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

2018-07-16陈艳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历史课程高中教学

摘 要:无论学生在哪里学习,历史都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晓社会的发展之路,体会生活的变迁以及知识的演变,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些指导性作用,通过了解和借鉴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在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上取得更加顺利的捷径。人们将过去的事物称为历史,不记住历史的国家或企业是没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够知晓历史,而且可以借鉴历史,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看待历史。

关键词:高中教学;历史课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现今的教学体系都在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加大学生德智体的教学力度,教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生活、处事风格等多方面的正确引导。学生在全面培养的主要内容是指既要教导学生学会书本上的所有知识,而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正确并且流畅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从课本之外学到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经验或技能以助于学生自身的完善化。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向,而且也是学生完善自我和努力学習的目标,它能够改善以往的硬塞式教学,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着学生不断地为目标而努力学习。

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它需要依靠长时间的积累方可取得一定的成果,切不可急于求成。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取得理想的成果,就需要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兴趣点,然后发掘历史之中的精髓。

一、 教师对于历史关键知识的教学

历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物、时间点及其发生的事情,相应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就是人物的背景、一些特殊时间段发生的重大事件。教师简单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以及深入研究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态度,确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并且能够运用它们在实际生活之中取得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自己和社会的发展有些促进作用,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之中还需要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敢于用辩证的方法是分析历史。纵观历史变迁,每一次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的关键人物都有着共同的处事特点和思想观念,即善于分析历史,善于从生活之中总结经验,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这些重要的人物的动力源都是对于所处环境的不满,然后根据实际的社会情况提出更好地改善现状的方式,并且敢于将自己的观点付诸行动之中,不畏惧他人的眼光。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于一些正确的事情,多数人在切身体会到之后方知改变之后的好处,例如蒸汽机的发明让工人的工作更加轻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些成功的例子,无一不是敢于做出巨大决定之人,敢于面对社会的不足从而实施自己的计划改变社会。

二、 注重学生对历史关键知识的正确学习态度的培养

历史课程的学习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历史的态度,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它,就需要教师通过科学合理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以及最大化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性格特点,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的限度,而具体的做法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历史拥有正确的认识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会学生正确的面对历史或事实,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求知精神,处事做到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在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之中保持对国家、社会等团体组织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注重学生的爱国之情的培养,积极地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主动承担爱国、爱社会并为之奋斗的责任;善于学习全世界的历史文化,并且善于结合多种历史文化,汲取人们知识的结晶,然后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 注重学生对历史关键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

历史文化的知识是丰富多样的,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使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学习和研究历史,例如时序思维、逻辑思维。时序思维,即要求学生以时间为基础,掌握历史的发展和事情的内容。时序思维的培养是较为容易的,它需要教师掌握时间的准确测量和计算,熟知各个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相对应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它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根据历史发展的规矩推测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相对应的时间段。历史知识的掌握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料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案对进行知识的教学。

无论任何事,它的发生必定有些一定的原因,历史亦是如此,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就是通过逻辑思维去实现。而对于逻辑思维的学习,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并且给出一些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提示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实体化,对于逻辑思维的学习有些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的教学方式以及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的调查提出的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取得一定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束鹏芳.历史教学的流变与型塑[J].江苏教育研究,2012(21).

[2]仇世林.名师历史教学设计分析[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陈艳,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高中教学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数学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