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五肽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2018-07-23凌应冰卢艳春谢鸿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胸腺国药准字结核病

凌应冰 卢艳春 谢鸿恩

(广东省粤北第二人民医院 韶关 512028)

糖尿病和肺结核同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二者并存,相互影响。近年来,我国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该病疗程长、预后差、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其治疗问题已成为临床广泛关注的难题之一[1]。细胞免疫系统反应在结核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此,本研究予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0.4±3.1)岁;肺结核病程 1~5个月,平均病程(2.1±0.4)个月;糖尿病病程 1~43个月,平均病程(21.5±3.6)个月。观察组:男 22例,女 22例;年龄 34~74岁,平均年龄(50.9±3.2)岁;肺结核病程2~5个月,平均病程(2.3±0.4)个月;糖尿病病程1~45个月,平均病程(21.7±3.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ADA2016指南:糖尿病的分类与诊断》[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无胸腺五肽药物过敏史;入组前1年内未应用过免疫调节剂;均为初次抗结核治疗;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并发肺外结核者;长期从事粉尘环境工作者;有吸毒及艾滋病病史者;合并高血压病、神经病变、白内障以及心力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HRZE化疗方案,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变化,适当调节降糖药物剂量,控制空腹血糖7.0~9.0 mmol/L为宜。HRZE化疗方案:(1)异烟肼(国药准字H31020195),0.3 g/次,1 次 /d。(2)利福平(国药准字H41020087),体质量<55 kg者,0.45 g/次,1 次 /d;体质量>55 kg者,0.6 g/次。(3)吡嗪酰片(国药准字H44020947),0.5 g/次,3 次 /d。强化期 2 个月,巩固期4个月,可根据痰菌情况适当延长强化期。(4)盐酸乙胺丁醇片(国药准字H21022349),体质量<55 kg者,0.75 g/次,1次 /d;体质量>55 kg患者,1.0 g/次,1次/d。连续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国药准字H20052529),1 mg/次,用前加无菌注射用水1 ml溶解,肌注,2次/周。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1)两组均于强化期每月查痰结核菌涂片3次、胸片1次,巩固期每月查痰结核菌涂片1次、胸片1次,观察两组痰菌阴转情况和病灶吸收情况。(2)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肝素凝血全血2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所有标本均于标本采集当天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T 辅助细胞(CD3+、CD4+)变化。(3)观察两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及肝损害。(4)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内病变范围较治疗前吸收一半以上视为明显吸收。

1.5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1个疗程后,患者痰菌转阴,胸片显示结核病灶完全吸收或纤维化、钙化,空洞闭合;好转:1个疗程后,患者痰菌弱阳性或阴性,胸片显示结核病灶吸收1/2以上,空洞缩小;无效:1个疗程后,患者痰菌持续阳性,病灶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痰菌阴转率比较 研究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痰菌阴转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T辅助细胞(CD3+、CD4+)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T辅助细胞(CD3+、CD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辅助细胞(CD3+、CD4+)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辅助细胞(CD3+、CD4+)变化比较(±s)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结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慢性传染性疾病,尽管药物等抗结核的有效治疗已经有50多年,结核病仍然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4]。据WHO统计[5],全世界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成人中结核分枝杆菌携带率高达80%,其中约5%~10%携带者可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卫生知识未得到全面普及,因此结核病患病率相对较高[6]。

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结核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4~8倍,其主要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因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机体抗细菌免疫力减弱,杀菌能力、吞噬性等明显下降,无法有效杀灭进入体内的结核菌[8]。当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体内后,会进一步降低机体糖代谢反应,改变胰岛素功能,损伤患者肝肾功能,进而影响患者血糖控制,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7]。胸腺五肽能够促进T细胞分化与成熟,增加T细胞前体数量及功能,使T辅助细胞(CD3+、CD4+)数量增加,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抗结核药物清除滞留菌及休眠菌,提高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能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痰菌阴转率及机体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腺国药准字结核病
更正声明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胸腺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更 正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