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如何利用智能手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2018-07-16张凤英李淑香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移动学习高职英语

张凤英 李淑香

摘 要:移动学习是较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成就个体学习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高职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推动这种学习方式在高职学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适应时代需求、职业需要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移动学习;高职教师

时代是影响学习方式的决定性因素,从孔子时代的设坛讲学,到后来的国家设立国子监等学府,从广播电视大学再到目前大热的网络课程。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学习模式全新的定义,很多模式都是前时代闻所未闻、想所未想的,但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无视时代所带来的变迁而墨守成规。

如今高职学生基本上是人人配备智能手机,很多学生只发掘了手机的游戏、社交和购物等功能,却没有充分利用手机的学习功能,所以如何因势利导使得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提升高职生英语学习效果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一、 社会学习理论与移动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并重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特性与社会学习理论不谋而合。

智能手机这种载体,体积小、分量轻,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教师要对学生因势利导,降低学生们在手机上耗费的无效时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开展有效的即时、碎片化学习渠道。

这种即时、碎片化的学习可以借助的平台有:英语学习APP、社交网络,比如英语趣配音、百词斩或微信群。这些学习类APP的应用往往集中在一些有优良学习习惯的学习者圈中,很多高职学生并不了解这一类APP,使用者更是少数。教师传道并非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新技术、新应用、新发明的传播者,所以为学生介绍这类软件的功能、讲解如何使用APP也是教学的一部分。

学生借助于智能手机可以得到标准的发音、恰当的语境和即时的纠正和辅导,然后对其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在学习、工作时遇到有关英语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他们对移动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如何因势利导推进移动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以往的主导者,而是帮助学习者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一) 制定教学策略

作者认为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应采取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统一的策略为主,适时指导、激发学习者兴趣为辅的总策略。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我们如何确保学习者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学习者进行高效地学习,一直都是移动学习探讨的热点。

移动学习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真实性有很大程度上的依赖,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是通过兴趣和需求来引导,而兴趣和需求来自于时间和实践。比如很多APP有打卡学习的设置,这可以是时间上的一种保障,但是被动性很强。另一方面考试、考级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则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真实需求,往往主动性很强。

教师对移动学习的指导应具有可控性,不仅要定期考核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更新调整,还要随机抽查对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效果做评判,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二) 如何执行移动学习

第一步,老师将需要学生学习或者复习的内容布置好,也可以将学习内容放到群里,供学生们讨论、练习、模仿。知识再全面、再专业的教师也会有知识盲区和薄弱方面,同时在精力方面,也会存在力不能及的地方。而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能够弥补这些遗憾。比如微信的语音通话功能和视频通话功能就能非常有效地降低课余时间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成本,也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步,督促学生进行定时、定量的学习。

在这一阶段,学生个体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或者任务量表,把任务进行具体地分解,越具体越易于执行,教师监督也更有效。设定自己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任务。语言的学习,首先要有时间上的积累。虽然移动学习主要是靠学习者自我监督管理,自我控制,但是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在学习者制定好自身的学习目标后,要根据自身的时间和基础做一个大致的规划。每个人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比如等车步行等,是很可观的一笔时间财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样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成了积累学习时间的有效组成部分。

第三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移动学习的考核应该有别于傳统的卷面考核。试卷考核应该被取消或者削弱,因为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实际应用方面的听说反而比认读更加重要、有实际应用价值。高职学生的在专业课的实践操作方面一般都独具特色,然而在英语这些文化课方面考核方式的变动似乎还不够大。很多院校目前依然是以卷面考试为考核方式。考试是什么样的形式,学生和家长往往就推崇和认可什么样的形式。要想让学生对移动学习产生兴趣和依赖,考核也是推动力之一。

移动学习的考核应该从时间和实践操作两个维度去考核,时间方面,学生对时间表定时定量的执行与否就是考核的内容。而为了避免弄虚作假,又需要有即时的实践考核,当然这种考核可以是面对面,也可是即时视频方式等多种形式。

教师从来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一群知识分子,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每一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教师传道授业的宗旨没有变,然而方式却一直在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固然重要,但是秉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追随科技的发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最新的科学技术融会贯通,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当中,为学生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改进教学手段,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终身应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9(9).

[2]徐艳艳.刍议大学英语“移动式”学习模式[J].鸡西大学学报,2014(3).

[3]李海霞.自助学习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构想[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3).

[4]王珍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创建方式及实践意义研究[J].才智,2017(6).

作者简介:张凤英,李淑香,讲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移动学习高职英语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