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T指导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抗生素治疗的应用价值

2018-07-23施可夫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脓毒症抗生素重症

施可夫

(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汕尾 516600)

脓毒症为ICU中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患者机体内大量繁殖的病原菌及感染诱发细胞因子等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致机体免疫系统、凝血系统及代谢循环出现障碍,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凶险,且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早期诊断、准确评价与及时干预脓毒症对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2],合理抗感染治疗是决定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近年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严重,故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话题。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全身性细菌感染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血液中PCT浓度可见显著升高,对检测脓毒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本研究旨在探讨PCT指导ICU脓毒症患者抗生素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88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进行动态PCT监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3.42±7.93)岁;重症肺炎14例,严重腹腔感染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6例,大面积烧伤2例。试验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54.58±8.13)岁;重症肺炎25例,严重腹腔感染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1例,大面积烧伤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为入住ICU后发生脓毒症;均符合《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4]相关诊断标准;未合并甲状腺癌、甲亢等内分泌系统疾病。(2)排除标准:真菌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近1个月内曾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血液系统疾病或接受抗凝治疗者;未完成治疗者。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根据抗生素使用指南标准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停药指标以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血常规、痰细菌学、X线或CT变化等检查为标准。试验组在入院后第 1、3、5、7、9天进行 PCT 监测,综合考虑抗生素的应用方案。PCT监测方法:抽取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3 ml,置于依地酸二钠抗凝管,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6 min,收集上层血清,采用定量免疫色谱法进行PTC测定,使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CT定量检测试剂盒,以配套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进行判读。

1.3.2 试验组抗生素应用原则 (1)PCT<0.25 ng/L,强烈主张停用抗生素;(2)0.25 ng/L≤PCT<0.50 ng/L,且PCT下降≥80%峰值水平,综合临床情况判定是否停用抗生素;(3)PCT≥0.50 ng/L,且PCT下降<80%峰值水平,主张继续使用抗生素;(4)PCT≥0.50 ng/L,且PCT高于峰值水平,主张更换抗生素种类。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2)试验组根据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第1、3、5、7、9天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以及PCT水平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

2.2 试验组不同转归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比较 入院后第1、3、5、7、9天,试验组存活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且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死亡患者则逐渐升高。见表2。

表2 试验组不同转归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比较(分,±s)

表2 试验组不同转归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比较(分,±s)

注:与死亡组比较,*P<0.05;与同组第1天比较,#P<0.05。

?

2.3 试验组不同转归患者PCT水平比较 入院后第 1、3、5、7、9 天,试验组存活患者 PCT 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且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死亡组则逐渐升高。见表3。

表3 试验组不同转归患者PCT水平比较(ng/L,±s)

表3 试验组不同转归患者PCT水平比较(ng/L,±s)

注:与同组第1天比较,#P<0.05。

?

3 讨论

脓毒症是感染诱发的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发于ICU患者,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已成为危重患者主要致死因素。研究表明[5],提高脓毒症早期诊断水平和预后的预测能力,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感染的指标较多,如体温、血象及病原学调查等,但上述检测指标普遍存在较多不足,如检查过程繁琐、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等[6]。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与分泌,细菌感染时,内毒素或细胞因子抑制PCT分解成降钙素,PCT释放入血液导致血液中PCT显著增高[7]。PCT监测与常规感染监测指标相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研究证实[8],不同部位、程度的细菌感染均会诱使机体分泌PCT,患者感染后血液中PCT浓度会在短时间内极速上升,且保持稳定不受其它因素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第 1、3、5、7、9 天,试验组存活患者PCT水平及SOFA、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且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死亡组则逐渐升高。说明PCT浓度增高不仅可作为判断患者机体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也可反映出其感染程度,作为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指导。综上所述,PCT动态监测可指导ICU脓毒症患者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猜你喜欢

脓毒症抗生素重症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抗生素的故事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