读的方式来进行输入,形式上就枯燥无味。句中涉及的部分词和短语,能力水平稍低学生,认读起来会稍有障碍,全班齐读起来也较难统一。班级中一定会有英语学习能力强,主动举手要求选取纸条并读纸条内容给全班同学听的孩子。这些孩子较有自信,读起来也较为流利,由他/她们来读,能调动这一部分孩子的学习热情,同时会形成较好的示范。另一方面能力稍低孩子只是通过听的方式进行输入,猜一猜所述何人,在本课的开始环节,也能适度降低其紧张的压力感,让这一部分孩子也能获得有望成功的喜悦感。

在我们进行的课题实践研究中,设计整合,实施运用的文本并不是孤立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单个文本。文本群也不是若干文本的简单堆砌。也就是说若干文本受某一主题统领,各文本均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而文本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例如,有了上述两步复习旧知的铺垫,接下来教师创设了“名人知多少”主题班会的大情境。可以说,“名人之多少”主题是本节单元复习课的统领性主题。因为本单元话题为“名人”,而作为名人,涉及人们对他/她们或多或少的多维度的了解。比如,名人姓名、出生时间、地点、有何特别事迹使之闻名于世以及关于他们的轶事等。学生们对这些名人究竟知道多少,如何运用英语表达、反映出他们对于名人这些维度的了解,所以才会选用此作为所有文本的大主题。而在这一大主题下,我们又可根据主题班会要经历的各个流程,分设出一些小的主题,如“听其事知其人”“名人竞猜”“名人伴我行”“名人在我心”等。

以其中的“名人竞猜”环节为例,在此小主题下,教师设计了差不多十个文本。文本内容如下图所示:

这十个文本内容不同,但大致语言结构基本一致,教师分别从名人外貌、名人职业、名人出生年月、名人出生地、主要成名原因或闻名事迹等维度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供大量输入的阅读材料。学生以小组竞猜的方式在五分钟内,快速大量阅读不同名人、不同方面的信息,并猜出所述为何人,将这十位名人的名字写在卡片上。这些文本在实施时采取的限制时间内的竞猜方式,鼓舞了学生想要获胜的热情,在比赛的氛围中,他/她们对文本的关注度更高,注意力更集中。而小组合作的方式则为组员间的取长补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从六年级Module 3 Unit 5 Dr Sun Yatsen单元复习课的设计与实施来看,本课时大部分内容都是借助围绕主题的文本群来完成的。主题化文本群的实践研究不光要设计出单元复习课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文本,同时要注意这些文本群能够在实际的单元复习课中具有可操作性并发挥应有的效果。这样我们的单元复习课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兴趣激昂、技能提升、能力发展的平台。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获取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立.新编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英) 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程方平.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5]岳蔚.新课标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例[M].宁波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董莺,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单元复习课
“反思性教学”视角下初中数学复习课作业设计的再出发
历史复习课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第一学段单元复习课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策略分析
巧用导学案,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堂
主题意义建构在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
例谈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