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猜想走进科学课堂

2018-06-26刘慧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铁块橡皮泥木块

刘慧

任何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它都离不开猜想;猜想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了猜想就没有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在小学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往往就要让学生进行无数次的科学猜想,猜想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它同时又是学习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让学生在学会观察后猜想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或现象的开始,学生只有经过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本质特征。科学现象的认识离不开学生的细心观察,通过观察才能让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科学现象,从而对科学现象能够获取全面而又系统的认识。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科学教师就要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客观事物或科学现象,让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而后引导其进行科学猜想。

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物体: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钢管、玻璃、铜丝、铅丝、铁丝、卷笔刀等20多种。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大小、颜色,感知他们的轻重,依据已有的经验等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观察;接着让学生们进行交流把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再接着让他们依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科学性猜想:猜想哪些物体是导体或是绝缘体,并进行表格填写归类,最后进行分组实验。

让学生观察、分类后进行科学猜想,既让学生有了猜想的科学基础,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习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验分析后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最有说服力的过程,也是学生最想亲历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的智慧往往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不断增长的,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在学生的活动中逐渐得到培养的。小学科学的学习往往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实验、发现科学结论的过程。科学教师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实验后进行猜想。

比如我在教学《物体的沉浮》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木块、塑料泡沫、回形针等分别放入水中;通过这观察,学生知道了哪些东西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纠正了学生一些错误的猜想。我又进一步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把两个大小相差很大的橡皮泥或者是铁块放到水中它们是一个沉、一个上浮吗?”由于受这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学生或许会猜想出:大的下沉、小的上浮。于是我又让孩子们分别把大小不一样的塑料泡沫块和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物体的沉与浮与这个物体本身的大小无关。在这样的实验中,当时有很多学生怀着质疑的心理,于是想方设法地去寻找一种证明自己想法正确的操作方法,但最终还是达成这一共同的认识。

学生在动手实验后萌发猜想,又在动手实验中验证猜想、再猜想,使动手实验与合理猜想巧妙地融合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又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新知识的再生成过程,大大增强了科学课堂的特有魅力。

三、让学生在类比归纳后猜想

归纳是从一系列具体的事物中概括出这类事物的一般属性或原理,归纳是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手段,是发现科学原理的途径。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代表性的事实或现象,从一些简单的、特殊的现象中寻找到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属性,通过类比归纳后获得相应的猜想。比如:我在教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我又把这些实物做成体积大小一样的来实验研究。先让学生把1立方分米大的塑料泡沫块、铁块、木块、橡皮泥分别放到水中观察他们的沉浮,接着把这些实物的重量称了一下,写好记录。然后让学生猜想:因为塑料泡沫块和木块比较轻,所以会上浮;而铁块和橡皮泥的重量比较轻,所以会下沉。我接着又让孩子讨论:橡皮泥和铁块一样大,为什么橡皮泥下沉、铁块也下沉呢?塑料泡沫块和木块的体积一样大,为什么两个都上浮呢?为什么不是一个上浮一个下沉?最后孩子讨论得出结论:,看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应该与水的重量作比较。于是我又用量杯量出和这些物体一样体积的水来称,让学生分析这些物体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作比较。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归纳出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体积相同的物体和水,物体的重量比水大时,物体下沉;物体的重量比水轻时,物体就上浮。起到了分类比较,引导归纳猜想的作用。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后归纳,而后猜想验证,由自己发现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而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视野。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营造猜想氛围。要相信学生,积极为学生创造猜想的时空,鼓励学生提

出不同的猜想,允许猜想错误,对敢于猜想的同学要积极表扬。

(二)启发猜想生成。在学习新知时,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思考,并说出自己是怎样猜想的,使学生猜想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三)提高猜想水平。猜想是否正确,要通过检验才能证明,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操作实验、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证明,发现知识,获得科学结论。

(四)培养猜想习惯。学生的猜想习惯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养成的。学会猜想、养成习惯对于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影响,更是孩子创造力培养的良好开端。

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有想象,敢想敢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抓住恰当时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猜想,这樣的科学课堂才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泗阳县王集镇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铁块橡皮泥木块
铁 匠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做个橡皮泥爸爸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借像皮泥
紧扣“不变量”灵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