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协同发展内在机理分析

2018-06-11吴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体育

吴茜

摘 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城镇化的到来,也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体育的正确认知,并且不断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追求。新型城镇化给农村体育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逐渐满足了人们对体育条件的需求。此外,农村体育的发展和进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本文主要分析了体育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内在联系,希望可以有助于城镇化进程中,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体育 协同发展 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24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镇的经济条件和综合实力,新型城镇化的到来给城镇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商业和产业机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产业聚集在城镇,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加剧了城镇人口的集聚水平。因此,为了确保人们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身体素质,需要加强城镇体育改革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辩证分析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同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来讲述在城镇中发展体育的重要意义。

1 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体育的需求变化和制约因素

1.1 促使失地农民体育需求发生变化的原因

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失地农民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推进了失地农民对体育需求的变化进程。结合以往的农村生活,人们在进行辛苦劳作和体力活动时,锻炼了自己的身体,提升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在无形中完成了体育锻炼,因此,农民无须再参加其他形式的体育运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逐渐被高楼和工厂取代,农民不再每天早出晚归、进行田间劳作,转而变成城市居民,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人们不用再经常进行体力劳作,因此,他们进行体力锻炼的机会就会相应减少,久而久之,人们的身体素质就会严重下降,这时,人们就会关注体育运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促使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是失地农民对体育的需求发生变化的外部作用。

1.2 制约失地农民体育需求发生变化的原因

制约失地农民对体育需求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其内部因素即是指进行体育锻炼的环境条件和人的自身因素,如該地的体育设施、文化背景等环境条件,人们对体育的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方式等人为因素。影响失地农民对体育需求变化的内因主要是指,在原来的生活背景下,人们每天在田地劳作,并用它代替了身体锻炼,因而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农村城镇化以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度不高,各项体育宣传和健身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在短期时间内,无法改变农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情况。因此,内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对体育的需求变化。

影响失地农民体育需求改变的外因是指农村城镇化以后,其原有的体育项目、体育方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场所,而新的体育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又与当地的思想文化和发展理念有所冲突,从而导致它们不能很好地融合,无法开展本地体育锻炼。而农民进入城镇环境后,受城市生活的影响,逐渐减少了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农村游戏和活动逐渐流失。而且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无法融合到城市环境中来,引进的体育项目受环境制约,又难以切实落实。因此,本地土地的变迁和缺失,导致了制约失地农民体育需求改变的外部条件。

2 促进失地农民体育需求与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的措施

2.1 健全体育设施,完善社区体育队伍建设

为了满足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需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体育场地的建设。为了进一步满足失地农民对体育的需求变化,需要不断加强体育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体育场地的各项设施,从而满足人们对体育锻炼条件的要求。由于失地农民缺乏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动作规范,从而促使他们迫切需要具有体育能力和指导能力的体育人才,指导他们科学、合理、有规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并且逐渐培养自己的运动技能,从而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因此,政府需发展一支具有指导能力的领导队伍,积极引进具有体育教学能力的人才,促使他们指导失地农民的体育锻炼活动,并且为他们定制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从而促使失地农民逐步培养一种自己的体育方式。

2.2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体育锻炼认知和意识

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比较片面,他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传统的体育运动发展的局限性,也让他们对体育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体育锻炼不等同于田间劳动,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在提升自己身体素质的同时,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而劳动则是为了不停奔波于劳作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之间,从而保障人们的物质需求。在城镇化以后,人们的劳动机会逐渐减少,空闲时间不断增多,因此,提升了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对于体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国家和政府需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正确认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发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并且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这种方式有助于不断完善城镇的体育建设,并且促进失地农民对体育的需求和新型城镇体育共同发展。

2.3 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公共体育配置

公共服务体系的作用促使失地农民体育需求发生变化,有助于体育运动的推行和发展。然而,新型城镇化之后,城镇内的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公共的体育服务体系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调控作用,通过调查新型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以及当地居民对体育的需求情况,来为他们制定科学的体育发展规划,并且完善各项体育设施,加大财政补贴和投入,不断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体育服务意识,切实保障新型城镇的公共体育建设。

2.4 积极推进体育产业,促进体育的多元化发展

为了促进失地农民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需在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机制,拓展体育的发展理念,并且积极探索促进体育发展的产业,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进而推动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如在城镇内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举行篮球比赛、乒乓球大赛、拔河比赛等,并且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针对取得比赛胜利的个人和团队,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自己的体育锻炼兴趣。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的到来,给城镇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注重对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的发展,从而促使体育产业不断涌现和进一步发展,有效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城镇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需协同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燕中,章劲松,王静.农村体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4):76-80.

[2] 曾小玲,王岐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体育生活保障探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6):93-97.

[3] 吴真文,吴琛,王岐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体育权利保障模式的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4(6):93-99.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体育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