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语文课文短文长教

2018-07-16吴琪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要求课例策略

摘 要:高中语文课文中,篇幅短小而内容精干的文章很多,因此也衍生出了针对长文和短文的不同教法——即长文短教和短文长教。本文就针对其中的短文长教,结合具体课例,谈一谈短文长教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短文长教;课例;策略;要求

高中语文课文中,短文不在少数,高中教师对于短文的处理方法也各异,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普遍是课时不够,有的教师就会把一些看起来不重要两篇短文捏合到一节课,简单讲讲字面一带而过,这也不失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保证课时完成的一种方法,但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短文大部分都很重要,尤其是诗文,短小精悍,却是高考中的重点,对于高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必修四中苏轼的《定风波》,必修二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必修二中选自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等等。对于这些文章,不但不能一笔带过,反而还要仔细地讲,这就是所谓的短文长教,而短文如何长教?笔者就在这篇文章中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 短文长教的一些策略

(一) 补充内容、扩大课堂容量

短文长教,不是为了长教而长教,不能只从形式下手,拖延时间,要力求做到丰富而有内涵。而要做到丰富,就必须要补充一些必要的资料。如必修二中的一篇出自《左传》的一篇经文《烛之武退秦师》,文章短小,故事叙述精简,但是在教师讲解时,却可以扩充很多内容,一位老师在讲解“晋侯、秦伯围郑”这开篇第一句时,这位老师就向同学们解释了“晋侯”为何称“侯”,“秦伯”为何称“伯”,告诉学生们《左传》中对诸侯国的称呼还是保留了周天子给他们的封号;在讲解“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这开篇第二句时,这位老师又给学生们补充了“无理于晋”和“贰于楚”分别都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样一句一句的讲下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又做到了有内涵、有价值。

(二) 加深课堂主题,提升课堂高度

短文要想长教,就不能在讲解时只停留在一篇短文的文字表面,而是要深挖文章背后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作品以及作者的影响等等,而这些都决定了这一堂课的深度。在上述那位老师的课堂上,《烛之武退秦师》成了一条带领学生们通向《左传》的路径,通过这一篇短文的学习,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烛之武这个人物在怎样的情况下作了怎样的事,体现出这个人物怎样的特点,而是了解了《左传》的语言风格、叙事特征、战国时期的国力势力分布,《烛之武退秦师》成为了学生们了解《左传》、熟悉历史的一扇窗,这篇课文的内容是短,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其课堂的主题不可谓不深。

(三) 寻找独特切入点,力求创新设计

对一篇短文来说,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一个能够吸引人的创新的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去查阅各种资料,再加上自己深入的理解,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来深入地挖掘这短短的文本。在设计中,要能充分的挖掘作者言后之意究竟是什么,再抓住这些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力求能够创新。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解《涉江采芙蓉》,短短的40个字,却因为独特的切入和创新的设计而妙趣横生,这位老师的切入点是——诵读、想象与描述,没有从一般的意象与意境入手,却通过男生与女生诵读出的不同的情感意味来让学生们进行想象,并让同学们自己描述,这样的设计,既串起了文章意象意境与情感表达,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人眼前一亮。

二、 短文长教的要求

(一)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短文长教要加深课堂主题、要扩充课堂内容、要增加学生活动、要精细分析文本,这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不应该漫无目的的去做,而是应该紧紧围绕着自己的教学目标,所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就十分重要了。在以往,有很多老师为了跟上短文长教的教育理念,在课上往往只注重形式、时间的拖长,让这一堂课的目的完全被各种形式遮盖了,学生的注意力被各种各样的形式所吸引,这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二) 教师对文本要有深刻的解读

深刻解读文本要遵循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原则。所谓的“面”,就是先整体阅读,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不带有任何偏见的,不查阅任何资料的,单纯地以一名普通读者的身份来进行整体阅读,来整体地对文本形成一个认识。所谓的“线”,就是去发现文章中的一些“线索”。这些“线索”,就是一些能够贯穿全文的东西,或是事件,或是人物等等。所谓的“点”,就是寻找文章中的“特点、重点、难点、突破点和空白点”。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查阅各种资料,再加上自己深入的理解,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来深入地挖掘文本。

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所必需的,而要想写出好的教学设计,其基础就是做好文本细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做到“紧扣文本,多元而有界”,切不可脱离文本,漫无边际的去解读,尊重作者的想法,紧扣文本的内容,做到知人论世。

三、 小结

教科书中的短文多以诗文和古文为主,篇幅虽短,但却都以内容、情感和表達见长,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这些短文对学生的知识、方法、与情感态度的教育作用。面对语文教材编写的日益经典化、内涵化,短文如何长教,必然成为语文教学与教研的一大课题。教师要学会如何去用“长”的手段,即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深入品味“长”的内涵,即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容,去使学生获得“长”的发展,也就是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志明.短文长教:新度、厚度、力度——由余映潮、王君老师执教的两篇短文引发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2(4):19-21.

[2]马成年.短文长教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4):59.

作者简介:吴琪,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要求课例策略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课例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Passage Four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