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2018-06-11何剑康夏晨阳杨俊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教学评价问题

何剑康 夏晨阳 杨俊

摘 要: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评价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表明:教学评价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目前教学评价存在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评价,轻反馈;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评价等问题。并提出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等建议。

关键词:教学评价 对策 体育专业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b)-0181-02

1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学评价的作用

1.1 导向作用

教学评价对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中教学评价往往成为了引导教师和学生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的组织大多都是以完成教学考核评价中的标准而展开的。这种导向作用在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

1.2 激励作用

体育专业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到激励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标准就会激励学生努力到达目标,争取得到优异的成绩[3]。例如,在篮球技能考核标准中一分钟投进多少次可以达到满分,投篮投进多少次可以得到多少分,这就会使学生将这个作为要达到的目标,激励其进步。

1.3 检验教学效果

检验教学效果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的基本价值[4]。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判断学生通过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是否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体素质是否有了本质性的提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可以使任课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 体育专业人才教学评价问题

2.1 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形成性评价

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最后的环节,处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末端。但是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评价中,大多数以期末考试的方式为主,以期末考一次考试结果作為评价依据的问题。而在评价中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然而,在实际中仅仅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

2.2 重教学评价,轻教学反馈

目前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注重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将教学评价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评价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终点,这就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全部作用。然而,忽视了将教学评价结果向学生及时反馈。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就会大打折扣。

2.3 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评价

在体育专业人才教学评价中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体,教师承担了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学评价实施等全部工作,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做出客观的评价。而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往往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这种过于体现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主导权而不能将学生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其实这也是一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2.4 重视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经常出现了将评价标准建立在体育专业学生之外,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对评价标准,这就表现出不能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2.5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实践能力评价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在评价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的评价,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中,大多数是采用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形式来开展,而技能评价中主要采用的是技术动作评分和达标评分。这种类型的评价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都有所掌握,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却忽视了。

3 我国体育专业人才教学评价的改进

3.1 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专业是一个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应该在理论知识评价和技能教学评价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评价体系太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评价,在这样的导向下则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而技能掌握不足,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会由于技能掌握不扎实不能完成基本的动作示范,影响教学效果。

3.2 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教学评价中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主导一切的现状。构建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的多元化模式。改变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有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学评价不应该是任课教师自己的评价,也应该听取同行或者教学督导员的评价,通过同行专家的评价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3.3 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体育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本质上来看,体育专业本身也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但是长期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的定式思维已经严重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形成。很多体育专业毕业生,自己掌握文化知识和运动技能,但是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却成为了其“短板”,如果这个短板不能得到补充将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3.4 绝对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中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学校、各个地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我国高校地域辽阔,高校众多,教育质量的评价也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仅仅对其进行绝对评价,还应该结合各个地区高校或者不同班级的体育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来修订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3.5 发挥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

教学评价的作用不仅仅是定性,将教学评价停留在期末考试成绩的层面上,还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优点、不足客观的反应出来,通过反馈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反馈中多以阳性反馈为主,阴性反馈为辅,这样有利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石华胜.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0(4):99-101,106.

[2] 谢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黑龙江科学,2017,8(22):98-99.

[3] 李荔.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冲突与消除策略[J].教书育人,2014(1):86.

[4] 张松.我国大学教师本科教学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教学评价问题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