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观察

2018-06-13齐玉晨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5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炎胆囊

齐玉晨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胆结石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黄疸、胃肠道不适、寒战、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胆囊胃肠道瘘、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笔者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应用于胆结石治疗,并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接治的胆结石患者106例,均经临床诊断、逆行胆胰管造影、腹部B超检查确诊,排除具有腹部手术史及腹膜炎、腹腔感染、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急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21例,女32例;年龄29~71岁,平均(50.14±6.57)岁;病程1~9年,平均(5.78±2.95)年;单发结石31例,多发结石22例。治疗组男18例,女35例;年龄26~73岁,平均(49.83±7.09)岁;病程0.5~10年,平均(6.24±1.53)年;单发结石34例,多发结石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等检查。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1 对照组 给予MC治疗。术前于超声引导下确定胆囊位置,患者经麻醉后取平卧位,在其右肋缘下方做一长约4 cm的切口,切口腹壁直至腹腔;应用深窄小直角与小S型拉钩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借助拉钩显露胆囊和其与附近组织的解剖关系;分离胆囊附近的粘连组织,露出胆总管和胆囊管,7号线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并于胆囊底部向颈部分离胆囊腹壁浆肌层,剥离胆囊,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将胆囊提出后压迫止血,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2.2 治疗组 给予LC治疗。患者经气管插管麻醉后取头高脚低位,在其脐缘做一弧形切口,借助布巾钳提起两侧的腹壁后将气腹针插入其中,建立CO2气腹,维持气腹压约11 mm Hg(1 kPa=7.5 mm Hg)。置入腹腔镜对腹腔进行探查,并于腋前线肋缘下约2 cm和左锁骨中线处做一长约5 cm的切口,于剑突下约3 cm处做一长约10 cm的切口,分别于这两个切口置入5 mm、10 mm的套针;分别于剑突下、中线肋下、肋前的套管中置入电钩、抓钳、冲洗器,腹腔镜下将胆囊充分暴露,分析胆囊的血管分布情况和解剖结构特征,钝性分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应用钛夹和生物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远近两端,电凝钩切断胆囊动脉。最后参考患者自身情况和手术情况逆行或顺行切除胆囊,并于剑突下的穿刺孔中取出胆囊,消除气腹,缝合皮下,创可贴贴敷切口。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比较分别采用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两组胆结石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术后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术后共出现并发症3例,占5.67%,对照组术后共出现并发症10例,占18.8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治疗组(2=4.296 1,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胆结石又称为胆石症,是指结石出现在胆管或胆囊等胆道系统中的疾病,依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胆管炎和胆囊炎[2]。胆囊中出现结石后,胆囊黏膜持续受结石刺激而引起胆囊炎症,并且当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或颈部后可导致继发感染,引发胆囊急性炎症或胆囊癌。本病的诱因包括性别、年龄、遗传、手术史、喜静少动、体质肥胖、不吃早餐、餐后零食、肝硬化等。其发病机制学说包括:①胆汁淤滞致使其中的胆固醇过饱和析出,出现结石;②胆汁中的促/抗成核因子平衡被打破,致使形成胆固醇单水结晶;③胆囊动力功能紊乱。另外,炎症时脱落的虫卵、蛔虫残体,上皮或渗出的细胞均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而加快结石形成速度。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前者主要包括溶石疗法、强化排石疗法、体内碎石疗法等,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无法彻底清除结石,或治疗后仍有碎石残留,增加了复发概率,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3]。传统的MC虽然可彻底切除病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术后可迅速恢复、无需应用特殊设备等优点,但该术式要求医师具有较高的手术操作技术和较丰富的手术经验,并且术后会出现较多并发症,不仅导致患者疼痛,还增加了其经济负担[4-5]。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LC的适应证也不断拓宽,已从单纯治疗胆结石拓展至治疗无结石胆囊炎、胆囊隆起样病变等复杂疾病[6]。

本研究对比分析MC与LC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认为LC具有如下优势:①微创:可减小创口面积,使创口美观,术后不会遗留较大瘢痕,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②手术时间短: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以高效的手术操作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③具有更加清晰的视野:相对于MC,LC可借助腹腔镜完整地观察腹腔内部情况,术中基本不会损伤或刺激其他脏器,有利于患者术后迅速恢复肠胃功能[7-8]。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相对于MC,LC具有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LC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不适用于体质虚弱或高龄患者,治疗费用也相对昂贵,因此,应参考患者的年龄、体质、经济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术式[9]。

综上所述,LC治疗胆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术中出血量,迅速恢复胃肠功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纪跃.腹腔镜切除胆囊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280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6):723-724.

[2]谌彦军.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7):159-160.

[3]宋卫东.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1-42.

[4]晏泉,高夫生.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蛇志,2016,28(4):439-440.

[5]李才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53-154,157.

[6]孙春光.腹腔镜与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13):2754-2755.

[7]张立明.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3):2777.

[8]王强,张卫东.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新疆医学,2016,46(8):1020-1022.

[9]李志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4):422-424.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炎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