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的无限魅力

2018-06-26王咏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乡土家乡美术

王咏梅

为适应现行的我们小学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理解及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我们在美术教学中立足本土,使“乡土美术”资源进入课堂,以美术的形式切实传承本土文化。

一、南唐二陵乡土文化的探寻

1.以山水为主的景观江南地下宫殿南唐二陵,有众多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学生实地拍照与网上查找资料对比

通过对比由学生来说一说钦陵玉顺陵各自的特点。

李昪钦陵因建于南唐国势强盛时,故规模较大,随葬品较丰富;李璟顺陵则建于南唐国势衰弱时,规模略小,随葬品亦不丰富。

让学生从图片中分析二陵的内部结构。

根据学生的讲述,教师进行总结。

李昪的钦陵,分前中后3个主室及10个侧室。前中室为砖砌,后室为石筑,均为仿木结构,在墓门上和壁面砌凿出柱、枋和斗栱,上有彩绘。后室顶部绘天象,地面刻凿象征地理的河川;进门处上方刻双龙戏珠,门两侧有披甲持剑武士石雕像。李璟的顺陵有前中后3个主室和8个侧室,均为砖筑。内部结构简单,无天象河川,也没有双龙戏珠和武士石刻。

2.以人文历史为主的南唐二陵旁的宏觉寺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也是南京的一处名胜古迹

宏觉寺优美的景色,请学生用看图片讲故事形式进行一次比赛,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乡土文化的无限魅力

1.乡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们能从熟知的乡土文化中感受家乡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情怀,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的双眼。把能用到美术创作中乡土教材带到课堂上来,可以得到很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南唐二陵当地自然资源是很好的材料,在以自然环境为创作引导,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鼓励同学们就地取材,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创作出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同学们在了解家乡文化可以用不同作品方式表现。

学生用自己的作品展示出家乡的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对家乡美的意识随之得到加强。

2.风土人情淳朴的美就在学生身边,在自己的家乡。家乡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文化习俗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到他们之中进行采风,感受着古老浓郁纯正的民间文化,如果能实地采风教学,这样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种美术活动同学们对南唐二陵的悠久历史文化会有了更深、更全面的接触和认识。

虽然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认清乡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就能顺利地跳出纯艺术的小圈子,进入美术乡土文化的大环境,注重学习欣赏这些纯朴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乡土美术创造了生活和美,反过来生活和美促进乡土文化的发展,正是这种密不可分的重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竭力去开发我们身边的美术资源,使农村美术教学更富有生气、更富有活力。

三、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多样灵活的乡土美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是进行乡土文化引入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

1.教育者应该做到的是努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像观众一样听,而在乡土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让学生主动深入到实践生活中,多动手、勤动脑,尽可能多地搜索相关乡土文化的资料、信息,然后放到课上来交流、探讨,发现乡土美术的特色和风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认识乡土文化的历史、发展、现状,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到生活中加以运用,去创造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在打破传统的学习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

2.让学生在参观与欣赏中领略乡土文化的魅力

在我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已经清晰地反映出学生对乡土美术的兴趣,学生在小学阶段好奇的天性,使他们非常喜欢在上乡土教材时去实地参观调查。但由于南唐二陵距离学校较远,组织学生集体去参观也不可能,只能布置一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在节假日去拍照、写生。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去过,就回家上网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整理出实地拍照图片、写生画稿、下载图片、橡皮泥捏制的小泥人和地下宫殿,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陵墓石刻、园林建筑、陶俑雕刻、五代画家周文矩作品为研究内容。教师对当地美术文化的流传、演变过程和遗存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同时与美术教育进行了有效勾连,生发出许许多多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收获了令人欣喜和鼓舞的众多研究成果。学生作品展示形式有摄影、写生画、想象画、手工作品等形式多样。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任务安排,在上乡土美术课程的时候,适当组织学生到当地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作坊、艺术家的工作室或当地风景区等地,现场观摩和欣赏艺术作品与自然景观,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努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南唐二陵遗存的乡土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石刻、石雕等朴素的作品构成乡土美术作品,又是如何质朴、土气,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特色。这些乡土美术作品,也同样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下诞生的,优秀的作品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在欣赏感悟作品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

五、课后反思、

【反思一】南唐二陵这节内容在三年上的时候采用了观察写生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但发现这方法并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地下宫殿”特点及周围园林式的幽美景色,难度太大,问题得不到解决,只是停留于形式,学生画完后还是有很多困惑,但学生对作业形式非常感兴趣。在本课中我又采用了长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共同完成作业。但课堂气氛没有我预期的效果好,学生作品显得有些呆板。一、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一种多元的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学生对评价的信任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通过课前写生及资料的收集、课堂上的学习,同学们对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已不再陌生。认识江南地下宫殿的文化,引出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美术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想法,如“从小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校开设历史讨论研究型课程”等,一个个金点子充分体现了学生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在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抵制了不良文化的影响。

【反思二】在乡土教材陶俑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依赖有限的教学资源把美术知识和图片资料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借助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在教学陶俑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有趣的陶俑艺术,多途径收集图片、光盘、实物等资料,教师则查阅相关网页,下载有关的陶俑教学信息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武士俑、侍从俑、舞俑对比欣赏。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丰富了欣赏内容,增加了欣赏兴趣,培养了欣赏能力,激发了创作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以各地的陶俑知识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这就更大大充实了教学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欣赏能力。

因此,在我看来,乡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教师自己,这是一个教师的自我生命和养育自己家乡发生精神联系,从而获得有意义的、有益的嘗试,并由此而确立一种新的生活目标和价值。做一个乡土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做学生精神家园的营造者与守护者,真正成为学生童年时代神圣美好记忆中的一个永恒的瞬间。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乡土家乡美术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