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大学体育教学研究

2018-06-11王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王宇

摘 要:大学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应抓住“互联网+教育”时代发展机遇,推进与体育教学改革融合。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教学与互联网资源利用现状和终身体育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优势,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以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即“MOOC”、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翻转体育课堂与大学体育教学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 终身体育能力 体育教学 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006-04

Abstrac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key stage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grasp the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era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ability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by college PE teaching and Internet resources in the new era, a discussion o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plus" and the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advantage, put forward the "Internet pl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felong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college sports as the main line The path of teaching reform is "MOOC", mobil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lipped sports classroom and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Key Words: Internet plus;The ability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teaching in colleges;Universities

2015年7月,國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明确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1]”。“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更应与时俱进,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体育课堂不再是学生体育知识、技能获得的唯一场所,体育教学的范畴将被扩大,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和时间,通过新媒体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的教学组织将重新设计和安排,更倾向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紧跟时代脉搏,抓住以终身体育能力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心任务的主线的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1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与互联网利用现状

体育教学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重任。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体育教学组织。然而,互联网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和开发程度不够,大多数体育教师仍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错指导三段式教学,只有体育理论课教学中鲜有运用,没能最大化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的功能,客观上造成体育教学手段单一,教师重复教学索然无味,学生被动学习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剖析其主要原因有:从主观层面,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意识淡漠,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动性;从客观层面来看是体育属于实践性和互动性很强的课程,与之相配套的软件开发不足。因此,应鼓励教师探索新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延伸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让体育更加易于学习,培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2 新时代终身体育能力构成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才,高强度和高效率的工作需要有精力充沛和体魄强健的人去完成,新时代提出了人才必须具备终身体育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根据文献研究:“终身体育”是指人的一生中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其核心是让体育教育和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所谓终身体育能力,是指人能够运用所学的体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结合兴趣爱好、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在生命不同阶段科学、有效地锻炼身体,进行体育欣赏等方面的能力。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梳理出终身体育能力构成包括了认知能力、运用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管理能力。认知能力包括了体育通识、保健知识、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习惯以及体育道德等;运用能力是指基于体育认知基础上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 一方面指身体的技能状态、适应能力和抵抗力等,另一方面是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能力;终身体育的管理能力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自我管理的能力,包括制定健身计划、运动处方、体育康复等。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关键阶段,在终身体育教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学要倾向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素养,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优势, 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3 “互联网+”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2]”,“要使体育教学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由关心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体力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方向转移,使体育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学习终身体育方法的过程,突出体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机衔接[3]”。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

“互联网+”与高校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有利于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及评价方式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弹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做出视频课件,深度剖析教学重点、难点和易犯错误,在教授新内容之前,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视频课件,明确动作要领,进行自主学习。在出现易犯错误时,学生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集思广益,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2 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和限制,提供课内外一体化平台。

依据《纲要》的要求,体育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内,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而教学资源网络化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平台。消除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障碍,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慕课、微课和教学视频、图文、语音等进行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课前预习动作,建立动作表象,课堂上通过有组织训练、集中讨论并解决问题。

目前,互联网的体育资源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比较零散,没有经过整合,因而不够系统和全面。因此,搭建一个较为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资源网络平台显得尤为重要[4]。

3.3 使教学方法更直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让体育教学更加直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制作的教学图形、图像、动画、音乐、视频等,向学生演示技术动作。改变传统体育课主要依赖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互联网化信息技術与体育教学融合可以作为体育课堂上教师示范讲解的补充,体育教师制作教学视频课件,利用教学动作的慢放和回放功能,使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变得更为直观和简单易学。

4 “互联网+”背景下以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在互联网化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是新生事物、新技术的引领潮流的群体,是最先使用者和推广者。而高校体育教师也大多具有高学历、善于学习、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特点,为互联网化体育教学资源平台在老师和学生中持续推广和“终身性”使用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1 “MOOC”与大学体育教学融合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全称为大规模在线网络开放教育课程,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规模庞大的开放课程[5]。由个人或组织将课程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有组织的录制成视频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供广大学习者注册学习,同时保持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讨论以及答疑辅导,目的是加强知识的快速传播[6]。首先,将“MOOC”嵌入大学体育教学之中,可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技术动作讲解变得生动和直观。学生可以课前在线学习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的体育知识、技术动作示范和讲解的视频。其次,“MOOC”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使得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培养终身体育学习能力。

然而,体育教学实践性和互动性的特殊性决定了“MOOC”不能完全替代体育课堂教学,建议“MOOC”作为辅助形式融入大学体育教学,构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学模式:线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交流、复习、巩固;线下以“任务”为中心进行互动、反馈、纠错、指导和评价的全新体育教学模式。“MOOC”制做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提前规划和设计,“MOOC”的教学目标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成单元,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场景,制作“MOOC”视频。在设计和制作单元教学视频时,建议拍摄包含动作示范、讲解、练习方法、错误动作及纠错方式,注意“遵循认知负荷理论,减少视频中无关信息的出现,将抽象内容图形化等方式降低学习者内在认知负荷,在关键内容展示时做出标记或文字提醒等以提高学习者相关认知负荷,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8]。“MOOC”的制作的单元数控制在8~14单元,单元视频时长控制在6~10min。

建议适时将有体育自身特点的“MOOC”平台引入到学校,或者通过合作等方式将一些优质的体育相关公开课程发布到较具影响力的“MOOC”平台,并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不断提升“MOOC”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4.2 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

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移动网络的便捷性和移动网络应用服务的广泛性等特点,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与交流,提供学生的移动学习的支持,优化体育教学的管理。

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普及和WiFi在校园区域的全面覆盖,使得微信在大学生生活中应用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一种方式是通过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比如,教师在课堂面对面建群,随后将教学资料在班级群里群发,或者学生在微信公众号里留言或提问,教师将问题整理好回复学生。这种互动交流模式,可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也可以给老师提供一个发挥自己专业水平的平台。另一种方式是高校体育教学可以借鉴慕课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慕课信息,学生随时随地拿着手机进行学习和组织训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体育理论知识,一连串的碎片体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在移动网络终端的基础上,除在教学中运用外,微信公众平台在运动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组织的体育赛事活动期间,传递学校体育资讯,让每个在校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知晓学校的体育活动的发生,在这种氛围中,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自然的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从而营造全校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

4.3 翻转体育课堂与大学体育教学融合

“翻转课堂”由“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而来,也译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思路是将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反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外或体育社团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体育实践和比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通过上传以视频讲解、示范、练习和纠错为主的体育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自我学习,在课上以学习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内化,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点,这是传统体育教学必要补充形式。同时,翻转课堂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和协作化学习,让体育教学变的更加个性化。翻转课堂模式下,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得以重视,评价主体包括了体育教师、学习小组的成员及学生本人,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方面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翻转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在线课堂与传统课堂通过有效组合,构建成一个连续而完整的学习系统,为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提供了条件。翻转课堂模式下,体育教师把教学内容放在线上进行,扩大了体育课堂的容量,便于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对体育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内化,在课后便于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总结反思与巩固练习,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日益成熟,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带来的巨大的革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慕课、翻转课堂、微信移动平台等形式和手段,可以作为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的有益和必要补充,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运动参与,培养终身体育能力。让教学方法的更为直观,便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突出学生主体,增强学习能力,实现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学习等。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体育教师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在素材前期制作方面要潜心研究,教学微课、慕课制作时要注重系统化,处理好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 ”行动的指導意见(国发〔2015〕40号)[Z/OL].http://www.gov.cn/zhengce / content /2015-07/04 / content_10002.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3] 舒宗礼,夏贵霞,夏志,等.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6(4):479-481.

[4] 玄文波.“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校体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J].当代体育科技,2015,5(9):176-177.

[5] 秦建辉.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J].企业导报,2013(8):226-227.

[6] 梁培根.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有效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87-89.

[7] 顾晓敏,魏志慧,刘小龙.互联网时代开放远程教育路在何方——MOOC发展动因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75-80.

[8] 郐媛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平台发展研究[J].电脑迷,2018(6):229.

[9] 李青,刘娜.MOOC中教学视频的设计及制作方法——基于Coursera及edX平台课程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7):64-70.

[10] 张剑威,汤卫东.基于MOOC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3(1):72-78.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