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2018-07-23张继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通窍血瘀活血

张继果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 南阳 473000)

脑梗死(A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ACI具有病情危重凶险、复杂多变、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脑梗死发病1年内为恢复期,临床研究发现该阶段为最佳二级预防期,在这阶段给予患者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2],中医疗法在ACI恢复期治疗中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其中通窍活血汤具有活血化瘀、通气行血之功效,对疾病转归具有一定正面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旨在分析其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9.69±8.04)岁;梗死部位:脑叶9例,放射冠19例,基底节1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0.20±8.09)岁;梗死部位:脑叶10例,放射冠18例,基底节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3]:均处于ACI恢复期;中医辨证分型属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障碍、偏身不遂、感觉功能障碍、言语不清、心悸气短、舌质黯、苔白微腻、脉沉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复合损伤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或其他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指标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保护脑细胞、营养神经、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合理规范饮食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方药组成:丹参35 g,赤芍20 g,桃仁、生地各15 g,川芎、菊花、当归各12 g,红花、牛膝各10 g,甘草、枳壳各 6 g,柴胡 5 g,生姜、葱各 3 g、大枣4枚。1剂/d,分2次于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期间不使用止血及抗纤溶药物治疗,以免影响凝血功能指标。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临床疗效。(2)采用神经功能指标缺损评分量表(NHI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I)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4)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5 疗效判定 根据治疗前后NHISS评分减少程度评定疗效,痊愈:NHISS评分减少91%~100%;显效:NHISS评分减少46%~90%;有效:NHISS评分减少18%~45%;无效:NHISS评分减少不足17%甚至增加。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BI、NHI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HISS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I、NHIS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I、NHISS评分比较(分,±s)

?

2.3 两组治疗前后HCY、hs-CRP、Fg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CY、hs-CRP、F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 HCY、hs-CRP、Fg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CY、hs-CRP、FG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CY、hs-CRP、FG水平比较(±s)

?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经6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2.18%(1/46),对照组复发率为4.35%(2/4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4],在ACI患者恢复期予以理疗、功能锻炼及药物治疗等,可有效减轻血液黏稠度,改善供血供氧,预防血小板聚集,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ACI属“中风、半身不遂、卒中”等范畴,与虚、气、瘀、风、火、痰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冲入脑,窜犯经络,以致气血瘀滞不通,瘀阻清窍发为本病。历代众多医家将“血瘀”及“痰阻”辨为ACI的基本病理因素,认为治疗应以益气活血、舒经通络及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5]。通窍活血汤源自《医林改错》,全方以“通”为治疗大法,方中丹参具有活血祛瘀之效;川芎乃血中气药,可活血行气、化瘀通络、走而不守,具有引经之效;桃仁、红花具有生浮之效,可行气活血;葱、姜通阳;生地、当归生血养血;菊花清热,且可载药上达;牛膝活血,且可导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枳壳行气;赤芍有散瘀止痛、补血活血之效;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益气化瘀、开窍醒脑之效。此外,丹参还可消除氧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害,减轻脑水肿和其他继发性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窍活血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指出[6],血清学标志物在ACI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血清HCY是中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其水平含量越高,中风危险性越大。hs-CRP是在肝脏中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其表达量与组织损伤和炎症程度呈正比,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Fg主要由肝脏合成,参与凝血过程,随着ACI病情的加重,Fg浓度亦呈进行性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hs-CRP、F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窍活血汤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利于改善预后。综上所述,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通窍血瘀活血
话说血瘀证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血瘀体质知多少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