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2O教学模式在中职3ds Max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8-07-16吴玲菊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模式课程

摘 要:3ds Max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软件的命令菜单繁琐,功能模块复杂。中职学生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不佳,虽动手能力较强,但内心排斥学习单纯的理论知识。他们把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作为接受新知识的工具。3ds Max的教学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特别是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契合学生学情,提高实现教学效果。本文通过阐述中职3ds Max的教学目标,结合3ds Max的教学现状,探索提高中职3ds Max教学效果的O2O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3ds Max教学;教学模式;O2O

一、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三维图像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广泛地应用于室内外设计装饰、广告设计、影视动漫等领域,社会对三维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中职校纷纷开设了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果,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这门课程,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 中职3ds Max课程的教学目标

3ds Max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强的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运用3D软件实现建立模型、赋予材质、建立灯光、创建摄影机、渲染并进行角色动画和环境动画制作的能力。

三、 3ds Max课程的教学现状

以《边做边学3ds Max 2014动画制作案例教程》这本教程为例,教材对该课程的编写是先举例子,后讲解例子用到的相关工具。目前大部分中职教师也按据教材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实例-学生模仿操作实例-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制作拓展案例-教师总结点评-布置作业”这样的模式上课。乍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研究后,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从课程知识特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的实际出发,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3ds Max软件需要学习的工具多、命令多,知识量大,教学课时只有144课时,而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接触过3ds Max知识,且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不长、只喜欢做具体的案例而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以上面阐述的教学模式进行中职学校教学,会导致学生在做实例时只会照做却不理解参数含义,而如果要讲解完工具再演示实例,学生又会因为讲解时间过长而注意力分散,或者记不住老师讲的知识,在规定的线下课堂教学时间根本无法达到教学的目标。

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机械地进行操作,没有参透3ds Max中参数的关联和设置,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更不用提他们的主观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了。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 3ds Max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

笔者经过多次实践,发现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O2O教学模式在3ds Max课程教学中能更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 O2O教学模式的内涵

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最早起源于美国的电子商务在线与离线的协同交易中。基于O2O方法的教学模式,又称“翻转课堂模式”,或“混成学习模式”,能有效能够拓展教学时空、整合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完善考核机制。其教学形式多样化,能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 3ds Max课程应用O2O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根据3ds Max的课程教学目标,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发展暴露出的弊端,如限制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兴趣不大等,可以发现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作为教学手段的补充,使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三) O2O教学模式构建

“知识的学习在课外,知识的内化在课内”這种先学后教的O2O教学模式,不仅符合3ds Max课程教学的教育规律、也符合中职学生对知识认知的过程,更是网络互联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高速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学校无线网络的覆盖等等一切使O2O教学模式的应用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随时随地访问网络教育资源,老师的角色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推动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以往主要以教授知识转为主要以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3ds Max课程O2O教学模式构建方式如下:

1. 线上学习

(1)课程内容的重组,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3ds Max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制作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资源,精美的视频比枯燥的课本内容更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3ds Max第一章节《初识3ds Max 2014》,里面包含了3ds Max的坐标系统、选择方式、对象的变换、对象的复制、捕捉工具、对齐 、对象的轴心控制这些基本操作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多而零碎却是学好3ds Max的基础,对后面作品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对课本知识进行了重组、归纳制作了7个微课视频,方便学生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进行移动式访问和碎片化学习。如对象的变换与捕捉工具放在同一个微课进行讲解,因为移动与位置捕捉、选择与角度捕捉、缩放与百分比捕捉常结合使用。如对齐对话框内容多,有较强的逻辑性,有些学生数学基础不好,讲过很多遍还不甚理解,就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达到彻底掌握的目的。如对象的复制,有五种复制的方式,课本上是短短的一段话,但单就一个阵列复制就很抽象,单独制作成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如各个工具的快捷键分散在各章节中,教师也可以整理成一份传到班课中。就该教程而言,按钮菜单等基本知识适合让学生再线上学习,具体的案例在线下完成,用线上学习、线下巩固的方法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2)上传、推送学习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在学期第一课,笔者要求学生下载蓝墨云班课APP并加入班课,让所教的三个班级学生加入同一个班课,每节课前,上传微课、学习任务单、优秀的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源到班课群并授予一定的经验值。课后学生的优秀作品则要求学生自己上传展示,起到共同学习和激励的作用。

(3)组织学生线上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学生根据老师要求,上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APP观看完视频后取得相应的经验值,并就掌握情况在学习后通过答题或其他方式在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反馈。由于观看完视频或者学习资源可以获得经验值,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且笔者把任教的三个班级建在同一个班课,方便课后优秀作品的上传与展示,这样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构成一定的竞争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良性循环。另外,笔者还把学校合作企业动漫公司的动画设计师也邀请进云班课,他能帮我们提供较新的案例资源。

(4)开展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悟性

对学生作品的评分可以让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投票的方式,得票多的则分数较高,不同班级间的投票比较具有公平性。企业的动画设计师也对学生进行投票并评价,他们能站在职业的视角给学生具有针对性的评价。

2. 线下教学

课堂面对面教学时,教师不再按教学进度讲解知识点,而是结合学生线上学习的反馈情况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和回答学生的疑问。结合实际教学,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形式组织线下教学。

(1)实训教学

通过线上视频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理论基础的工具应用,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完成案例的操作。学生通过学习微课“3ds Max的复制”,可以学会镜像复制、阵列复制等菜单和工具的使用,课上就可以直接制作如魔方、染色体结构等涉及阵列复制知识点的模型。

(2)知识竞赛

3ds Max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建模阶段,学生掌握了创建基本几何体、二维样条线的创建、三维修改器的使用和复合对象等建模方式后,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开展竞赛,如在2节课内创建学生自己熟悉的卡通模型图,通过竞赛的方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应用知识,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3)线下讨论

如在学习到使用FFD修改器创建模型时,很多学生无法拉动控制点创建出变形效果,原因是新建物体时没有进行分段。又比如在进行骨骼绑定时,有些同学权重的分配总是做得不好。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线上先专项学习相关知识,找出解决办法,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开展线下的讨论,不同学生将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促进共同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3. 课后评估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课程組织等方面的建议,科学合理调整教学方案。

五、 结语

O2O教学模式是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的产物,既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启发知识、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弥补3ds Max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提升3ds Max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习更具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提交的作品质量提高了。

相信经过全体教师不断的实践和改进,O2O教学模式的应用将越来越完善,更好地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丰安,张乐天.边做边学3ds Max 2014动画制作案例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李允.翻转课堂中国热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0).

[3]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4]段渝,王军.浅议O2O课程教学模式[J].才智,2014(36).

[5]吴晓昕.O2O的关键是线上线下的整合[J].信息与电脑,2012(9).

作者简介:吴玲菊,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