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 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

2018-06-26傅栋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凤仙花表象蜗牛

傅栋梁

科学课程的学习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实践探索成为学生的常态。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三大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在书本中探究,还应该在生活中继续探索。

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因此,将科学教育融入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并利用科学思维进行创新,应该成为科学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人腦中存储事物的表象越丰富,课程越能呈现出生活活力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科学课程教育回归生活的源头。表象的建立要依赖于生活实践中的经历。表象越丰富,课堂生成的对话、活动、实验就越精彩。比如在教《土壤中有什么》一课。在导入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在泥土中看到哪些东西呢?因为泥土是学生都玩过的,所以很容易就回答出小石子、沙子、树根、树叶等等。再有更细心的同学会回忆出泥土中还有蚯蚓、蚂蚁、甚至有同学看到过动物蜕下的皮,还有的同学说放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菌。这些都是源于生活的经验。再比如《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让学生猜测,光是怎样传播的?生活中哪些例子能够证明你的观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到在夜晚开摩托车,只有前面的道路能够被照亮,光可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有东西挡住的时候,光好像穿不过来,也不能拐弯照过来,光应该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同学们回答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在脑海中回忆出自己玩泥巴、骑摩托车、观察光的时候的过程。书上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立体。这样静态的文字就会变成一幅幅玩的时候的画面,学习充满了乐趣,课堂也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增加了生命活力。

实践表明,学生生活实践获得的表象是最有效的知识建构材料。让科学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就能源源不断地给新课程输送养分,让新课程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疑问越多,越能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敢于质疑,是一个优秀科技人才必备的品质。研究表明,生活实践是激发提

出问题和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在生活实践、科学探究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

比如在《声音的怎样产生的》一课,首先听听各种声音,猜测是谁发出来的,然后让学生发散思维提问。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大有小,我们的声音为什么不一样?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这些问题中,感受到了学生对声音产生了兴趣,想更多地了解神奇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再比如喻伯军老师执教的《公平杯的秘密》一课,老师首先带来了一个奇特的杯子,公平杯,为什么叫作公平杯呢,往里面加一点点水,水不会从下面的小孔流出来,但是加很多水以后,水就会从下面的小孔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感兴趣,这时候,老师让学生猜测,学生回答很精彩,有的说是上面那个龙有小洞,有的说可能是中间的支柱有小洞,有的说中间支柱下端有小洞,猜测后老师再揭示其中的奥秘。在猜测的同时,学生一定是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不管对错与否,学生对这个公平杯产生了兴趣,为接下来制作一个公平杯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告诉大家这在科学上叫作虹吸现象。质疑----揭示谜底-----制作-----现象解释。学生不仅了解了虹吸现象,还积极参与了整个科学探究活动。

在问题的引领下,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并且学会了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

三、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种植、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培养,不如说是陪伴。陪伴教育的效果是说教方式无法比拟的,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在教《蜗牛》一课时,我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认真观察了一段时间蜗牛,从开始在校园找蜗牛,到利用泥土、树叶,给蜗牛造一个家,到傍晚给蜗牛喂食青瓜菜叶,第二天清理蜗牛的粪便,再到观察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我们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四周放上不同的食物,菜叶,有橘子皮、苹果、花、白菜、青菜等等,看看蜗牛喜欢往哪个方向爬。在一系列的观察实验中,学生跟蜗牛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直到12月份天冷了,一位同学说我的蜗牛死了,表现出很悲伤了感情,我安慰他说,其实没有死,蜗牛只是冬眠了。他这才破涕为笑。可以看出,在培养观察蜗牛的同时,学生也跟蜗牛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再比如《种植凤仙花》一课,我让孩子们回家自己种植凤仙花,然后带到学校里来观察。学生就利用材料袋里的种子回家种凤仙花。我们把凤仙花放在科学实验室的窗台上,每天定时给它浇水,深刻记得一名同学,特别爱护自己的凤仙花,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浇水,看看它变化了没。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凤仙花长出了第一片叶子,然后慢慢长大,开花结果。在照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关心,他的无微不至;可以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株花,这其实就是一个生命,一个伙伴。这种情感是书本上的文字无法传递的。

综上所述,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符合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提高了新课程的有效性,让课程焕发活力、培养了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单位:绍兴市孙端镇中心小学 浙江】

猜你喜欢

凤仙花表象蜗牛
入骨三分凤仙花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蜗牛说
小蜗牛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蜗牛(共3则)
蒙药凤仙花的显微鉴别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蜗牛
饮料瓶中的凤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