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的思维:约翰·博伊德与美国国家安全系列之二从朝鲜战争到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
——博伊德的早年生涯

2018-07-04编译夏雨天

航空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空战战斗机飞行员

编译/夏雨天

编者按:《空战攻击研究》是博伊德第一部系统性的著作,也是博伊德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这部作品的诞生为标志,博伊德的生命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出色的战斗机飞行员,天才的战斗机教练,一个独行侠式的怪才;此后,他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开始了对战略学术的研究与思考。了解《空战攻击研究》诞生之前博伊德的生平,对于理解博伊德思想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博伊德出生于1927年的1月23日。这一年在航空史上非常重要。就在这一年的5月,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完成了他著名的跨越大西洋的飞行。

从穷苦少年到飞行员

少年时代的博伊德成长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名为埃尔(Erie)的地方。他生逢人类航空技术备受关注的重要时代。当时,著名的飞行员和演员一样,是万众瞩目的明星。少年时代的博伊德很早便开始密切关注着威利·波斯特(Wiley Post)、道格拉斯·克利根(Douglas Corrigan)和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等人的冒险行为。

博伊德的成长伴随着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他九岁的时候,德国的轰炸机在西班牙内战中轰炸了格尔尼卡,毕加索就此创作出了一幅反映此次轰炸的经典画作;在他十岁的时候,美国军舰“帕耐”(Panay)号在长江遭到了日本军机的轰炸和扫射,巨大的飞艇“兴登堡”号召美国新泽西的莱克赫斯特(Lakehurst)发生爆炸。慕尼黑危机发生在他十一岁的事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他十二岁那年夏天爆发,珍珠港事件爆发在他十四岁那年,在他十五岁那年的夏天,美国海军在中途岛取得了胜利。不难想象,这样的时代环境对博伊德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博伊德的家庭原本是收入不菲的美国中产之家。但不幸的是,父亲在博伊德三岁时死于肺炎,母亲一个人要独立抚养五个孩子,这让家庭生活一落千丈。为了把孩子抚养成人,他的母亲从一个职业家庭主妇,变成了一个靠卖烘焙食品赚钱的劳动妇女,而且在业余还要打零工赚钱。从母亲身上,少年时代的博伊德学到了坚强、奋斗与乐观精神。

高中时代的博伊德学习并不坏,但他和其他同龄美国男孩一样,更热爱体育。高中时代的博伊德是个不错的游泳运动员,曾经在1945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州游泳锦标赛200米自由泳亚军。因为家境原因,在高中毕业后,博伊德没有选择攻读大学,而是选择了参军。出于对飞机和飞行的热爱,他选择加入了当时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不是作为飞行员,而是作为一名地勤。

博伊德参军是在1945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了尾声,美军已经进驻日本。博伊德服役就是在驻日美军的一个机场。他在那里服役直至1947年1月。两年的服役让博伊德学习了很多东西。后来据他回忆,在服役期间,博伊德过得很快乐,他的游泳特长在部队里受到了重视,还加入了驻日美军组织的的游泳队。

1947年9月,博伊德从部队复员回家。在家闲逛了几个月后,博伊德办理了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入学手续,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大学时代对于博伊德而言并不算太愉快,他并不像后来那样热爱读书和学习。大学期间他做的更多的事情依然是游泳:他加入了学校的游泳队,成为一名令许多女孩着迷的游泳队员,并在大四那年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玛丽·布鲁斯(Marry Bruce)——当时她与博伊德在同一所大学,学的是家政专业,正在读大三。他们在1951年12月23日举行了婚礼。他们的婚姻总体上是幸福的。博伊德暴躁的脾气和古怪的性格经常让家庭陷入困境,经济入不敷出,而玛丽·布鲁斯的忍让和坚强总是能让家庭度过难关。他们一共生育了五个子女,三个男孩和两个女孩。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博伊德的生活轨迹。当时,美国空军已经成立。朝鲜战争需要使用大量飞行员,为弥补飞行员数量的不足,美国空军开始从有服役经历的大学生中招募人选进行飞行训练,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博伊德,由于其有在日本服役的经历,而且即将大学毕业,因此被首批选中,被送到密西西比州的哥伦布进行飞行培训。他学习飞行时驾驶的是著名的T-6“得克萨斯人”教练机。和在大学时代一样,博伊德在学习飞行时依然不是一个安分的学生,他进步得很快,而且总认为教练教授的动作太过简单,有时甚至未经允许就自行飞出教练没教的动作,惹得教练大发雷霆。但是,他对飞行的狂热最终让他获得了飞行员徽章。之后,他被送往亚利桑纳州的威斯利空军基地,接受战斗机飞行训练,随后又被派往内利斯空军基地接受更高级别的训练。博伊德驾驶的第一架战斗机是F-80“流星”。在1952年9月至12月,他开始驾驶F-86“佩刀”战斗机,并在3个月内完成了80个小时的飞行训练。

战斗机飞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飞行体验,博伊德大胆狂热的风格和对飞行的自发探索,令他很快在学员中脱颖而出。在1952年的最后几个月内,博伊德发现,他已经可以很轻易地击败所有他曾经的教练。

1952年年底,博伊德完成了飞行训练的博伊德,被正式派往朝鲜,编入第51飞行联队第25战斗机中队。在日本服役时,博伊德曾经为自己不能参与真正的战争而感到遗憾,这一次,他可以弥补遗憾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博伊德的母亲坚决反对儿子参加朝鲜战争,并由此责怪自己的儿媳,已经嫁给博伊德的玛丽·布鲁斯——当时,她已经按照美国的习惯,改从夫姓,成为玛丽·博伊德——由此埋下了婆媳二人始终不和的种子。实际上,去朝鲜是博伊德自己的选择,他的妻子玛丽对此也不支持,但无可奈何。

朝鲜空战

可以说,正是在朝鲜的经历塑造了真正的博伊德。他从朝鲜空战中所学习的知识激发了他的思考,并为后来博伊德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伊德的所有成就,包括其空战战术、能量机动力理论、飞机设计思想以及著名的博伊德循环等,都与其朝鲜战场的经验有关。感性的经验,配合后来博伊德毕生从事的数据收集和理论假设以及理论验证,才产生了一系列的“博伊德品牌”的思想产品。可以说,在朝鲜的经历是博伊德人生中一次“脱胎换骨”。图8

朝鲜战场空战的主角,是苏联制造的米格-15战斗机,和美国制造的F-86“佩刀”战斗机。相比于“佩刀”,米格战机速度更快,升限更高,转弯半径也更小。从数据上看,米格可谓完胜“佩刀”。但是,在实战中,“佩刀”对比格的击落比率一直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这一事实引发了博伊德的关注,也成为其思考的起点。

为什么“佩刀”取得了胜利?美国空军上校吉姆·哈格斯多姆(Jim Hagerstorm,曾是美国二战和朝鲜战争王牌飞行员)、空军上校C.E.“查克”·梅耶(C.E.“Chuck”Mayer)和其他人给出了下面的答案:1.“佩刀”能先于敌人发现对手。2.在数量上占据优势。3.能抢占有利位置。4.具备瞬间杀伤能力。

相比于米格,“佩刀”气泡式的座舱盖大大拓宽了飞行员的视野,这使得美国飞行员在与米格的作战中占据了优势。此外,美军飞行员中很多都参加过二战,这使得他们拥有更丰富的作战经验。不过,像博伊德这样的新手,在朝鲜空战中也有不错的表现。一面倒的杀伤显然涉及更多的东西。

米格确实比“佩刀”占据更多数据上的优势,但也必须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差别。一架飞机的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其飞行高度、最大航程以及飞行速度。米格-15确实有很强的空中优势,但“佩刀”的机动能力,特别是左右方向的滚转性能更好。在实战中,“佩刀”可以通过一个水平方向的剪刀机动(通常是在米格的上方或前方)摆脱对手的攻击,同时抢占有利攻击位置。“佩刀”战机安装有“全动平尾”,大大提高了其可操作性。其全液压驱动的控制机构也提高了飞机的战斗性能。这些优势结合美国飞行员的经验以及更好的飞行视野,大大提高了F-86的战斗力。

空战中所有的命令都不必须简单明了,不需要预测,要尽快结束任务。当你处在一个无法看清对手的位置时,你极有可能被击落。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曾经有一个“九秒原则”:在一次空中作战中,不要朝一个方向连续飞行超过九秒。飞行员的素质和飞机的飞行行动,在作战中是同等重要的。正如著名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所说的那样:活得更久的人能获得更多的经验,而经验让他活得更久。在朝鲜,有的飞行员做到了这一点,有的没有。

詹姆斯·波顿后来曾经回忆:“在那个时代,飞行员是狂野、叛逆、自信、独立而富有进攻性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生存。过于逼真和富于进攻性的训练,甚至逼迫得飞行员以各种方式自杀。”这是真实的。博伊德也经历过类似的恐怖训练。他说过他从没想到过自己能活过四十岁的生日,因为他认为在那之前,无休止的训练就会要了自己的命。在20世纪50年代,每年都有大量飞行员在训练中死于飞行事故。飞行员的显赫地位和其所冒的风险是成正比的。

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飞行员的视野变得极为重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野”的概念扩展到了如今我们所称的“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从历史上看,至少在越南战争时期,多数飞行员还是靠目视而非雷达来判断周围环境。绝大多数被击落的飞行员根本看不到攻击自己的敌人来自何方。在越南战争中,来自敌方的攻击多数来自地面和空中(火炮和导弹),飞行员直至被击落才知道自己处于敌人火力攻击范围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情况大为改观。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攻击预警技术大大加强了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更高强度的训练增强了飞行员的战斗力和战斗技能。而球面雷达、空对空导弹和面对空导弹则是的空战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博伊德后来对自己在朝鲜作战的经验有过许多深入的分析与反思,但在朝鲜战争中,他的战绩实际上并不如大多数同僚那样耀眼。博伊德最好的一次表现,是在一个没有战争的日子。他和乔克·梅特兰(Jock Maitland),一位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的交换飞行员,一起驾驶战机飞跃鸭绿江边。这么做是因为乔克打算在返回英国前,看看自己能否击落一架敌机。当他们飞跃鸭绿江后,他们关闭了敌我识别系统(IFF,Identification,Friend or Foe)。他们知道米格战机就在附近,所以拉升了自己的飞行高度去寻找对手,却没有找到。然后他们再次飞低至19000英尺的高度,然后,敌人出现了。对作战和战绩的渴望让他们无视数量的劣势,以两架战机的编队冲入了十四至十六架敌机中。因为这次任务的目的是让梅特兰完成击落,所以博伊德主要的任务是作为僚机保护长机,因此在有机会开火时他也没有开火。这场战斗双方都无损伤,梅特兰的飞机通讯系统坏掉了,电路系统也出现故障失灵,完全无法射击。最终,依靠地面火力的支援,博伊德和梅特兰安全返航。

这次战斗之后,博伊德总共只接到了三次任务。他在朝鲜的表现并不算特别抢眼。他从未在编队中担任过长机。按照标准作业程序,成为长机的条件之一是以僚机身份参战满30次。博伊德从未达成这一标准。从参战到战争结束,他只执行过22次任务。尽管实战经验不算丰富,但博伊德充分利用了他有限的实战经验,去培养他对空战战术的思考。

在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

随着战争的结束,51飞行联队的飞行员开始无事可做,只能进行相互之间的攻防练习消磨时间。在这些练习中,博伊德击败了所有的人,无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和经验丰富与否。他被任命为战略指挥官。有人对他说,他应当把自己的飞行经验写下来,分享给其他人。博伊德始终记不清这个人的名字。这位无名同僚的无心之语,改变了美国空军的历史。

“我从未想过这件事。”后来,博伊德回忆说,“那之后我心里开始慢慢地琢磨,然后我开始把我想到的不同的事情记录下来,把我的经验整理出来,诸如此类的。我开始真正去研究战术,同时研究火力方面的知识。”

1954年初,博伊德被分派到内华达的内利斯空军基地。在那里,他的职业生涯差点在正式开始前就结束了。在到那里后不久,博伊德被告知他被指派到维修中队。对此,博伊德勃然大怒。

“让维修中队见鬼去吧!这根本不是我想干的活!”他说。他是个飞行员,不是维修工,虽然他丰富的飞行经验和知识可以让他完全胜任这个工作。他完全无法接受这项工作。和其他飞行员不同,博伊德总想打破陈规,维修工作并不适合他这样个性强悍的人。他甚至一度考虑提前结束他的空军生涯。

博伊德不断挑战这美国空军的容忍度,他创造了比生活更大的奇迹,同时保持了那个时代飞行员的神秘感。当时,美国空军和我们现在理解的空军有很大的不同。在那时候,美国空军基地看起来更像一个大学的舞会:军官俱乐部里会有脱衣舞表演者(既有给男军官表演的女人,也有给女军官表演的男人),有穿着紧身T恤的各种比赛,有狂野的聚会,大量的廉价啤酒和零食,每个周末都是快乐的时光。战斗机飞行员被认为应当努力工作,同时疯狂娱乐。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打破规则和界限成为了空军的专利,有时候会让飞行员们碰得头破血流。这成为了战斗机飞行员生活的一部分。

在经历了一系列战斗后,博伊德被分配到了第79飞行中队,就是著名的“雷鸟”中队,担任飞行教官。就是在那里他开始了对空战技战术的研究。一年后,他又被分配到了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在那里担任教官直至1960年。在博伊德研究飞行的那些年里,他努力改进并亲自教授了许多有关空战战术的课程。他逐步积累了数百个小时的模拟飞行经验,在这一点上没人能超越他。对已有空战战术的质疑是博伊德学术研究生涯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编纂了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喷气式战斗机空战战术教程——《空战攻击研究》。

令博伊德感到震惊的是,直到1954年,美国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依然是一所射击学校。飞行员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个6x30英尺(1英尺等于0.3048米)模型上联系射击,这与空战完全是两码事。博伊德认为学校应该把飞行技巧与设计结合起来。他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笔记,同时改进了包括必修和应用两部分的四门课程。当时,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分为三个学院:学术研究院、作战研究院和TR&D(即Tranning,Research, Development,训练,研究与发展的缩写)。所有人都想进入作战研究院或TR&D去工作,没人想去学术研究院。博伊德找到了校长约翰·吉拉杜上校(John Giraudo):“我愿意和你作笔交易,你确实需要一个有理论知识的教官,对吗?我非常愿意成为你需要的人。如果你支持,我就去做;只要你批准,我就能把实战战术应用到部队中。”

吉拉杜熟悉博伊德的能力和声望,于是同意了他的要求。就这样,博伊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上校,主要负责向上级提出针对改进飞行员飞行训练的基本想法。自信也好,自负也罢,他确实改变了当时的现状。

博伊德拓展了他的课程,开发了任务卡,教授模拟课程,并准备各方面的工作。“多数的任务卡都是在教飞行员如何滑行出去,如果再回来,仅有五分钟左右教飞行员在天上该怎么办。活见鬼!我想要的是五分钟内起飞,五分钟降落,其他五十分钟都去研究任务以及如何在任务中最完美地完成不同飞行动作。”

他的研究并没有止步于此。博伊德提出了更为激进的建议。“与其让一个不明就里的家伙在四机编队中飞行,不如让一名教练和一名飞行员同乘一架飞机练习。实现这个改变非常困难,他们不想那样做。我告诉他们我需要给飞行员进行各别指导,最初的尝试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改变让训练变得更加简单。一旦掌握要领,学员们进步得就很快,任何一架飞机都不会被浪费,训练的经费也大大缩减了。”

延长飞行时间是博伊德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件麻烦的事。学校里的各个部门,都是根据经费安排飞行时间的长短,额外的飞行时间必然意味着额外的成本。大多数管理者们都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学员提供足够的飞行时间。这些人在节约成本方面格外擅长,几乎是省钱的专家。让他们想办法筹集经费似乎有些不现实,于是博伊德提出了另一个方案:“我们把三个学员分成一组,一个人飞行,两个人看,依次轮流飞行。让一个人明明白白地飞一次,比让三个稀里糊涂的人一起飞行更有效果。”

驾驶F-100“超级佩刀”

关注飞机的构造,观察飞机的飞行原理,对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想让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学员们做到这一点,先需要开设核心课程培养高水平的教官。1955年,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开始推广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并接受了新型F-100“超级佩刀”战斗机。F-100非常难以驾驶,也难以保养。尽管如此,它依然是美国空军第一架水平飞行时能超过音速的战斗机。它的空仓起飞重量比F-86大了接近一倍(F-100约18185磅,F-86约10890磅,1磅约0.45千克),因此绰号“铅雪橇”。由于飞行员操作失误和保养维护问题,约四分之一的F-100因飞行中事故而报废。在短时间内学会驾驶这种飞机并掌握其性能对所有人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再一次,博伊德凭借出色的飞行技术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改变了美国空军的做事方法。他提出了令四架F-100编队发挥最大作用的方法,呀发了如果通过反向拉动操纵杆解决F-100存在的“负偏航”问题。对于F-100而言,任何操作上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只有经验最丰富的飞行员才能驾驶它驰骋蓝天,博伊德就是其中之一。

“我计算了F-100的副翼的工作方式,我知道了他们是如何转动的。有一天,我在教室里想,如果我这样操纵副翼,在正常运转时,副翼将会起到风速板的作用。我尝试了一下,它果然是这样工作的。我找了两个帮手帮我试验了很多次,把这种操作应用于做侧翻等动作上。我是第一个实现并完善这一技术的人。F-100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曾经认为类似工作绝对不能实现。”

制造F-100的公司,北美航空,派出员工向博伊德学习,并在回来后将博伊德的发现告知了公司,并着手重新写了F-100的操作说明书。通过博伊德的驾驶,F-100展示了许多独特的性能。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学生,雷鸟飞行中队的飞行员罗恩·卡顿(Ron Caton)曾经这样评价博伊德的飞行技术:“他可以比世界上任何人飞得更快,或更慢。”博伊德可以在速度500节(1节=1.852千米/小时)至失速速度之间的任意飞行速度之下突然减速,让来自后方准备攻击他的敌人突然“过顶”而自己占据有利攻击位置。他可以驾驶F-100完成“尾冲”动作(即飞机积蓄足够的速度后,拉起机头上升至速度降为零,然后头上尾下开始下滑约100米左右,然后再控制仰角恢复机身至水平),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中,他驾驶的F-100机鼻的进气口和机尾的排气管都可以看到火花。很多人怀疑博伊德这些绝技的真实性。。当时,在加州的爱德华空军基地有两架属于NASA的高配置的F-100,那里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表示不相信博伊德能完成这些动作。博伊德在那里展示了自己的技术,让所有人的心悦诚服。

教学、学习和写作

1957年,博伊德在《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通讯》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空中作战策略》的文章。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博伊德的教学心得、对课程的改进、在校任教期间的研究笔记以及对自己在朝鲜空战的经验总结。在这篇文章中,博伊德对以往美国空军推崇的华而不实的所谓“空战格斗”不屑一顾,并提出了自己的“流体分离”(Fluid separation)理论。

在博伊德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军队系统总是想决定一切。在各种条令中会对每件事做出详细的规定,列明每个动作应该有的反应,以及处理某种特定情况的方法。博伊德反其道而行之,他向飞行员们展示了新的飞行动作和策略,告诉他们如何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做出正确的决策。他自创了一些有关飞行队列的术语,“流体分离”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概念是指要给飞行员以一定的决策自由度。这是他首次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使用了“流体”一词,但并不是最后一次。他喜欢用科学术语分析军事问题。

也是在1957年,博伊德结识了弗农·斯布拉丁(Vernon Sprdling),此人绰号斯布拉,是一名二战时期的飞行员,曾经当过教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才搬到了离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不远的拉斯维加斯,自己在学校里担任文职工作。斯布拉和博伊德成为了好友,他帮助博伊德拟定教案,记录博伊德的思想点滴,并帮助博伊德把他的见解撰写成文,最终形成了《空战攻击研究》一书。斯布拉回忆,博伊德似乎天生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才华,他能够把很复杂的东西以不同的方式揭示得通俗易懂,从而让大多数人理解它。博伊德同时是一位善用比喻的大师,也是一位要求严格的教练,他永远不能接受学生们的胡闹。斯布拉讲过一件事情,在一次课堂上,一位学生连续提了三个荒唐可笑的问题。这位学生装作一本正经,实际上他提的问题只是浪费时间,目的只是想打断老师,在同学面前显耀自己。于是博伊德停下来盯着他说:“看啊,这个笨蛋!大家来这里学习,你却不停地问一些对大家没有一点帮助的荒唐的问题。现在,你要么马上闭嘴,要么滚蛋!”博伊德的话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那次之后,博伊德的课堂上再没有出现过类似问题。

1957年末,博伊德去了美国空军麦克斯韦尔基地,参加了由那里的军官中队学校(Squadron Officers School,SOS)举办的为期数周的军官训练课程。SOS的课程由两大部分组成:课堂学习和团队活动。其中小组活动,体育和竞争性比赛占据了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博伊德在课程中的排球比赛上表现出众,当然,一如既往的,他也在比赛中得罪了许多人。博伊德永远不会和平庸者和平相处。他热爱表现自己,也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再次回到内利斯空军基地时,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开始面临一场危机:它的主管部门将面临调整。空军训练 司 令 部(Air Training Command,ATC)和战术空军司令部(Tactical Air Command,TAC)都在争取对学校的控制。学校的优秀人员被挖走,整体工作被迫搁置。最终,TAC接管了学校,一名新的指挥官,中校佛洛伊德·W.怀特(Floyd W White),任命博伊德为学术部部长。1958年,博伊德正式开始了对空战战术的研究工作。博伊德之前写过一份《空战演习草案》,那是一部有见地的作品,但结构松散,而且不完整。博伊德和其他人一起重新编订了飞行员的课程、任务卡和训练内容。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博伊德不断完善,将《空战演习草案》发展为《空战攻击研究》,并于1960年首次发表。在1964年,他有发表了该作品的修订版。从那之后,这本书成为了美国空军空战手册的基础。很多飞行员,无论他是否知道博伊德,都把自己的成功归于这书中阐述的战术策略。有“40秒博伊德”的绰号的博伊德本人,被认为是这本手册培养出的最好的飞行员。

在回忆“40秒博伊德”的诸多打赌事件时,斯布拉提到了一个特殊的例子: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中国湖的哈尔·文森特(Hal Vencent),在内利斯向博伊德发起了挑战。他问:“我听说你能在40秒内击落飞在你身后的飞机,而且就此与人打赌?”博伊德说是的。“那么好,虽然我没有太多时间和多余的燃料,让我们还是约赌一次,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大本事。”

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驾驶着F8U“十字军战士”的文森特和驾驶证F-100“超级佩刀”的博伊德碰面了。在十秒钟之内,博伊德就驾驶飞机转到了对手身后。他们比试了三次,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我服了。”文森特说,“我会申请插班到你的学校。”

在学习过了博伊德指导过的飞行课程之后,文森特从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毕业并成为了一名杰出的飞行员。他以地对空测试第一名、空对空测试第一名和学术理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结束了自己的课程。

《空战攻击研究》

1960年夏天,博伊德面临有一次调任。在离开内利斯之前,有一项艰苦的工作等着他——为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特别是那些希望在临走前多学习一点他的知识的学员留下一些资料。他需要把他所有的笔记融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博伊德不知道该如何做到这一点,于是他找到了一位主管他的上校。在基地的咖啡厅,他对上校申请休假以完成这项任务,但那上校却当场拒绝。博伊德气得脸色发青,冲着上校大喊:“见鬼!我会用自己的时间去完成它。”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因这种行为受到军事法庭的惩罚。

他的好友斯布拉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博伊德可以口述他的看法和笔记,由秘书舒格斯小姐记录整理,再将其打印出来。他们先用蜡纸油印的办法将文章一章章复印出来,然后再去印刷厂打印。这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对于博伊德却是一个天赐良机:他终于有机会口述他的所思所想。博伊德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自己的思路概述一遍,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丰富他。最终,他把自己读过的各种手册的内容,数学书斋的那些公式,以及自己对演习训练的各种思考都融入了最终的文稿中,形成了最终的《空战攻击研究》。这是博伊德第一次成功的写作。斯布拉至今仍保存着博伊德当年口述时的录音。

《空战攻击研究》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这部书尽可能地为每个飞行员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可能应用到空战中的飞行动作。在为书稿配上精心画制的连续剖面插图,并做了精心的修订和丰富之后,《空战攻击研究》正式出版了,并在内利斯空军基地成为了飞行员的手册。在《空战攻击研究》之前,各种飞行手册本质上只是一个“策略袋”,各种飞行策略及相应的对策之间并没有逻辑关联。博伊德本人并不鼓吹任何一种策略,他一向主张,任何一种策略,只要能够取胜,就应当予以采用。博伊德的手册首次提出了空战战术的三维机动理论,此前飞行员理解的机动都是二维的。

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依然被美军所有的飞行员所重视。正如美国空军少校巴里·沃特斯(Barry Watts)所说的:“(博伊德的《空战攻击研究》涵盖了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战斗机战术,至今,这些战术依然被喷气式战斗机的驾驶员们所使用……在博伊德的著作诞生后,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才真正配得上‘top gun’的称号。”

《空战攻击研究》的手稿只有147页,但它却是一部指导空战战术的力作。它涵盖了飞行员几乎所有方面的知识:战斗机对抗、机动、 反机动、过顶攻击、如何执行攻击……所有这些都配有图解、计算以及诸多从未发表过的宝贵见解。

在这部书诞生后,美国空军将其列入机密。博伊德的上司告诉他,由于这部书太出色,他们不得不将其列为机密文件,并由此需要再编写一部手册。这让博伊德大发雷霆。博伊德后来回忆说“他们把它归为机密文件。他们竟然把他归为该死的机密文件!我不想让他们这么做,我要求他们解除保密。他们却告诉我:‘不行,因为你讨论是我们将要在实战中使用到的该死的战术。’我说:‘见鬼,如果你们要保密,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使用到它,那它还有什么用?’”

在被正式列入机密之前,这本书的六百本复印本流传了开来。封面上没有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名字,只有作者的署名:约翰·博伊德。复印未被正式列入机密的文件并不违反规定。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谁干的。

《空战攻击研究》中的大部分内容最终被写入了美国空军的《手册3-1》(现在被称为《主要命令手册3-1》),这是一本关于空战战术的手册。其中关于战术的部分全部引用自博伊德的书。在越南战争爆发后,许多在越南作战的飞行员曾打电话给博伊德,向他致敬,表示自己在越南的成功得益于博伊德的著作。这让博伊德深感欣慰。他是在33岁时,以上校的身份完成这部书的。这部书的问世,从某些层面讲,并非美国空军所希望看到的。

博伊德在内利斯空军基地和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传奇故事还很多,但完成《空战攻击研究》,是他在这一时期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博伊德的成功首先自然要归功于他个人的天赋、对飞行的热爱以及不知疲倦的学习,但同时,当时美国空军内部的开放氛围也成就了博伊德。博伊德大量的观点是在和同僚喝酒聊天时产生的,这在今天美国空军的气氛中就不太可能重现。今天的美国空军更关注科学养生、健康生活和保持飞行员的体重。很难想象博伊德能够在健身房中喝着胡萝卜汁,与同僚讨论出关于空战的精彩见解。对种种不太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包容,对各类不太符合规定的人和事物的宽容,让博伊德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佳话,而没有被人追究责任。

博伊德改变了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改变了飞行员的培训方式。他将单一的航空武器教学改为全面的战斗机飞行员培训。教学生涯同时也改变了博伊德本人,他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是他以前从未做过的。在完成《空战攻击研究》后,他发现思考和写作,是他解决某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后来30年的生涯中,博伊德不断重复着这一方法,并由此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博伊德改变了空战,空战也改变了他。

猜你喜欢

空战战斗机飞行员
1937年笕桥空战战果之谜
最强空战王
空战兄弟档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苏-35S战斗机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飞行员的酷装备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国产FBC-1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