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活为源,让科学更精彩

2018-06-26胡文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蚕豆灯泡电池

胡文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了科学学习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认为科学学习能够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可见科学教育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在孩子们科学学习方面应该注意什么?提供哪些支持,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讲过“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开展幼儿的科学教育中,我们还可以将目光转向孩子们的生活,努力捕捉生活中新鲜的、充满活力的材料,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对生活有科学的认识。

一、水上嬉戏的巧妙结合,让科学透出浓郁乡情

在科学活动《沉浮实验》中,只是几种简单的材料:木质玩具、塑料玩具、石子、玻璃球和水就引起了孩子们对水的很大兴趣。是啊,水对于孩子们来说每天都会接触到,于是从孩子们生活中的水出发,寻找孩子们感兴趣、好奇的现象,来激发孩子们动手动脑探究事物的能力。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河流的阻隔,现在孩子们看到的河水是比较浑浊、脏臭不堪的。通过谈话得知,孩子们也发现我们身边水环境被破坏的严重性,并有了想为净化水出一份力的愿望。于是根据孩子们的能力,以简单并易于孩子们操作为出发点,经过一番选择,最终准备了棉花、沙子、石头、脏水、塑料瓶等物品,请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对所准备的材料分层放入塑料瓶子中,进行过滤污水的探索实验,让水变干净。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实验,不仅简单掌握了过滤污水所需的材料、方法,也初步了解了哪种方法过滤出来的水最清,就是将细碎的石块、棉花、沙子堆积物,由下往上层层放置于一个塑料瓶内,将脏水通过这个净水系统,水就变得干净了。孩子们感知在体验操作活动所带来科学奥妙及无限的乐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净化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感受到自来水的来之不易。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并萌发爱护家乡、珍惜水的意识。

二、农耕文化的加入,让科学返璞归真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蔬菜),布置庭院,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种植是一种独特的科学教育途径,带领孩子们种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科学活动。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农村,祖辈们延续着自己亲手种植蔬菜的习惯,所以孩子们对于田野中的蔬菜如何种植充满着好奇。于是我们在幼儿园中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并发动孩子与家长朋友们收集家中的蔬菜种子,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来指导我们种植蔬菜。在这期间,孩子们从观察一颗颗种子的特征到发芽、移栽、长叶、结果实、收获,以及所用的不同农具等,都为孩子们带来全新体验。他们会自发地对各种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并用摸、闻、看、长期记录等方式去探究。如种植蚕豆,一开始孩子们进行发芽实验,第四天,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有裂口的地方长出一丁点儿芽,而一些前天没裂口的也开了小嘴,令孩子们疑惑的是蚕豆的种皮那么硬,它们到底是怎样做到让种皮裂开的呢?观察后发现,原来是用水泡使它膨胀而裂开的。渐渐地蚕豆的芽叶也冒出来了,孩子们摸了摸,感觉软软的。后来把它们移植到种植园中,在每天的照料与观察中,孩子们又有新的发现,发现了蚕豆的茎不是圆的而是方的。还帮它们量身高,发现它们长得非常快;结的豆荚里面的豆子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株上的也不同,有的豆荚中有两颗蚕豆,有的是三颗蚕豆。通过亲手经历而获得了对蚕豆知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种植园的创设让这些原本在孩子们饭桌上看到的蔬菜,与之有了近距离的亲密,孩子们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引发探索欲望,得到了图片、视频所不能展示的连续性的、亲身经历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们的科学活动走出活动室,走进生活,把科学探索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成为一项自由、丰富而趣味盎然的科学探索活动,返璞归真,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进行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不断丰富知识经验。

三、科技元素的豪华点缀,让科学紧跟时代步伐

孩子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现代的科技产品,如,孩子们玩的玩具就有很多高科技产品:会和你对话的玩具熊、能将玩具汽车自动传送到二层和三层的轨道汽车、会打电话的手表等等。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孩子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享受现代科技成果,同时也会产生好奇,他们渴望探索了解这些现代科学技术。

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探索科学现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的科技玩具。如在活动《让小灯泡亮起来》中,我提供电线(两端露出铜线的头)、小灯泡、电池一节、记录纸,孩子们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看看怎样连接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探索中,有孩子将电线的一头放在电池的负极,将灯泡放在正极的,有的将电线的一头放在电池的负极,电线的另一头连着灯泡……当然这些方法都没有成功。虽然一次次地失败,可孩子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反而更加兴奋,要去尝试成功,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电池上的奥妙:“老师,为什么这个电池的一端是凸出的,而另一端是凹进去的。”“老师,这个电池上怎么有‘+‘-的标记啊?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个实验孩子知道了电池上“+”“-”表示的是正负极,也知道怎样使灯泡亮起来。孩子们沉浸在灯泡发亮的喜悦中。

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一个科技小制作,鼓舞着孩子们讨论科学技术的未来,萌发孩子们运用科技服务生活的愿望。我们大可以让孩子们的科学探索与这些现代科技元素结合起来,选取那些适应时代变化、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并能为孩子们所能理解的内容让孩子们进行科学活动。

总之,幼儿的科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科学知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思想,也对我们解决引领幼儿探究式学习科学知识具有启发意义。人们的吃、穿、住、用、行,任何一方面都有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我们应将生活作为孩子们科学探索的源泉,通过从平凡的生活中选材,寻找那些幼儿关注、感興趣、喜爱的内容,挖掘其中包含的价值,让孩子放松、主动、愉快地进行科学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蚕豆灯泡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灯泡创意秀
穿在身上的电池
蚕豆花开
且将蚕豆伴青梅
蚕豆花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