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运用于 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势

2018-06-26王晓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探究

王晓洁

小学 福建】

在信息技术风靡全球的潮流下,将信息技术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已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为了创造优秀课堂,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通过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平台,发现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有以下优势:提高课堂内容直观性、提高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学生对课堂回应的积极性。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收获新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老师一直求索答案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课堂内容直观性

(一)打破时间限制。比如观察植物的一生,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观察完全的内容。如果在课堂上通过亲自试验就能观察出来是不合逻辑的,更是天方夜谭。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哪些途径将植物的生命从一颗种子发芽开始,到长成幼苗,再经历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在一堂课上呈现出来?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做到。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将相关视频资源下载并应用在课堂上,不仅节约时间,也将植物的一生清楚地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当他们自己去种植一种植物时,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去验证会有新的收获。

(二)打破空间限制。宇宙总是给人神秘之感,宇宙有多大,我们处在浩瀚的宇宙中哪个位置?我们星球附近的星球和地球是如何运转的?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在哪个位置?关于宇宙,单凭老师传统教学中的一張嘴就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遨游天际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从何开始想象。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太阳系》一节内容需要同学们对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进行建模,根据课本给我们的数据,正确建模所需的场地极大,校园内根本无法实现。此时,一个由美国人录制的、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太阳系建模视频给同学们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也加深了他们对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绕行轨道的认识。

(三)打破材料限制。在三年级上册《砖瓦和陶器瓷器》一节中,学生需要比较这些材料的软硬度、柔韧程度及其吸水性。然而,在城市里,虽然瓷器常见,陶器在一些陶艺店可以找到,但是瓦片要找到并非易事。信息技术的运用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通过Flash动画模拟实验,将实验效果展示出来。三年级学生对视觉刺激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三种材料的性质特点由此被学生了解。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准确性

科学是一门始终在探索追寻和验证挑战真理学科。实验操作是找寻答案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将课堂中至少百分之四十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然而,对于我校中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平时简单的绑鞋带都难以完成,所以实验操作能力急需学习和提高。微课,是一种有效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手段之一。在四年级上册《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节中,教师在两个班级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在1班同学开始实验前,教师播放课前录的微课,微课中语言叙述的同时进行各步骤实验操作,并在容易犯错的地方多加语言提醒;2班只是在教师用板书加讲解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每个班的人数均为54,各分为九个实验小组。从表1“各班完成《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情况”可知,微课能对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技能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演示,降低了实验难度,学生对操作流程心中有数,由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可见,微课在解决学生实验不规范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适当的微课加入不仅优化了老师的教也促成了学生的学,让课堂更为高效。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学生交流分享的积极性

在五年级课外扩展课《生命之水》中,除了运用电教平台,还通过互联网以“希沃授课助手”软件为中介将手机与电脑连接起来。这节课与平常不同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教师用手机就可控制课件,不需要用到鼠标,还可以随时批注;另一方面是手机拍摄的画面(图片或视频)可以实时投影出来。课上,学生需要通过pH试纸在水中显现的颜色来检测天然水和纯净水的酸碱性。学生对这个“神奇”的试纸充满兴趣,当亲眼看到试纸放入天然水和纯净水分别呈现两种颜色时更是惊讶不已。这种视觉上的震撼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灵活性得到激发。灵活性 ,指的是学生思维不会在教材的桎梏中停滞不前,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分析出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有趣的部分,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在《生命之水》中学生并没有局限在教材之中,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探讨自己喝的水是什么性质”为主题,积极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将更多的探究成果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实验现象出来后,教师将一位学生的探究结果展示在屏幕上,其他学生觉得此交流、分享环节十分特别“像现场直播,上电视的感觉”,因此更多小组的同学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大家分享,激发了更多同学参与实验探究的热情。

四、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让课堂不再是仅有声音和粉笔字,而是图片、动画、视频、声音多媒体的综合存在。如此多方面的组合可以将一个复杂内容简单输出给学生,充分发现并显示出信息技术给我们课堂带来的亮点,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也对老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珠海市香洲区甄贤小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