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2018-06-26孙桂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祭灶灶王爷粽子

孙桂芳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在世代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民族的标志,同时也是民族的骄傲。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加以开发,使之转化为校本课程的资源。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可教材体系”。笔者也积极响应,申报了相关课题研究,希望“传统优秀文化”所蕴含的正能量能充分发挥,给同学们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以下浅薄认识。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众多传统文化中,节日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腊八节等。有专家提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饮食娱乐文化资源,第二是风俗利益文化资源,第三是道德亲情文化资源。由此可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价值资源,均包含在人们亲身经历的节日习俗中,由此可衍生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美术教育资源。

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节日文化正变得越来越简化,甚至在学生一代缺失。大部分学生在节假日期间不是吃就是玩,至于节日的文化内涵则一无所知。2005年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由此可见,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是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和桥梁,是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肯定传统节日、创成传统节日的重要途径,同时能够补充国家国标课程设置中没有涉及的部分;另一方面学生基于对节日文化所进行的美术创作,也是其认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审美的一种体现。

二、传统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两方面

传统节日文化的展现有两个方面: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这两者密不可分。文化内涵指该节日的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家庭亲情、社会伦理。比如,春节要全家一起吃年夜饭,代表着团圆美满。艺术表现指该节日相关的物质上的表现,通过实物表现精神层面。比如,过年的时候人们在窗户上贴上窗花,这就是剪纸艺术。

我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从同学们最熟悉的几个节日入手。比如《春节》一课,我打算让同学们创作幅表现节日气氛的美术作品。课前我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春节起源于商代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我选取了腊月二十四的祭灶活动作为活动的落脚。有非常多的孩子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个风俗,更是增添了几分好奇。课堂上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祭灶的由来,祭灶时要进行哪些活动,不同地区的灶王爷在形象上有什么差别。在授课过程中大家对一张灶王爷抱着一只大公鸡的图片展开了讨论。有的说鸡代表吉祥,灶王爷抱着鸡表示他要保佑百姓吉祥如意;有的说这个鸡是让灶王爷带到天上送给玉帝,让玉帝知道老百姓丰衣足食。激烈的讨论之后,我把作业布置下去:创作一个灶王爷的形象,表现出祭灶的场景。因为有了对祭灶这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同学们创作起来非常轻松,最后作品创意十足,百花齐放。有一个同学创作的灶王爷左手拿着一部手机,右手提着一包小时候吃的麦芽糖。他跟我们解释说是希望灶王爷能告诉玉皇大帝人间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日子过得像麦芽糖一样甜。同学们听后纷纷为他的创意点赞。这说明这个同学不仅对祭灶这个传统节日习俗有了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是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传承创新,并且认同节日习俗所蕴含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内涵。

在艺术表现方面,我从大家都熟知的端午节入手。校本课程的落脚点着重放在艺术表现上。因为端午节有丰富的物质表现资源。比如赛龙舟、包粽子、戴香囊等等。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质资源。我请同学们准备了煮熟的鸭蛋,大家进行画彩蛋的活动,线描画、水粉画,同学们在小小的方寸之间进行着艺术创作。彩蛋画好后,我请他们保存起来,待到立夏那天,再带来跟同学们一起玩传统的斗蛋游戏。一节校本课程活动课,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立夏”这个节气的习俗。包粽子这个习俗的表现,因条件所限,我换了一种方式进行表现。我们师生一起用折纸的方法来制作立体的粽子,将长条卡纸以直角三角形的形式包裹折叠,形成一个立体的菱形,再进行装饰。同学们有的直接在“粽子”上画出裝饰的图案;有的找来布头进行包裹,再将粽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成一串,饰以流苏。一串串别具一格的“粽子”给校园增添了一道风景。同学们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知识面得到了拓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寓意,多了从抽象到具象的认识。也多了继承和传承的主动性。

三、结语

在利用传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中,笔者以了解为出发点,以传承为目的,结合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从确定节日—了解节日—通过节日进行创作,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表象到内涵了解传统文化,从单一到全面认识传统文化,从继承到创新传承传统文化。发现美术活动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活动创作出有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在校园里进行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祭灶灶王爷粽子
好吃的粽子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灶王爷的“脸谱”
关东糖
闽人祭灶大不同
敬灶王爷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