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游戏者身份下的体验式园本教研

2018-06-26韩燕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园本研讨身份

韩燕燕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存在方式,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则,有一套自己能够理解和运用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教育者只有读懂幼儿,成为一名“局内人”——游戏者,才可能准确了解儿童的语言和行为。因此,游戏者身份是教师走进儿童的重要途径。

对教师而言,游戏者身份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幼儿成为“伙伴”关系,让游戏精神落到实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强调幼儿教师游戏者身份不仅有游戏的外在表现,而且更应该具有游戏的内在精神品格。因此,我们开展体验式园本教研,以游戏精神为引领帮助教师游戏者身份的确立。

一、情景再现,确立研讨主题

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它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保障了教师在实践成长中的权利。但以往的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教师也是灌输式地接收理论学习。为了更好地确立教师游戏者身份,让教师在相互尊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了解儿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每次的研讨问题都来源于现实中的真实状况。如幼儿晨间体锻活动,我们有行政组拍摄的活动巡视照片、教师拍摄的幼儿活动视频,还有年级组老师用表演的方式真实演绎幼儿活动的状态等,情景再现了幼儿体锻活动的现场。这样的方式在呈现过程中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忍俊不禁”:原来我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是这样的、原来这个幼儿需要我的帮助我却忽略了、原来这样的组织方式让孩子有了较多的消极等待时间——情景再现给教师们带来了笑声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了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组织晨间体锻活动。通过现象看本质,用有趣又真实的方式准确定位大多数教师共同关心的、具有普遍性的真问题,并以真问题为核心来确立研讨主题,旨在借助园本教研场突破游戏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也让“研”真正为平时的教育工作服务。

二、现场体验,梳理研讨内容

在对幼儿园户外体锻的问题研讨中,我们一再强调老师们要学会关注孩子的真正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们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大都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投放。有的投放后,很少关注材料是否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为此,“游戏体验”便成了我园课程游戏化推进中产生的新型教研活动模式,用儿童立場反思各类游戏活动的推进,把教师置身特定主题的游戏场,让教师在亲身游戏中感知游戏的魅力。我们通过开展“今天我当一回孩子”“找回快乐的童年”等教研活动,让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在参与体验的具体游戏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悟,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幼儿的真实需求和游戏材料的有效性。如,确立了晨间体锻活动的研讨内容,各相关责任班级会根据小组讨论的内容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进行适宜的改造,对材料的提供进行更改和完善。在各区域调整过后,我们所有的老师将以儿童的身份进行现场的游戏体验,从材料的取放、同伴的合作、玩法的创造等多方面去感受儿童的游戏世界。因为教育缺乏的不是“教师的大脑”,而是“孩子的心灵”,教师只有蹲下身子,以游戏者的身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和心理需求。这样的游戏体验不但让教师寻找到了研讨内容的问题所在,也让教师们把自己当成幼儿,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学习的过程。

三、游戏助力,感受研讨乐趣

在进行了现场游戏体验后,教师会结合《指南》及平时观察实践,探讨各类游戏的玩法或指导策略,优化教师游戏指导理念,进而深入践行游戏精神,助推“课程游戏化”进程。但是在研讨过程中,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各有不同,有的教师善于反思总结,有的教师可能知道怎么做但不善于表达,因此,我们通过多样化、游戏化的活动形式鼓励每一位老师发表自己的想法:一是小组讨论后用游戏的方式推选交流人,就研讨问题各小组进行分析反思,找寻更好的组织策略,然后各组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推选一位教师代表小组进行交流。这样的方式因为是集众人所思,所以交流者往往能侃侃而谈,而且能够谈得比较深入、全面。二是用游戏指定个人交流。因为在一开始的研讨活动中,有一部分教师不太善于表现自己,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总害怕自己讲得不对,因此 “击鼓传花”“照片中奖”“幸运说说”等游戏都被引入到研讨活动中。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位教师都会去认真地思考问题,给了她们更多讲述、表达的机会。一段时间下来,教师的交流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更愿意主动表达了。三是“点兵点将”结对交流。针对研讨问题我们会请非骨干教师先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由她自己邀请一位骨干教师进行点评,进一步阐述观点,补充说明,这样的方式让年轻教师能学到老教师身上更多、更好的经验和做法。

四、归纳提升,收获研讨实效

以游戏者身份进行的体验式园本教研让教师在真实情景中亲身体验——反思自身的感受——形成问题点——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前后转念的碰撞。打破了以往培训活动较为严肃、单一的形式,将游戏、互动融入整场研讨活动中,使活动变得较有吸引力,让研讨活动“活”了起来。当然,研讨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问题,如活动的组织者既要扮演好倾听者和回应者的角色,认真倾听和积极回应,为教师提供一个话语表达的空间,为整个研讨活动营造民主、愉悦的氛围,又要能聚焦研讨重点,及时发现问题,提炼和总结教师们的观点。现场研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教师发言过于零散或泛化而无法深入讨论的情况。这也需要组织者或是资深型经验教师及时将散点式的问题加以有机整合,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研讨的方向,为深层次的专业回应做好准备,让参与的老师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体验式培训开启了教师学习和思维之门,“游戏者身份”也使教师由被动地接收转变为主动地探索和建构。在情景模拟、角色换位、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巩固了“我和孩子一样高”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了要“重视和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同时还使教师对“游戏者身份”有了新的认识。以“体验式培训”为载体,努力创设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环境,能够使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教研能力在体验活动中不断得以提高,从而推动园本培训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园本研讨身份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跟踪导练(三)(5)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