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德育 落实高中物理德育目标

2018-07-16吴士全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高中物理

摘 要: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在为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让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物理世界的同时,应结合相关的知识和素材,渗透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德育渗透;渗透目标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明确了高中物理的德育目标,“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宗旨,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核心。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应改变物理是实践学科,是理性的学科,与德育毫不沾边的理念,应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德育渗透,实现德育目标,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 挖掘爱国素材,培养民族自豪感

高中物理爱国素材较多、時代气息浓厚。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民族感,作为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作为德育渗透的首要途径。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可以从中国发展的高科技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如渗透《梦溪笔谈》等科学巨著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先进的物理成就。在教学“电子”“电磁场”等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渗透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先实现正负电子对撞的信息;在“宇宙和太阳系”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渗透航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教学“速度加速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高铁”的微视频;学习“力的相互作用”时,组织学生观看神舟飞船升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年来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关于中国科技成就方面的内容的试题分析,强化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物理、科技发展成就的方面的主要信息的意识,从这些科技成果、物理方面的接触的成就的分析和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科技成就的渗透,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也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而挖掘渗透的素材,教师也应该借助于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通今”,还需要“博古”。如教学“磁偏角”时,联系到《天工开物》著作中的一些物理知识的存在的实际,让学生体会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就自然不自然地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运用聪明才智解决实际,为后来的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德育素材,并适时渗透,物理德育渗透的案例便唾手可得,学生的爱国情怀被激发,民族自豪感得到培养。

二、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严谨求真的态度

物理学科以实验为主,物理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物理的实验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提高知识记忆的效率,提高知识的可理解性。

新课程也倡导“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降低知识的难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同时,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的能力,操作实验的运用,从实验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现象的分析、信息的汇总等,也培养学生的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应渗透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如物理实验教学中,在实验步骤的环节,教师应强调每一个环节不得出现任何差错,都需要认真对待,否则,实验失败,需要从头再来。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求知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真的精神。

此外,对于物理实验严谨、求真的态度的培养,教师也可以通过高考中的实验题而渗透,教师让学生明确高考试卷中的实验可能考查的考点有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教师可以结合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实验题的特点,而渗透严谨、科学、求真的态度的培养。如高中物理实验题的考查,不再考“是什么”,也不是背诵“怎么样”,而是在实验情境中理解“为什么”,通过分析和判断“到底是什么”。同时,让学生清楚,实验的考查不再是教材的“生搬”而是创新,如“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在试卷中常常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考查学生的实验的等效思想以及作图法等,这些实验题,需要学生的严谨、求真的态度,也需要创新和求实,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主要途径。

三、 依据相对知识,树立辩证唯物思想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也明确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一面,辩证唯物思想的形成和树立,对于高中生的思辨力的提高、正确思想的方向等意义深远。

辩证唯物思想的渗透,也是目前教学的主题,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往往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为此,辩证唯物思想的渗透,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有重大意义。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相对”的知识,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教学,告诉学生物质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唯物辩证的思想的渗透,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除了本文中提到的德育渗透的几个主要方法和途经之外,教师还应全面理解和把握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和内涵,将这些素养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始终。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前预习任务、课堂自主探究的活动、课后自主复习等,促使学生课前、课上、课后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设计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实验等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养成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能力;设计探究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新、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思想等。

总之,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同时,也应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切实将物理教学与德育渗透完美结合,相得益彰,提高物理教学的同时,也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杨超.论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德育渗透[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3).

[2]徐海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A),2014(2).

作者简介:吴士全,江苏省邳州市,邳州市炮车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